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聊過了美國博士的優勢和申請材料要求,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博士申請的流程。
精彩回顧:
美國博士有多香?深度剖析赴美讀博三大優勢!
美國博士申請的幾個階段,通常按以下順序完成:
1. 套磁
套磁不是申請美國博士項目的必需流程。不過通過套磁,申請人一方面可以更多了解教授的學術研究方向和最近的課題,判斷跟教授的匹配程度,為文書寫作和面試環節做準備;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套磁獲取學校的招生信息、獎學金情況等,然後根據這些信息判斷自己的申請可行性。
圖源:哥倫比亞大學官網
2. 網申
美國博士項目每個申請季通常隻有一輪申請,申請截止日期集中在12月上中旬,最晚至1月。由于不同的學校會使用不同的網申系統,而網申流程對于初次涉及網申的申請人會比較複雜,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填寫。盡早完成這部分工作,才能把更多時間投入到文書寫作中。
圖源:紐約大學
3. 面試
競争激烈項目博士項目會通過面試挑選候選人。有招生計劃的教授在收到套磁信後,如果對申請者感興趣,會在收到申請材料前,與申請者約時間進行非正式面試。非正式面試是教授與申請者增加相互了解的過程,除鼓勵申請者繼續提交申請外,極少會有教授在這一環節做出錄取保證。
正式面試發生在提交網申後,在申請材料通過初審後,申請者會收到學校發來的正式面試邀請。
對于committee制招生的學校,會由committee裡的教授或committee為申請者分配的教授來主持面試。導師制的學校,基本上就由申請者套磁的教授,或在網申、文書中列舉的希望未來合作的教授來進行面試。商科申請,除教授面試外,一般還有豐富從業經驗的校友面試。
在面試過程中,教授會進一步了解申請者的研究經曆、研究興趣,考察申請者的學術溝通、表達能力等;同時,教授也會為申請者提供更多實驗室、研究項目的信息,實現雙向選擇的目的。
那麼,申請美國博士,理想的時間軸是怎樣的呢?
美國博士申請中,最關鍵的因素是科研。我們沒法預計科研中會遇到什麼困難,沒法保證科研什麼時候能做出成果。因此,對于申請人來說,越早加入實驗室越好。早開始,至少可以提供更多的試錯機會,一旦某個課題做不出來,還有時間換課題。不要因為自己專業課學的不夠多,在實驗室能做的事有限就打退堂鼓。很多同學都是在實驗室裡邊學邊做,而且通過實踐,也能收獲對理論知識的更深認識。
比較理想的博士申請時間軸是:
盡管美國博士申請難度不小,但是隻要提前好好準備,機會也不小。同學們加油!
作者簡介:陳川,啟德SO-全球博士孵化計劃博士規劃導師,南開大學應用物理本科,擁有近十年教育留學行業從業經曆,具有豐富的碩士與博士選校、規劃、文書、申請等全流程經驗,尤其對理工科專業申請有獨到見解,特别擅長為學生提煉申請亮點,幫助百餘位學生拿到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多倫多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錄取。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