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商貿企業沒做進銷存怎麼結轉成本

商貿企業沒做進銷存怎麼結轉成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30 12:44:41

商貿企業沒做進銷存怎麼結轉成本?業務系統數據與财務系統數據不一緻,不是差額多少的問題,是對或錯的問題,因此需要對賬找出原因,财務人員非常苦惱,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商貿企業沒做進銷存怎麼結轉成本?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商貿企業沒做進銷存怎麼結轉成本(進銷存ERP算法成本核算中數量)1

商貿企業沒做進銷存怎麼結轉成本

業務系統數據與财務系統數據不一緻,不是差額多少的問題,是對或錯的問題,因此需要對賬找出原因,财務人員非常苦惱。

業務系統數據與财務系統數據應該一緻,但現實中往往很難一緻,導緻不一緻的因素有很多,此篇主要探讨導緻的不一緻情況及其解決方案。

涉及到數量和金額的業務數據及算法主要有:

1、針對每筆明細,數量 x 含稅單價 = 金額,會計做賬需要拆分為稅款和價款。

(注:單價隻在業務發生時參與計算,以後就不能參與運算。因為金額是四舍五入保留到分的數,有時需要直接輸入金額反算單價,反算出的單價因存儲位數或顯示原因有可能四舍五入,如果以後再用數量乘以單價計算金額,則會出現不一緻情況)

稅款 = 金額 * 稅率 /(1 稅率)

價款 = 金額 /(1 稅率)

以上算法拆分時會不會出現稅款和價款都出現5厘,如果都出現,采用四舍五入則會同時入,則會出現“稅款 價款 > 金額”;有的開發語言内部可能是銀行家算法,也有可能出現同時舍和同時入的問題,因此也會出現“稅款 價款 != 金額”。

因此以上正确的算法應該是:

稅款 = 金額 * 稅率 /(1 稅率), 采用四舍五入

價款 = 金額 - 稅款

為什麼稅款采用四舍五入而不是價款采用四舍五入呢?因為開發票報送給國家稅務系統的稅額,稅務系統統計時采用四舍五入,因此是針對稅款采取四舍五入,價款用金額減去稅款,确保每筆明細金額拆分正确。

2、開發票,可能出現多筆彙總開發票或一筆拆成多筆(客戶要求或發票限額等)開發票。

多筆明細彙總成一筆明細再計算稅款和價款,或一筆明細分拆成多筆明細分别計算稅款和價款以後再彙總。這種情況存在先四舍五入(多次四舍五入)和後四舍五入(一次四舍五入)的問題,出現不一緻的情況很正常,可以說無解,但通過一定的管理和技術手段,可以減少不一緻情況的發生。

(1)對外彙總開票,一筆筆地開,不彙總明細,隻不過多輸入幾行、多一張發票,可有效避免不一緻的問題。(這是内部管理或工作習慣問題,可以通過管理解決)

(2)如果确需彙總或拆開,發現不一緻時,手動調整業務明細中的稅額。此方案需要業務軟件支持,銘言财務業務一體化系統就有這項功能,在設置的範圍内手動調整稅額,系統不再反算調整其他數額。(注意:跨月封賬的數據不能調整。為什麼說無解,就是因為此方案不能完全解決所以可能出現的情況)

(3)收到供應商開的發票,可能是彙總以後開的,也有可能是拆開以後開的,總數量和總金額是對的,按發票做賬不會出現不一緻的問題。因此現實中在财務上看到整數的東西出現小數就不要大驚小怪,如手表、服務器、防火牆等整個商品,供應商因發票限額拆為小數開票,收票方按發票票面做賬。

3、會員消費,優惠券、會員折扣、返利、儲值卡等分攤

一張券,分攤到一筆業務的多筆明細中,分攤到多筆業務的多筆明細中,分攤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尾差。正确算法是在餘額清零時,在最後一筆明細中調整尾差,即最後一筆不能采用通常的按比例分攤算法,應該采取找平。

4、填制憑證

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範》,記帳憑證可以根據每一張原始憑證填制,或者根據若幹張同類原始憑證彙總填制,也可以根據原始憑證彙總表填制。

(1)根據每一張原始憑證填制:一筆業務對應一張憑證,每筆明細金額拆分為稅款和價款,分别對應憑證明細,憑證附件就是業務單據

這種做法不會出現不一緻情況。

(2)根據若幹張同類原始憑證彙總填制:先将每筆業務明細金額拆分為稅款和價款以後分别對應憑證明細,憑證附件是疊加粘貼的同類業務單據

(原始憑證彙總,即将若幹張同類原始憑證疊加粘貼在一起)

這種做法不會出現不一緻情況。

(3)根據原始憑證彙總表填制:這樣是根據彙總表上的數據生成憑證,附件是先疊加粘貼的原始憑證,再附上彙總表

彙總表如何填制?彙總方法不一樣則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a)有的人先按品類彙總數量和金額,登記彙總表,再根據彙總表上的金額計算稅款和價款。

這種做法,從不同的維度查詢統計,可能出現業務數據和财務數據不一緻的情況。

(b)有的人先根據明細金額拆分為稅款和價款,再按品類彙總數量、金額、稅款和價款,最後登記到彙總表。

這種做法不會出現不一緻情況。但憑證明細上的稅款和價款,如果根據稅率換算則會出現不一緻。因為這是彙總憑證,就像總賬上的稅款和價款,這兩個數根據稅率換算就是不一緻。

個人覺得a做法是偷懶做法,是錯誤的算法;b做法是正确的做法,是正确的算法。

5、存貨核算,結轉成本

每次結轉成本的算法可能有:

(1)結轉成本 = 結轉數量 * 成本價

(2)結轉成本 = 結轉數量 * 庫存成本 / 庫存數量

采用第一種算法,可能有四舍五入,因此最後可能出現0庫存數量,有正或負庫存成本的情況。

采用第二種算法,庫存數量清零時的最後一筆業務結轉數量等于庫存數量,結轉成本等于庫存成本,因此不會出現尾差。但如果允許負庫存出現負庫存的情況,則要注意。

總結

業務數據财務數據不一緻,歸根到底,是四舍五入、先四舍五入(多次四舍五入)和後四舍五入(一次四舍五入)的問題,如果采取先四舍五入後找平,先四舍五入後彙總,稅款優先四舍五入,統一算法,就會盡可能避免出現不一緻的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