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秦桧為什麼讀kuai

秦桧為什麼讀kuai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7 02:44:23

  感謝萬光明老師賜稿

  引用時請注明出處

  ▼

  南宋權臣秦桧名字的正确讀音:論“桧”不可讀“會”音

  文丨萬光明

  獨立學者

  秦桧為什麼讀kuai(南宋權臣秦桧名字的正确讀音)(1)

  有關秦桧之名的讀音,今已通讀為秦會(漢語拼音hui),根據一九四九年後權威性的字典類書,把“桧”讀hui作為一個專名用來稱呼秦桧,如《現代漢語詞典》:“桧hui,用于人名,秦桧,南宋奸臣。”《漢語大字典》:“桧hui,《集韻》黃外切,去泰匣。人名用字,秦桧,南宋奸臣。”是辭書受到民間讀法或是民間讀法受到現代漢語拼音的影響,才把桧讀hui作為一個人名的專用詞并不清楚。但是江南一帶的方言,則保留另外一種讀音,如浙江紹興讀秦桧之“桧”為“鬼”。南京方言稱桧木發音為kuei(國際音标)木,也是和鬼聲同(見《南京方言詞典》125頁)。還有一些地區如江西黎川讀“秦桧”為“秦塊”,按“鬼”和“塊”都是屬于牙音,隻是不送氣與送氣之分,應該“塊”的讀音是從“鬼”音演變而來。

  古人雲:名不正,則言不順。現代通行“秦桧”的讀音,本身就是一個錯誤讀法,無論從音韻學還是名字學來看,秦桧不可能會讀成“秦會”,試以證之:

  《說文·木部》:“桧,柏葉,松身。從木,會聲。古外切。”桧作為一種樹木名,是形聲字,“木”表形,“會(hui)”表聲,“會聲”不是說桧讀“會”,而是讀成古外切,“古外切”并非源自漢代許慎的注音,而是徐铉《說文系傳》根據唐孫愐撰的《唐韻》一書來定聲的。又《左傳·成公二年》:“棺有翰桧”,唐陸德明《釋文》:“桧,古外反。”古外反和古外切是一個意思,“反”、“切”是古人用文字來拼音的方法。即聲母為古,韻母為外,唐音“桧”屬見紐月部。另外,“桧”在唐代又讀古活反,音同“國”;或讀古會反,音近乎今音的“貴”,其聲母皆為見紐。如《詩·衛風·竹竿》:“桧楫松舟。”陸德明《釋文》:“桧,古活反,又古會反。”宋代《廣韻》是一部标準的官方韻書,它根據隋唐韻書《切韻》廣而增之,它收錄了“桧”的兩個讀音,《廣韻·泰韻》:“桧,柏葉松身。古外切,又古活切。”古外切是當時認可的通用讀音,而古活切則是多音,并不是常見音。在音韻學上,以“古”為聲母的見紐是屬于牙音。而“桧”讀“會”是個冷僻音,最早收錄在宋丁度《集韻·泰韻》中。本韻書除了收錄古外切和古活切兩種讀音外,另在《泰韻》中收錄了一個黃外切的讀音,正好和“會”一樣的讀音,《廣韻·泰韻》“會”作“黃外切”,“黃”為聲母,“外”為韻母,是匣紐月部,屬喉音,按國際音标為huei,那麼秦桧讀秦會也不是無源之說。但直至清末民初,辭書收錄“桧”的讀音,也是沿用《廣韻》,如《辭源》“桧”字條的注音是古外切和古活切,也就是說清末至民初有關這個字的讀音權威辭書也沒有收錄黃外切(ɣuei)的讀音。台灣省中國文化學院出版的《中文大辭典》收錄單字約五萬個,有關漢字的形、音、義頗為詳盡,但在“桧”條,并無說到當“桧”讀黃外切是專屬秦桧的讀音。今人王力《古漢語字典》收錄的“桧”字,除了古外切和古活切外,幹脆擯棄了黃外切這個讀音。當然并不能以此證明秦桧之“桧”隻讀古外切。另外台灣教育部門頒布“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儈”字條為:kuài (又音)guì。

  秦桧為什麼讀kuai(南宋權臣秦桧名字的正确讀音)(2)

