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基因,我們腦海中可能浮現出各種科幻電影裡的橋段,通過基因技術未來的人可以戰勝疾病變得長壽且永葆青春,這樣的場景無不帶着對基因科技的美好遐想。但是如果在基因前面加個“轉”字,似乎美好向往就會轉變為轉基因食品有各種危害的擔憂疑惑。轉基因食品真的不安全嗎?讓我們看看網絡上幾個傳言背後的真相?
傳言1: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是不吃轉基因食品的
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這個問題用數據來說話是最真實的。據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數據,美國種的92%的玉米、96%的棉花、94%的大豆、99%的甜菜都是轉基因的。2019年,美國生産大豆9668萬噸,出口量5239萬噸左右,玉米産量3.61億噸,出口量4157萬噸左右,可以看出46%的大豆和88%以上的玉米都在美國國内消費。
除了玉米、棉花、大豆、甜菜,美國還種植了大量轉基因油菜、苜蓿、土豆、番木瓜、西葫蘆和蘋果。據美國雜貨商協會(GMA)統計,美國75%-80%的食品都含有轉基因成分。根本不存在“轉基因農産品全部用來出口,美國人自己不吃不用”的現象。
歐盟每年進口大量的轉基因農産品,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及其加工品。2019年歐盟大豆消費量為1771萬噸,進口大豆1465萬噸,其中轉基因大豆1275萬噸,約占總進口量的87%,占歐盟大豆總消費量的72%,不僅用于飼料,也用于榨油等食品行業;進口玉米2377萬噸,其中轉基因玉米642萬噸,約占進口總量27%,占歐盟玉米消費量的8%。歐盟成員國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是否種植轉基因作物,目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少數國家種植了一部分轉基因抗蟲玉米,2019年種植面積168萬畝。
日本雖然沒有種植轉基因作物,但同樣也進口消費了大量的轉基因農産品。2019年進口轉基因大豆322萬噸、玉米1519萬噸、油菜224.2萬噸,分别占國内消費量的90%、95%和97%。
這麼一長串數字看下來,有些朋友肯定覺得眼睛都花了,那咱們說點世界大多數人都喝過、吃過的,比如帶着青春無敵的我們勇闖天涯的啤酒;那些漫漫長夜陪你看劇“咯吱咯吱”入嘴酥脆的零食。這些食品中用來發酵啤酒的啤酒酵母,用來讓零食變得可口美味的食品添加劑,不少都是由轉基因技術生産而來的,早就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傳言2:轉基因食品吃了現在沒事,不代表幾代後也沒事,需要做長期驗證
實際上,食品的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核酸和碳水化合物,它們在人體内都不能長時間儲存,都會被分解成小分子,被人體吸收利用或排出體外。轉基因食品中轉入基因和基因表達的産物蛋白質和食物中的其他基因、蛋白質一樣,被消化分解吸收代謝掉,既不會在體内殘留,也不會在體内累積,啥也不剩,在人體中沒有“累積效應”,根本不存在影響多代的物質基礎。所以,“轉基因食品需要長期驗證”其實是個僞命題。
自轉基因作物應用20多年來,全球70多個國家幾十億人都在消費,沒有發生過一起被科學證實的安全事件。如果說一定要做多代驗證試驗,其實國際上已對轉基因産品的安全性做過嚴格的安全性試驗和檢驗檢測,包括小鼠四代喂養試驗、豬兩代喂養試驗,甚至對靈長類動物,例如猴,都開展過長期的喂養試驗,結果都未發現任何健康問題。
全球幾百億隻雞飼喂轉基因飼料已超過20年,按蛋雞的生命周期一年1-2代計算,已經繁衍了20-40代,至今未發現一例安全性問題。美國對轉基因作物産業化應用前後29年内1000億頭家畜進行比較分析,發現産奶量、出肉率、身體健康狀況、營養成分等均沒有差異,證明轉基因飼料長期多代飼喂動物與用非轉基因飼料飼喂一樣。
傳言3:蟲子吃了都會死的抗蟲轉基因作物,人肯定也不能吃
“蟲子吃了會死,人能吃嗎?”這個想法看似很有邏輯,但其實我們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其他物種無福消受、人類卻視為美食的東西,比如我們經常吃的巧克力,狗吃了就會中毒,是因為人可以很容易代謝巧克力中的可可堿,但狗卻很難代謝掉,不同動物的消化能力不同,導緻攝取的食物不同,這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狗吃了太多巧克力會中毒,但并沒有人會問“巧克力狗吃了會死,人還能吃嗎?”。與之相類似,轉基因抗蟲作物中的Bt蛋白正是利用了物種差異性特點。
Bt蛋白來源于蘇雲金牙孢杆菌,80多年來一直作為安全的生物殺蟲劑在農業生産上持續應用。通過轉基因技術将Bt基因轉入作物後,抗蟲轉基因作物自身就能産生Bt蛋白。正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Bt蛋白就是一把這樣專一的“殺蟲鑰匙”,就像高超的射手瞄準目标射箭一樣直中靶心,隻與特定害蟲腸道上皮細胞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其死亡。人類、畜禽和其他昆蟲腸道細胞中沒有與該蛋白的結合位點,吃了當然安然無恙。
轉基因技術是屬于全人類的技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窺探未來可能的大門。這扇大門身處鬧市,難免人多嘴雜,有流言并不可怕,正像前兩年大火的一部國漫中台詞說的那樣“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面對轉基因技術,我們是時候依據科學事實放下這些心中的成見了,以更客觀、理性的眼光靜待轉基因技術綻放科技之光。(光明網基因科普團隊出品)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