每個人
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古人對己對物,都足夠地珍視。
無論什麼物件,都予以清雅的名字,
感、興、美、意,都從喚之名中被展現。
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中,
以一物代一物,一意代一意,
看似随心為之,卻極富意蘊。
而時光在日月流轉、季節更替中流走,
握不住,藏不了。
古人卻用曼妙至極的詞語,刻畫時間。
叫時光有了色彩與香氣。
在見歲歲朝朝中,與時相伴。
時間的注腳,在詩情畫意中優遊。
季節雅稱
“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
——《爾雅·釋天 》
歲月無聲相伴,
春夏秋冬四季輪轉,時光不駐。
卻見群山偉岸,江河恢弘,天空曠闊;
亦見花開花落,萌芽結果,候鳥遷徙。
以溫情看歲月,歲月亦以柔情待人。
春季|雅稱
天端、東皇、蘭時、陽節,
昭節、淑節、韻節、蒼靈。
三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孟郊《遊子吟》
九春
“悅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阮籍《詠懷》
青陽
“白日美不歸,青陽時暮矣。”
——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櫻筍年光
“櫻筍年光,饧箫節候。”
——陳維崧 《丁香結·詠竹茹》
芳春
“孤松宜晚歲,衆木愛芳春。”
——陳子昂《送東萊王學士無競》
夏季|雅稱。
纁夏、槐序、炎序、朱明。
朱夏
“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
——曹植《槐賦》
長赢
“春為發生,夏為長赢。”
——《爾雅·釋天》
炎節
“夏天曰昊天,風曰炎風,節曰炎節。”
——南梁元帝蕭繹《纂要》
槐序
“槐序,指夏日也。”
——楊慎《藝林伐山·槐序》
秋季|雅稱
白藏、素商、素節,素秋。
三秋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王勃《滕王閣序》
九秋
“日希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飚。”
——張協《七命》
金素
“述職期闌暑,理棹變金素。”
——《昭明文選》
李善注:“金素,秋也。秋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商
“素商凄清揚微風,草根之秋有鳴蛩。”
——馬祖常《秋夜》
西陸
“日行西陸之秋。”
——司馬彪《讀漢書》
勁秋
“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
——陸機《文賦》
冬季|雅稱
元英,元序、玄英、嚴冬。
三冬
“蟄龍三冬卧,老鶴萬裡心。”
——杜甫《遣興五首之二》
九冬
“九冬負霜雪,六翮飛不任。”
——沈約《夕行聞夜鶴》
清冬
“清冬洛陽客,寒漏建章台。”
——皇甫冉《冬夜集賦得寒漏》
窮陰
“向晚蒼蒼南北望,窮陰旅思兩無邊。”
——白居易《歲晚旅望》
北陸
“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沉”。
——張載《七哀詩二首》
玄序
“玉佩移玄序,金奏賞彤闱。”
——許敬宗《奉和守歲制》
月份|雅稱
“正月為陬,二月為如,三月為寎,
四月為餘,五月為臯,六月為且,
七月為相,八月為壯,九月為玄,
十月為陽,十一月為辜,十二月為塗。”
——《爾雅·釋天 》
漫漫歲月中,時間被喚以柔情。
或清麗純甜,或沉着滄桑。
月月逐次漫步而來,
鬥轉星移間,
便看月圓月缺,綠肥紅瘦。
如靜水不露聲息,
感興之人仍可見微微漣漪。
正月|雅稱
以花之名:
柳月,銀柳插瓶頭。
孟陬、寅月、端月、霞初、早月,
嘉月、太簇、歲始、初陽、陬月。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屈原《離騷》
“早春日最早,寅月節逢寅。”
——弘曆《丁醜春帖子二首 其一》
二月|雅稱
以花之名:
杏月,杏花鬧枝頭。
酣春、殷春、梅見、如月、卯月,
夾鐘、麗月、花月、春半、花朝。
“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
——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
三月|雅稱
以花之名:
桃月,桃花粉面羞。
春杪、桐月、莺月、辰月,
姑洗、餘春、桃浪、雩風。
“帝裡風光爛漫,偏愛春杪。”
——柳永《滿朝歡》
四月|雅稱
以花之名:
槐月,槐花挂滿枝。
梅月、孟夏、麥月、巳月、餘月、槐序、
槐夏、維夏、清和月、中呂、麥月、夏首。
“梅月多開戶,衣裳潤欲滴。”
——貫休《寄王滌》
“ 孟夏之月麥秋至。”
——《禮記·月令》
五月|雅稱
以花之名:
榴月,石榴紅似火。
臯月、仲夏、午月、
蕤賓、蒲月、星月、夏半。
-
“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陶淵明《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六月|雅稱
以花之名:
荷月,荷花滿池放。
暑月、季夏、未月、季月、伏月、
且月、長夏、林鐘、荔月、杪夏、蓮燦。
-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周易·系辭》
七月|雅稱
以花之名:
巧月,鳳仙節節開。
孟秋、申月、新秋、蘭月、相月、夷則、
瓜月、蘭月、桐秋、涼月、素秋、肇秋。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林傑《乞巧》
八月|雅稱
以花之名:
桂月,桂花遍地香。
仲秋、壯月、酉月、南呂、桂月、桂秋、
清秋、拓月、月見秋半、中律、雁來月。
-
“壯者,大也。八月陰大盛,《易》之大壯,言陽大盛也。”
——《爾雅·釋天》
“桂月先秋冷,蘋風向晚清。”
——李隆基《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
九月|雅稱
以花之名:
菊月,菊花傲霜雪。
季秋、窮秋、戍月、青女月、玄月、
暮秋、涼秋、杪商、柯月、朽月、
詠月、杪秋、季白、霜序、秋商、暮商。
-
“催弦急管為君舞。窮秋九月荷葉黃。”
——鮑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十月|雅稱
以花之名:
陽月,芙蓉顯小陽。
孟冬、亥月、飛陰月、應鐘、
露月、始冬、開冬、元冬、時雨月。
-
“至于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
——《後漢書·馬融傳》
十一月|雅稱
以花之名:
葭月,葭草吐綠頭。
仲冬、暢月、子月、辜月、龍潛月、黃鐘、
霜月、寒月、葭月、霜見月、紙月、廣寒月。
-
“ 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
——《禮記·月令》
“憶長安,子月時,千官賀至丹墀。”
——劉蕃《憶長安·十一月》
十二月|雅稱
以花之名:
梅月,梅花吐幽香。
季冬、臘月、塗月、冰月、暮歲、
歲杪、暮月、臨月、萘月、梅初月、
嘉平月、暮冬、晚冬、杪冬、星回節。
-
“臘月聞山鳥,寒崖見蟄熊。”
—— 盧象《竹裡館》
時光無着,退卻之後,
是梨花杏雨,欲語還休,洗盡鉛華;
是潑墨畫卷,濃淡得宜,意蘊千古;
是峻嶺流水,逶迤纏綿,時光不改。
歲月漸行漸遠,逐漸稀薄,
人生卻漸漸濃厚。
時間滌蕩中,有艱辛有惬意,
且擔着責任,承着随性。
(PS:圖文來自手藝門,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