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陳佳琦
有一種美德叫“光盤”,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尊重叫“光盤”,有一種時尚叫“光盤”。長河幼兒園一直秉承着“吃好”的教育理念,将光盤行動與垃圾分類結合,全體教職工和幼兒積極踐行、廣泛響應、從點心到午餐,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光盤行動知多少
Q1:什麼是“光盤?光盤”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要把飯菜吃光光。
——早上吃的點心也要吃幹淨。
Q2:“光盤?”的好處有哪些呢?
——可以很好地節約糧食。
——媽媽說把飯飯吃光光才能長的高。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長河幼兒園的老師們堅持吃多少盛多少,每日光盤一打卡,這是一份支持,同時也是一份責任。這樣的行為習慣也在感染着身邊的孩子們,看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小伢兒們都能做到“我的盤子會發光”。
“光盤”與垃圾分類
“老師,玉米是什麼垃圾?”
“老師,老師 ,我不想吃肉肉,肉肉是什麼垃圾?”
一般來說能夠吃的或者容易腐爛的就是廚餘垃圾,像是青菜或者肉就是廚餘垃圾,但是大肉骨頭不算廚餘垃圾,算其他垃圾哦。
“垃圾分類好難呀,我還是把飯菜吃幹淨吧!”
哈哈,你真是個小機靈,把飯菜吃幹淨是一個既可以節約糧食又可以減少垃圾産生的辦法,要是知道一些垃圾分類的知識就更好了!
長河幼兒園的每一間教室裡都會有四種顔色的垃圾分類桶,對于小朋友來說并不十分陌生。綠色垃圾桶是廚餘垃圾桶,紅色是有害垃圾桶,藍色垃圾桶是可回收垃圾垃圾桶,灰色是其他垃圾桶。
垃圾分類“小調查”
廚餘垃圾是生活中最容易“制造”出來的垃圾,對于分類垃圾桶的學習,自然從廚餘垃圾分類開始行動。
中大班的孩子們繪聲繪色地講述着自己垃圾分類的小故事。文明禮儀小天使一直以來是小朋友最渴望的身份,其實“光盤”和“垃圾分類”也是文明禮儀的一部分。長河幼兒園的文明禮儀小天使走進教室,向更多的人宣傳“光盤”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從夏天到秋天,從秋天到冬天,從今天到今後的每一天,孩子都要将繼續把“光盤”和“垃圾分類”進行到底,做文明倡導者和踐行者!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