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容易讀錯的拼音字母

容易讀錯的拼音字母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8 19:27:45

容易讀錯的拼音字母(這些字的拼音改了)1

說(shuì)服變成了說(shuō)服,一騎(jì)紅塵變成了一騎(qí)紅塵……這兩天,發在中國播音主持網的《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一文,在網友中炸開了鍋。這些讀音真的都要改過來嗎?

這些字的讀音改了嗎?

《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一文中,到底羅列了哪些字讀音的修改?“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于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類似的還有不少,比如:“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規定讀“shuō”,另外還有說(shuō)服;“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

記者翻看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第11版發現,大部分字詞已敲定新讀音了。如坐騎(jì)變成了坐騎(qí);确鑿(zuò)變成了确鑿(záo);呆(ái)闆變成了呆(dāi)闆。荨麻仍讀荨(qián)麻,但荨麻疹已變成荨(xún)麻疹。而在公衆号“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列舉的粳(jīng)米要改成粳(gěng )米,在《新華字典》中仍然注音為粳(jīng)米。

《咬文嚼字》專家:别擔心

針對該文,《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指出,這是條“假新聞”,請不要擔心。“這則‘假新聞’中的大部分内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這個《征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

黃安靖指出,《征求意見稿》是在教育部網站上公開發布的,已經快3年了,希望有關部門加快工作進度,或做出相關說明。現在人們議論紛紛,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社會各界對《征求意見稿》的态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辭書編纂研究中心主任、《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課題組組長劉丹青研究員撰文表示,文中提到的讀音改動問題,多數與本次審音工作無關。有的是語音規範從來沒有改變過的讀音,其中一些字在古詩文中的民間變讀,并未進入過規範讀音和規範型詞典;有的是上一次審音(1985年)調整的讀音,已成為語文規範三十多年。其中“粳”字原有文白異讀,文讀音gēng,白讀音jīng。本次審音将“粳”字統讀音修訂為文讀音;“說服”的“說”目前實際中讀shuì比較常見,但在早期字典注音都是 shuō,與“遊說”的“說”讀音并不相同。

語音變化要符合其發展規律

有媒體記者注意到,該文去年就曾出現在網絡上,今年又進行加工,被重新“炒紅”。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王晖教授指出,這是一則舊聞了,社會在發展,語言的發展就會有字音的變化。王晖解釋道,目前語音有三個标準,一個是《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這是國家的規範标準。但國家的審音标準涵蓋面沒有那麼廣,很多讀音超出範疇。第二就是詞典,像《現代漢語詞典》,這是權威的學術規範。還有就是教材,是使用領域的規範。

“這篇文章裡有的是道聽途說,有的是從現代漢語、新華字典、教材裡摘抄的,反映了社會的使用現實,但并不能體現國家語言規範。”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張世平表示。

“鄉音無改鬓毛衰”,衰是讀“shuāi”還是“cuī”?王晖指出,這牽扯到古音是否應該保留,為了押韻可以讀“cuī”,為了語音清晰可以讀“shuāi”,教材中對此改動,可能是為了小學生方便理解,但不一定非要按照這一理據。

教育部語用所普通話審音委員會漢字與漢語拼音研究室的何副研究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6年,教育部就《(修訂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修訂稿》中很多異讀詞的拼音打破了大衆原本認知,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時隔三年尚未正式發布。審音委已經對當初做的審音表的修訂工作做了提交,語委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審核,(審核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還沒有正式對外發布。這個審音表征求意見稿裡有些讀音還在調整。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