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蔚縣文化曆史

蔚縣文化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7:34:31

多音字知識

有統計,“普通文本,每十個漢字有一個多音字”,标題九個漢字,易(yì)讀(dú-dòu)錯(cuò)的(dí-dì-de)地(dì-de)名(míng)三(sān)蔚(wèi-Yù)縣(xiàn-xuán),其中五個字都是多音字。

讀音有區别字詞“義”的作用,這是一種音變構詞法。

蔚縣文化曆史(易讀錯的地名三)1

古代漢語多音字分類有三種,“破音異讀”為其中一種


河北-張家口-蔚縣-【蔚-yù】

蔚縣在地圖上很容易找到,北京橫着往西看,河北與山西省界附近,張石高速與太行山高速交叉點西邊。

蔚縣文化曆史(易讀錯的地名三)2

蔚縣-曾經的“幽雲十六州”之一

八百裡太行,自南向北,東側是廣袤的大平原,西側若細看,一條超大裂谷地貌帶,縱貫南北,地質學稱“汾渭地塹-地壘構造”,像一條優美的S線,亦可比作雁展翅,蔚縣就在其中一翅梢上。

蔚縣文化曆史(易讀錯的地名三)3

無數可歌可泣的曆史事件曾在這條大裂谷精彩上演

有山,也就有了谷,蔚縣就被恒山,太行山,燕山環抱,是典型的山間盆地,其中部地勢平坦,原有岩石風化後經充分淋溶,粘化,成為有機含量高的肥沃土地,又地處黃土高原幹濕過渡區,四季分明,冷暖差大,農業屬性值天生就超高,種植出的黃谷子小米,生長期長,籽粒飽滿,700年前就成了貢品。

蔚縣文化曆史(易讀錯的地名三)4

驢友以完成過「重裝連穿小五台」為談資

俗話說:“山高水長”,來形容蔚縣真是恰如其分,盆地中央一條大河橫貫西東-「壺流河」,彙聚山間岩溶裂隙水,數千年汩汩滋養代國後人,取其音似“瓠-hù”,那是因為河上面窄狹,下部寬闊,像極了肚子大-口小的那種瓠瓜,也就是今人說的葫蘆,而非菜市場買來做糊塌子用的瓠子,是葫蘆變種,變細長,順溜了。

蔚縣文化曆史(易讀錯的地名三)5

栰(fá)- 同“筏”


“蔚”字形

上古倉颉造字以降,到了春秋戰國時,諸侯力政,不統于王,漢字字形相差得越來越多了,秦大統後,李斯上奏,“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字形相對穩定下來了,但漢字演變的腳步并非停止,就好比小篆通過大篆“省改”而來,故探究一些有曆史的事兒或人物時候,更喜歡查查字典,琢磨上古漢字之形,以方便解今時之惑。

蔚縣文化曆史(易讀錯的地名三)6

《小雅》中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蔚。」的句子,說明“蔚”字挺早就有了

“蔚”在“詩經”裡,讀“wèi”,那麼“Yù”的讀音,是如何而來?通過下面這個“鬱”字演變過程,試探探其源。

蔚縣文化曆史(易讀錯的地名三)7

人類總是求簡避繁,寫字這個事兒上,也不例外

漢字本身就有“假借”這種形式,也是“六書”之一,所以「尉」被「鬱」借用後,「尉」「蔚」也就有了-Yù-這個讀音,就好比相鄰地區的人們,彼此風俗相染。

形聲字“熨”也有‘yù’的讀音,組詞為“熨帖”,表示:“用詞,用字合适,恰當,妥帖”,可見‘yù’這個讀音,用在這個“尉”字形上,很受歡迎呢。


丨地名

蔚縣此地,初為代國,秦置代縣,南北朝時代,東魏天平二年(535年)始置蔚州,因地名與諸多因素相關,蘊含豐富曆史内涵,這裡僅獻粗淺思路,供諸君斧正。

①、前53年,呼韓邪單于歸附了漢,也就是“南匈奴”,大量匈奴,烏桓,鮮卑族人,内遷至目前的山西與河北北部十個郡内,蔚縣就包含其中。

②、鮮卑人是外來民族,當中有人的姓氏發音為:“Yu Chi”,被漢人用“尉遲”這兩個漢字代表。

③、某一個地方,某一種姓氏,開枝散葉成了望族後,該聚落區用這個姓氏當地名的可能太大了。

我舉個~栗子~,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尉遲恭他爹,尉遲儀-就是代郡人。


蔚縣文化曆史(易讀錯的地名三)8

百萬年歲幾甲子,壺流晚霞映太行

蔚縣,百萬年前泥河灣人類祖先出沒地,河套,仰韶,紅山文化交彙點,3000年前代國先民于此繁衍生息,今日的蔚縣,古堡無數,非遺近百,怎是一篇小文能盡,唯相識幾名當地好友,泡一壺香茶,圍爐暢談幾日,方可略知一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