  我們引用近代文獻,則可知秦桧在清至民國則通讀為“秦鬼”,正好和“桧”的正音“古外切”相近。1935年10月16日《宇宙風》第3期載周作人《談油炸鬼》一文,其中談到紹興等越地稱麻花為油煠鬼,引範寅《越諺》卷中飲食門雲:“麻花,即油煠桧,迄今代遠,恨磨業者省工無頭臉,名此。”周氏案:“此言系油煠秦會之(秦桧字會之),殆是望文生義,至同一癸音而曰鬼曰桧。”他認為“桧”與“癸”、“鬼”的發音一樣。文後又引鹹豐刊本張林西《瑣事閑錄·油炸鬼》:“油炸條面類如寒具,南北各省均食此點心,或呼果子,或呼為油胚,豫省又呼為麻糖,為油馍,即都中之油炸鬼也。鬼字不知當作何字。長晴岩觀察圳雲,應作桧字,當日秦桧既詩,百姓怒不能釋,因以面肖形炸而食之,日久其形漸脫,其音漸轉,所以名為油炸鬼,語亦近似。”按“油炸鬼”這種食物也見于黃河一帶,清人劉廷玑《在園雜志》卷一:“渡黃河至王家營,見草棚下挂油煠鬼數枚,制以鹽水合面,扭作兩股如粗繩,長五六寸,于熱油中煠成黃色,味頗佳,俗名‘油煠鬼’(康熙五十四年刻本)。”清人陳錦《勤餘文牍》卷五《書唐山百虎卷後》也載:“切面條曰油炸桧,狀兩足骨,外方内圓,父老相傳謂桧足骨方棱,故象此以投油沸,或南宋時民間語也。”甚至更遠的華北平原,民國《高邑縣志》卷六《風土·馃子》:“俗謂秦桧害嶽飛,人民以面作油炸食,故亦謂油炸桧,桧讀如鬼。”則可證明清至民國讀秦桧為秦鬼(gui)而非秦會明矣。

  另外,秦桧字會之,從他的名與字的對應關系中也可知“桧”不可能讀“會”。

  自周以降至民國,數千年以來,人們在名以外,又另外取字。《周禮·檀弓》稱:“幼名,冠字。”其釋義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雲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複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幼可稱名,冠而字,是說男子一旦冠禮之後,意味他已經為成人,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再若直呼成年人的名是一種不尊重且鄙視的做法,那麼就以字代稱之,取字就是為了明尊卑。字雖然獨立于名之外,但又和名保持密切的關系,古人名和字是相屬相輔關系,稱字而知名。按照古人取名表字都有相應的關系這個現象,那麼秦桧字會之有怎樣的關系?桧作為一種喬木,綜合了柏和松兩種樹木的特征,而此兩者都為長壽之徵,李賀《昌谷詩》:“古桧拏雲臂”,王琦注:“桧樹松身柏葉,性耐寒,其材大而多壽。”宋人劉頒有贊美桧樹長壽的詩句:“一身具松柏,千歲作秋春。”可知秦桧得名就是祈願長壽之義,而表字為“會”,是因為“會”本作合解,桧的葉如柏而幹如松樹,似合柏松為一體,故名字可諧,清人邵晉涵言:桧,柏葉松身。(《爾雅正義》卷第十五 卷下•釋木第十四》)。另一種解诂,“桧”有棺蓋上面的繪飾之義,《左傳·成二年》:“棺有翰桧。”杜預注:“翰,旁飾,桧,上飾。”會通“繪”,《書·益稷》:“作會宗彜”,孔安國傳:“會,五采也。”鄭玄注:“會,讀為繪。”“桧”、“會(繪)”都有圖飾之意,因此名字相合。朝鮮王朝學者李源坤有注:棺有翰桧,翰,棺傍飾。桧,棺上飾,亦王禮。([朝鮮]李源坤撰,周阿根整理:《箕範衍義》卷之十《五福第九上•考終命九之五》,鳳凰出版社,2019年,第435頁)。時人在稱“會之”的時候,就是為了避免口語表達上出現“桧”聲,如陸遊《老學庵筆記》一般都是以字“會之”稱秦桧,這顯然就是一種為尊者避之意。而嶽飛之孫嶽珂在他的《金佗稡編》中,凡言及秦桧都是直呼其名“秦桧”,顯然是帶有國仇家恨的個人情緒在。因為諱避直呼其名,在古人的名和字關系中,名和字的讀音絕對不會相同。若“桧”與“會”音同的話,家人朋輩或後進卑者在稱秦桧時為“會之”,否則犯了與名相同的大忌。如唐人李賀的父親叫晉肅,因“晉”、“進”同音,與李賀争名的人,就說他應避父諱不舉進士。由是賀終不得登第。以宋人諱稱名為例,《宋史·吳廷祚傳》記載吳廷祚升為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品,因為父親諱名璋,因為“璋”同“章”音同,改為中書門下二品。又《宋史·韓世忠傳》:“世忠嘗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諱忠字,諱而不言,是忘忠也。’”韓世忠戒家人不必諱稱“忠”,是不要忘記忠心的意思,側面也是反映了宋人諱稱尊長之名。又如“署”、“樹”的發音近“曙”,宋英宗趙氏名曙,《老學庵筆記》卷十雲:“廟諱同音‘署’字常恕反,‘樹’字殊遇反,然皆諱避,則以為一字也。”另外還記載了郡守田登,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從習俗稱謂上看,因此秦桧的名和字絕對不會讀音相同,也就是說“桧”不會讀成“會”。綜合上述,秦桧之“桧”的讀音不是“會(hui)”,而近鬼(gui).

  或可證明為了照顧這個時俗讀錯的音,現代官方詞典或字典特地設定秦桧被讀成秦會(hui)。

  餘輝先生對本文寫作亦有貢獻,謹此緻謝

  一宋史研究資訊一

  郵箱:txq1627@126.com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