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識泰山”,又叫“有眼不見泰山”,常用來比喻見聞淺陋,認不出地位高、本領大或有名的人。多作為向對方賠禮道歉,自責禮貌不周或多有冒犯的客套話。在傳統小說或傳統戲劇中經常用到。如:小說《水浒傳》第二三回:“那大漢聽得是宋江,跪在地下,那裡肯起,說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渎兄長,望乞恕罪。’”又如,明代陸采的戲劇《明珠記》十九出:“好姐姐,好夫人,好奶奶!适來有眼不識泰山,甚是沖撞,不要記懷。”
熟語往往孰視無睹,“有眼不見泰山”是怎麼來的?那就要先看一看泰山。
泰山,又名岱宗,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境内。主峰玉皇頂高1545米,被譽為“五嶽獨尊”,泰山氣勢雄偉,名勝衆多,古人有“山至泰山,天下無山”的贊語,為聞名中外的遊覽勝地,是盡人皆知的天下名山,為何視而不見?據說源于一個傳說故事:
在很久之前,泰山腳下有對年輕夫妻,家境貧苦,依靠雙手艱辛度日。婚後女人生了一子,活潑可愛,惹人喜歡,不料一場疾病奪走孩子性命。以後他們又生了個女兒,隻活了幾個月也夭折了。這天,一個算命瞎子來到村裡,丈夫請他算算難立孩子之事。那瞎子問了生辰八字,煞有其事地說道:“要立孩子不難,隻須取個有氣勢的名字即可,如此不僅孩子能夠長命,而目以後還能成器。”
轉年冬天又一個孩子降生,小夫妻想得腦袋發痛,也給孩子想不出有氣勢的名字。到底還是女人聰明,笑嘻嘻地說:“咱們就在泰山腳下住着,幹脆就以‘泰山’為名,這個名字好聽好記,叫起來也很大氣,誰還能比泰山高啊?再說還有山神奶奶護着,看誰敢害咱們的孩子!”丈夫一聽覺得有理,樂滋滋地同意了。
說話間“泰山”長到十來歲,到了學本事的時候。這天,魯班爺來這裡做木工活,住在“泰山”家裡,一家人看這老頭兒手藝高超,遂提出讓“泰山”拜師學藝的要求。魯班爺看這孩子機靈,爽快收下“泰山”為徒。
從此,“泰山”跟着魯班爺用心學習木工,但是因其年紀較小,暫時隻能伺候師傅。就在“泰山”學會使用鋸子的時候,魯國與鄰國發生戰争,魯班爺被征調前線,制做登城的雲梯,“泰山”還是個孩子,不能随同前往,隻好告别師傅回到家裡。
戰争打打停停,停停再打,轉眼幾年過去。魯班爺完成國君交給的任務,又回到泰山腳下。這天飯後在外面閑轉,看見有人出售竹編器具,造型奇特,工藝精湛,引起這位木匠祖師爺的極大興趣。正要同這位攤主攀談,就見對方一把抓住魯班爺的手說:“師父,您不認識我了,我是您的徒弟‘泰山’啊!”魯班爺打量半天這個英俊的後生,感慨地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呐,你何時學了這門手藝?”“泰山”向師父說了自學成才的經過,魯班爺大喜過望,遂又帶上“泰山”遊走四方,“泰山”在魯班爺的精心指導下,兼精竹木兩門手藝,成為魯班爺得意的弟子。這就是“有眼不識泰山”這句俗語的由來。
這隻是一個傳說故事,最早源于何處,眼下尚難以察知,不妨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其實,“有眼不識泰山”這句俗語,在文字記載中已經很久了。此話出自晉代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識不睹泰山之形”。“有眼不識泰山”很可能由此演化而來,作為熟語使用。這話用在社交場合,容易為人接受,自己也不丢份兒,可謂既禮貌又得體,至今還被經常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