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民間傳統節日重陽節,其時間為農曆九月九日,這一節日起源于天象崇拜,西漢時開始興起,唐宋時進入鼎盛,自古衍生了多個習俗和忌諱,并形成了很多農諺,我們一起來看看。
重陽節是4大傳統祭祖節之一,為“秋祭”,這一天家家都要擺上祭桌,以表達對祖先的思念。同時,重陽節正是秋收的季節,也要感謝谷神的饋贈,希望保佑自己五谷豐登。
2、登高祈福“登高”是重陽節中十分重要的習俗之一,這一習俗主要源于人們對天象、山嶽的崇拜。而道教文化中,重陽節是“飛升成仙”的日子,久而久之就有了登高祈福的習俗。
農曆9月份,随着深秋已至,氣溫下滑,草木顔色也開始變得枯黃,萬物凋零,大家内心也會有不暢之感,而登高就有“辭青”之意,可多呼吸空氣,肺部會無比舒暢。
有詩名曰“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這天也有插茱萸的習俗,其寓意是可以驅蟲辟邪。在古人看來,重陽節有“大兇”之意,茱萸是一位中藥,味道十分濃郁,可以驅趕重陽的“濁氣”。
因而佩戴茱萸,可以讓人頭腦清醒,驅逐病邪,以便于平安度過深秋之季。
4、吃重陽糕重陽節這天,市場上也會出售重陽糕,這個糕點很有特點,如同一個寶塔形,上面有9層,最上層做成2隻小羊形狀,其寓意是庇佑家人身體健康,事業順利。
重陽之時菊花盛開,色彩奪目豔麗,五彩斑斓、傲霜怒放,引來不少人觀賞。而秋天天氣比較燥熱,菊花有降噪、去火之意,很多人都會在重陽這天釀菊花酒、飲菊花酒,以祈禱身體健康長壽。
但喝酒傷身,不少地方也開始改為飲菊花茶,也可起到很好的補水潤燥之意。
二、3忌諱不能忘1、看望老人忌送菊花菊花是長壽花,其寓意一直很好,如傲霜怒放、淩霜不屈,而重陽節也有觀菊花、飲菊花酒、吃菊花糕等習俗。
而重陽節也有看望老人、為老人過壽的習俗,但看望老人時,一定别送上菊花,畢竟它是祭祀之花,老人會認為咒自己死的,不是太吉利。
一般遇到重大節日,很多人都會給親友們送上祝福,而最好的祝福就是節日後加上“快樂”二字。
隻不過古人對奇數不喜歡,奇為“陽”,而九又是最大的陽數,“九九”就是重陽,因而這一天為“陽”的極緻,因而古人認為九月九日是大兇之日,可能會有“瘟氣”降臨。
在這樣一個“大兇”節日裡自然是不能說快樂的,更何況重陽也是祭祖節日,更不能說快樂,但可說“安康”兩字。
3、忌宅家中在古人眼裡,重陽需要躲避“災禍”,因而這一天是不能宅在家中的,需要走出家門“登高”遠眺,就算不爬山也可站在高處觀望,呼吸新鮮空氣,以便于修身養性。
自10月4日開始,新一輪冷空氣來襲,一直到10月7日,全國大部地區都将迎來降溫,普遍降溫幅度達8-18℃,且還會迎來大風、降雨,因而有人斷言今年是冷冬,是這麼回事嗎?看農諺怎麼說。
1、“重陽有雨一冬淋”從字面上來看,如果重陽這天降雨,那就意味着整個冬天雨雪較多,氣溫偏低,寒冬刺骨。而從天氣預報來看,今天多地迎來降雨降溫,可能今年冬天還真是個冷冬。
秋分節氣過後就是寒露,也就是10月8日,不過今天就是重陽節,這表明重陽在寒露之前。
在古人看來,如果寒露在重陽前,那意味着冬天并不是太冷;但如果寒露在重陽後,則表明氣溫下降快,極端天氣偏多,冷冬的可能性比較大。
3、“九月九日雨,一冬雨雪淋”如果在重陽節這天降雨,那可能整個冬天雨雪較往年偏多,天氣比較寒冷,氣溫偏低,大家要做好禦寒工作。
當然,也有農諺說“重陽有雨,來年缺雨”,意思是重陽這天下雨,可能來年雨水偏少,會有幹旱出現。
這句話說的是,如果九月九這天是陰雨天氣,那冬天氣溫比較暖和,是一個暖冬。顯然,這和上述俗語有所不同,畢竟我國幅員遼闊,因而有些俗語隻能在某地區适應、
以上就是關于重陽節的習俗、講究和忌諱,以及預測冬天是否寒冷的農諺,大家咋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