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罰的原則是什麼?編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頒布實施已經半年學習好、宣傳好、執行好監察法,是各級紀委監委的重要任務,是對廣大紀檢監察幹部忠誠履職、幹淨擔當、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案例解讀監察法》系列報道,結合半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學法用法實踐,通過“案例事例 分析點評”的方式,以案說法,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監察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一事一罰的原則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編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頒布實施已經半年。學習好、宣傳好、執行好監察法,是各級紀委監委的重要任務,是對廣大紀檢監察幹部忠誠履職、幹淨擔當、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案例解讀監察法》系列報道,結合半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學法用法實踐,通過“案例事例 分析點評”的方式,以案說法,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監察法。
【案例】
S市紀委監委根據群衆反映,對國有企業A公司“三重一大”制度執行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人員了解到,該企業在日常工作中對“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沒有很好地貫徹執行。
調查發現,A公司雖然有董事會,但沒有實質性運行發揮作用,公司的重大決策由領導班子決定。公司領導班子由2名人員組成,其中主要負責人L某一人擔任了董事長、總經理兩個主要職務,并兼任公司支部書記,另一名班子成員W某為公司副經理。W某認為主要負責人L某是任職多年的主管,工作經驗比較豐富,定下來的事一般出不了大問題,L某也經常用“我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出了事情我來負責”“某某項目我來負責”等言語來壓制民主,一手操縱巨額資金流轉。
L某近年來在相關重大項目工作中,以擅長“啃硬骨頭”而著稱,上級部門因此對他比較遷就,平時鼓勵、勉勵居多,教育、監督偏少,導緻L某長期在公司中搞“一言堂”的情況沒有得到及時糾正。
市紀委監委對L某進行了談話,約談了W某,要求兩人說明情況,并提醒L某和W某要嚴格落實“三重一大”制度、執行财經制度,充分發揚民主,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實行民主決策。同時,建議市國資委對公司領導班子予以充實,建立健全董事會制度,發揮職工代表大會作用。
【解讀】
監察法賦予紀委監委的調查手段,體現了黨和人民的高度信賴,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政治機關,要格外珍惜這份信任,堅持職責法定、職責紀定,做到有權不任性、用權受監督,以定位準、職責清保障敢擔當、善作為。談話是監察法賦予監察機關的十二種調查措施之一,涵蓋範圍很廣,适用于所有涉嫌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公職人員。對于可能發生職務違法的監察對象,監察機關根據掌握的情況,按照管理權限,可以通過談話要求其說明情況。
本案例中,S市紀委監委依法對國有企業A公司“三重一大”制度執行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發現了該公司在這方面的嚴重問題。L某和W某不落實“三重一大”制度,任其發展下去可能會給國有資産帶來損失,屬于職務違法行為,應當及時予以糾正。本案例中,導緻“三重一大”制度不落實的因素很多,既有個人主觀因素,也有制度客觀漏洞。一方面,L某本人搞一言堂,違反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喜歡大權獨攬;另一方面,作為公司副總和領導班子成員的W某沒有擔起應有的責任,對L某的行為不勸阻、不糾正、不報告,也應負有一定責任。上級主管部門缺乏有力監督,對該公司的領導班子建設缺乏針對性的指導,也應負有一定責任。監察機關約談L某和W某,要求其糾正,是行使監察法賦予的權力。監察機關向市國資委提出監察建議,要求查漏補缺、完善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是監察職責所在。
紀檢監察工作中,在罪與非罪之間的過渡地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實行談話制度,本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原則,從關心愛護幹部的角度出發,滿懷真情地開展談話,有利于從源頭上拓展預防腐敗工作領域,集中發揮紀檢監察機關教育、監督、保護職能,讓公職人員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促進黨員幹部的健康成長。——摘自中國方正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案例解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