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戰蚩尤?在我們所熟知的傳說故事中,蚩尤一直是一個反派形象,他殘暴嗜殺、相貌猙獰,他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個個鋼筋鐵骨,刀槍不入但是最終在涿鹿之戰中敗于黃帝之手,自己身死不說,統轄的的部族也被黃帝收編,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涿鹿之戰蚩尤?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在我們所熟知的傳說故事中,蚩尤一直是一個反派形象,他殘暴嗜殺、相貌猙獰,他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個個鋼筋鐵骨,刀槍不入。但是最終在涿鹿之戰中敗于黃帝之手,自己身死不說,統轄的的部族也被黃帝收編。
此後作為正統的儒家經典的描述中,蚩尤就是一個絕對的反派形象,甚至很多現代的藝術作品也将蚩尤設定為窮兇極惡的邪魔。
但是實際上的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酋長,也是兵主戰神,他确實骁勇善戰,但絕不是所謂的殘暴嗜殺。
在涿鹿之戰中,蚩尤并不是一無是處,反而是黃帝始終難以取勝,蚩尤"制五兵之器,變化雲霧",黃帝"九戰九不勝"、"三年城不下",他的實力絕對不低于黃帝,最終戰敗身死隻能說是慘烈而不是慘淡。
民間一直以來也有崇拜蚩尤的傳統,河北、山西一帶有相關的崇拜活動。如南朝任昉《述異志》記載"冀州有樂名《蚩尤戲》,民人頭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也有人們祭蚩尤神。除了始皇帝祭蚩尤外,作為為八神之一的戰神,後世的帝王、武将出征之前都經常祭拜以求庇佑。
《路史·後紀四·蚩尤傳》有"後世聖人著其'像于尊彜,以為貪戎。'"的記載,《龍魚河圖》:"靈尤沒後,天下複擾亂不甯。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狀。"可見蚩尤作為戰神的威望。
蚩尤作為一方首領,其後裔不在少數,逐鹿之戰後他們被收編進炎黃的部落中,一起繁衍生息。時至今日,如果有人是"鄒"、"屠"、"黎"、"蚩"這四姓之一的話,很有可能就是蚩尤後裔。
鄒,代表的是蚩尤手下有法術的特殊人,逐鹿之戰黃帝和蚩尤曾鬥法,甚至請來旱魃和玄女,鄒就是這些有溝通鬼神能力的人;屠,代表的是蚩尤的勇猛;黎,即蚩尤部落九黎的代稱;蚩,很明顯,就是蚩尤八十一個兄弟的直系血脈。
鄒和屠這兩個姓的來源基本上是相同的。
東晉王嘉所著的《拾遺記》中有兩段相應的記載, "軒轅去蚩尤,遷其民善者于鄒屠之地,惡者于有北之鄉,其先以地命族,後分為鄒氏、屠氏。"和"帝喾妃鄒屠氏之地,惡者于有北之鄉。其先以地命族,後分鄒氏"。
這兩段記載大緻說明,鄒、屠本來是一個姓,是後來拆分為兩個姓的,而且帝喾的一位妃子就是鄒屠氏。
蚩尤與同母弟八人,一共九人均為黎氏,因此号稱"九黎",他們分别為黎貪(即蚩尤)、黎巨、黎祿、黎文、黎廉、黎武、黎破、黎輔、黎弼,後來他們帶領人手攻占了更早伏羲後裔的栖居地"九黎國",所以此後創造并統治的更大規模部落也就叫做了九黎。
漢代的名民俗學著作《風俗通義》中有雲:黎姓乃"九黎之後"。
最後一個蚩姓就很好理解了,以蚩尤的名号為姓。
《通志·氏族略》中有明确記載:"蚩氏,蚩尤之後也。"後來唐人編撰的《元和姓纂》中也有提到"蚩尤之後,以國為氏"。再後來到清朝,《明倫彙編·氏族典》中也寫道:"蚩氏,蚩尤氏之後也。"
可見,雖然在中原文化中,"蚩"姓十分少見,但是蚩尤後人中卻有不少選擇了以"蚩"為姓,而且傳承了下來。
當然,蚩尤後人并入中原的炎黃部落後少不了被同化,所以别的姓氏中有蚩尤後裔也不足為奇,畢竟他也是中華三祖之一。
"黎民"和"百姓"在最開始也是不同的含義,分别代指蚩尤的族人和處在中原地區的炎黃的子民,但是随着時間推移,它們之間的界限早已模糊,時至今日已是不複存在。
我國有不少少數民族至今仍然存在着蚩尤崇拜,而且自稱為蚩尤後人。
《後漢書·西羌傳》有記載,蚩尤的部分族人沒有融入炎黃部落,而是向西遷徙,形成三苗,而三苗又與羌族有關。後來又經過不斷地變化,今天黎族和畲族等少數民族也有自稱為蚩尤後裔的情況,但真實情況是什麼,暫時是無法可考。我們能夠明确知道的就是,除了融入華夏文明,不少蚩尤後人也融入了其他少數民族中。
姓氏、族譜這些東西都是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今天的史學家們研究蚩尤後裔是哪些姓氏并不是要對華夏文明進行切割,相反,是想讓曆史更加清晰,更好充盈中華民族的曆史底蘊。
也許曾經蚩尤是獨立于華夏的,但是自從炎黃二帝統一華夏,我們之間就都是同胞。時至今日,我們早已是無可置疑的炎黃子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