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 165 天分享
全文共約 2600 字,閱讀完共需約 7 分鐘
通過上一篇的分享,你應該已經可以找到某個論證的基本結構了。找到了“批判思考”的目标之後,我們就要開始分析具體的内容。
當我們在思考時,你可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同樣的詞,作者實際想表達的意思,與你的理解不完全相同。這可能就會導緻認知偏差。
這種現象,就是“歧義”。在今天的分享中,我會先和你聊一聊什麼是“歧義”,它有哪些特點?接着我會和你分享幾個找到歧義的方法。在最後一部分,我會和你聊聊,在輸出表達時,如何減少“歧義”。
01 什麼是“歧義”?
歧義指的是某種語言現象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人們對它有不止一種解釋的現象。體現了語言形式的有限性與客觀事物的無限性之間的關系[2]。
歧義包含的範圍有很多,比如同音歧義、多音多義歧義等等。在今天的分享中,我将和你讨論關于我們在閱讀文字的時候,對單個關鍵詞容易産生的文字型歧義。
有些關鍵詞和短語,對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來說,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當我們在進行“批判性論證”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這些可能引起誤會的關鍵詞與短語。
隻有準确理解了這些關鍵詞在文中的意思,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合理地評價對方的論證。
關于詞語的“多義性”與“混淆性”,我給你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對于“公平”這個詞,你是怎麼理解的呢?
有人覺得“公平”就是吃“大鍋飯”,所有人的産出都放一起,然後平均分,無一例外;而有人則會覺得“公平”就是“多勞多得”,我的産出多,我就應該拿到更多的好處。
再比如“看書”這個詞。有人覺得,隻要是看紙質的、裝訂起來的東西,都算看書(看雜志也算看書);而有人則會認為,隻有正式的、内容晦澀難懂的典籍,才能算作“書”。
每個人的經曆都不同,對于同一個詞,很容易出現不同的理解。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對方的真實觀點,你就必須要找到關鍵詞,避免歧義。
【刻意練習】
你能不能想出兩個容易引起歧義的詞呢?
02 如何檢查“歧義”?
1. 了解作者的背景
我們在了解作者的觀點之前,了解他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背景往往決定了他對某個詞的理解與闡釋方式。
背景包括作者的文化背景,比如在哪裡出生,出生地的文化如何,家庭氛圍怎樣。
同樣是“自由平等”這個詞,在一生順風順水的作者眼裡,可能就是一種很平常的生活;而在一生受苦受難的作者心中,“自由平等”可能就意味着能“吃飽一頓飯”。
背景還包括了作者成長的經曆,成長經曆會塑造一個人的風格和習慣。
于是你可能會發現,一個重大事情可能就是一個作者的風格切換的“分水嶺”,在風格切換之後與切換之前,同一個詞,可能作者就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如果某個人“發達”了,他發達前後對“有錢人”的解釋就會不同。如果某個人“落魄”了,那麼他落魄前後對“底層人民”的理解也不一樣。
除了文化背景,作者從屬于哪個機構也很重要,一家風格嚴肅的出版社和一家風格诙諧幽默的公司,對于“自由”的态度與闡釋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條件允許,你最好在了解作者的觀點之前,先花點時間了解他這個人。
很多人溝通不暢,就是因為彼此的理解沒有達成統一,而人們可能又想當然地覺得自己理解的就是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沒能充分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這樣導緻的結果就是,你的這次“批判性思考”可能并不是特别充分。
了解了作者的背景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找那些容易引起歧義的關鍵詞了。那麼,我們應該去哪裡找,怎麼找呢?
2. 尋找關鍵詞線索的步驟
首先,我們要從論證的三大結構入手:論題、結論和理由。
為了驗證你能不能發現歧義,你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
對于一個詞語,如果你找到了不同的含義,你就把這些含義分别代入到句子中,看看論證是否會改變。如果會改變,那麼這個詞就會引發歧義,如果不會發生改變,這個詞就可以使用。
你需要注意一點,你的目的是通過“批判性思考”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而不是一味地“找錯”。所以你不需要分析每一個可能引起歧義的詞,隻需要找那些與論證有關的關鍵部分的詞就可以。
過于“鑽牛角尖”反而會讓你的視野變得局限。
比如你在看一篇文章,在文章裡作者寫出了自己做的一個實驗,然後說明了這個實驗結果:通過使用某方法,30分鐘就可見效。
你其實隻需要關注“見效”這個核心關鍵詞就可以。你可以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見效是什麼意思?是說我已經解決了我的問題,還是說剛開始有改善,還是說改善的情況肉眼已經可見?
你沒必要關注不太重要的詞,比如你死盯着“分鐘”這個詞,你在想,作者對于“分鐘”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有什麼證據支撐嗎?
如果你要是這麼想,那麼文章中的每一個字可能都會被你好好深入探究一番。我不是反對這種方式,我隻是想說,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内“抓重點”。在思考别人的觀點的時候,什麼是重點?重點就是他的結論和理由。
對于那些與論證無關的詞語,你就可以把它們從你的“篩網”中過濾掉了。
3. 放到更大的語境中進行研究
如果片段當中某些詞對你來說可能有多種解釋,影響到了你的理解。我建議你可以再看一下上下文,上下文會提供一個詞語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能這個詞的意思就能确定下來。
比如你看到“某某學校的教學質量沒有滑坡”這句話時,“教學質量”就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詞。它到底指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是發表高質量論文的數量,亦或是優秀教師的數量呢?
帶着這個疑問,你可以再讀一下上下文,最後你發現,全文基本都在說某一方面的内容,比如考試的成績或者高質量論文。所以在當下這個語言環境中,“教學質量”這個詞基本就限定成一個而不是多個了。
03 我們輸出表達時,如何避免歧義?
我們在思考時需要注意“歧義”。同樣,我們在輸出表達時,也需要避免出現歧義,引起别人的誤會。
每個人的文化背景、經曆以及思考方式都不同。因此,在寫作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某個詞的含義衆所周知,就想當然地直接使用。
在你決定對某個詞進行怎樣的解釋之前,你最好先想一下你的讀者與聽衆的類型、背景、特點,這可以幫助你決定哪一塊内容可能需要進一步解釋清楚。
比如你在面對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邊際效益”這種詞可能他們就很熟悉;但是如果你的讀者對這一塊領域不熟悉,為了避免引起歧義,你最好換個更容易理解的詞解釋一下。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個與你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站在另一個人的角度,想一下自己可能會怎麼思考這些關鍵詞。通過别的角度,你可能會發現一些之前并未意識到的不明确的地方。
最後,把你的結論和理由拿出來和别人分享。通過别人的反饋與回應,我們可以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内容。
------------------------------
以上是我今天的學習分享。我是潤東,我們一起,向上生長。
最後來個小互動:
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歧義”的情況呢?來評論區和我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
1. 尼爾·布朗 (New Browne),斯圖爾特·基利 (Stuart Keeley).學會提問(原書第11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1:72-90
2. 趙穎.現代漢語歧義研究新探[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0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