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9:45:15

在學生時代,老師在教學生秦國滅六國順序時,總會教一個口訣“喊趙微去演戲”,雖然采自諧音,卻也朗朗上口。秦王滅六國有一個前提,就是“親政”,在公元前238年,秦王終于有實力鏟除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集團,從此秦國大權完全掌握在秦王手中,在李斯、尉缭的協助之下,确定了統一全國的戰略策略。不僅确定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從弱者出發逐步延伸至遠方,而縱觀全局,秦始皇的第一步就在韓國。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滅六國順序)1

韓國不僅近,而且弱,在李斯的建議中名列第一。韓國彈丸之地,幾乎隻能作為緩沖區域存在。從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的戰略構出發,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内史騰進軍攻韓,由于提前準備工作到位,韓國根本沒有後援,面對來勢洶洶的秦國毫無抵抗能力。秦軍長驅直入,韓國滅亡。韓國滅亡時,其他諸侯國仍信誓旦旦,根本沒想到韓國的滅亡隻是一個開端。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滅六國順序)2

提到秦趙之争,第一時間一定想到的是長平之戰。在長平之戰前,趙國實力足以與秦國匹敵,而長平之戰大敗之後,趙國一蹶不振,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甚至俘獲了趙王遷。趙王被俘,但趙公子嘉率親族逃亡到代郡,自立為代王。公元222年,王翦之子完成了燕趙殘餘勢力的剿滅,順勢破代,代王嘉被俘。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滅六國順序)3

魏國實力曾因魏武卒的存在使得秦軍不敢東向,除此之外,魏國地理位置重要,戰略優勢顯著。然而,因各代魏王的神操作,頻繁的征戰不僅使魏國屢屢割地,軍事實力也嚴重受挫。在秦軍的進攻下顯得格外疲軟。秦國最初的構想是跨過魏國進攻楚國,然而,魏國的存在使秦國有背腹受敵的可能。先滅魏國再滅楚國成為必然。公元前225年,王贲借用大溝之水沖灌大梁城,不足三月,魏國滅亡。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滅六國順序)4

楚國在當時絕對是南方的大國,秦王最初找來李信問滅楚國需要多少兵馬,李信滿滿自信稱道隻需20萬,而王翦作為老将認為最少需要60萬兵馬,為此王翦竟被批評後告老還鄉。事實證明,年輕氣盛隻能充當門面,在趙軍面前,20萬兵馬沒有多久便土崩瓦解,秦國重創。無奈的秦始皇請求王翦歸來領兵,并同意60萬兵馬的請求。最初的王翦并沒有着急出征,雙方竟在商水、上蔡、平輿一帶相持數月。最後不得不承認,趙國地多人傻,竟在秦軍兵馬充足之時主動出擊,在王翦的率領下,秦軍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将楚國冰消瓦解。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滅六國順序)5

對燕國的作戰相對較早,燕國的實力也不如楚國,之所以把燕國排在倒數第二位,完全是因為燕國殘部的滅亡時間相對較晚。在這期間曾發生了我們熟知的“荊轲刺秦王”的一幕,除了秦王統一天下的決心,刺秦王可以說是攻打燕國的直接原因。公元前227年,秦派将軍王翦、辛勝率軍對燕作戰。為了能與秦國求和,燕王喜竟殺掉太子丹,但是這樣的行為隻是導緻了有識之士的減少,并未阻擋秦軍的步伐,公元前222年,在王奔的窮追猛打之下,燕王喜被俘,燕國滅亡。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滅六國順序)6

經曆多年的奮戰,秦國來到了最後的敵人面前,齊國。齊國因為燕軍進占,實力大損,甚至于秦軍不斷吞并列國的時候,齊國一直置身事外。秦國最後攻打齊國,一方面是因為齊國的國力今非昔比,已經不在秦國的考慮範圍之内,另一方面便是齊王個人因素。齊王建繼位40餘年,其昏庸竟使軍備廢弛。而秦王遠交近攻的主要對象就是齊國相國。重金賄賂之下,相國竟然終日勸谏齊王建臣服于秦國。公元前221年,王贲奇兵襲齊,齊國的反應讓人咋舌。齊國無迎戰之兵,而齊國相後勝勸阻之下齊王建竟不戰而降。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滅六國順序)7

遠交近攻、分化離間、連橫一系列策略之下,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攻韓開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結束,十年的時間,先後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全部成為曆史,500年的諸侯割據局面在十年間消解。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秦朝建立之後,廢分封,設郡縣,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而秦始皇也因其功績被後世人稱為千古一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