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幾歲小孩分房睡比較好

幾歲小孩分房睡比較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7 16:16:53

幾歲小孩分房睡比較好? 有媽媽問:兒子 3 歲半了,嘗試分房睡一個月了,依然沒有成功,隻要我一離開他的床,他就嚎啕大哭,還養成了睡前咬指甲的習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幾歲小孩分房睡比較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幾歲小孩分房睡比較好(孩子多大分房睡)1

幾歲小孩分房睡比較好

有媽媽問:

兒子 3 歲半了,嘗試分房睡一個月了,依然沒有成功,隻要我一離開他的床,他就嚎啕大哭,還養成了睡前咬指甲的習慣。

想問我有沒有什麼分房睡的好辦法?

睡前咬指甲?

孩子怕是在用這種方式緩解緊張帶來的焦慮啊,而且孩子才 3 歲半,為啥要着急分房呀?

原來這位媽媽在擔心:

我家是兒子,總跟我們一起睡容易性早熟。

網上說了,3 歲以後必須要分,否則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性。

這時候不分,以後就晚了!

孩子大了需要分房,可什麼時候,晚一點分房竟成了各種問題的源頭?分房睡的年齡都要一刀切,這就有點教條主義了。

遵循所謂統一的斷奶年齡、輔食年齡、如廁年齡、分房睡年齡的機械式育兒,名義上是為了孩子,但到最後傷害的,也是孩子。

說到底,我們着急忙慌地讓孩子分房,是在擔心什麼呢?

擔心孩子不獨立

說來心酸,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所謂的獨立,就是把孩子推出去。隻要他不再依賴父母,就算是完成了獨立。可是,果真如此嗎?獨立的基礎,一定是源自内心力量的強大,相信世界是安全的,同時也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去探索世界的。獨立,是我們内心安全感的外化。就像一面鏡子,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有多充足,獨立鏡子裡的他就有多強大。反之,都隻能是僞裝的虛張聲勢。3 歲前,是孩子安全感構建的關鍵時期;3 歲後,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會主動向外伸出嘗試獨立的腳步。硬逼着孩子分房,隻會讓孩子破壞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安全感,也會讓孩子對親密關系感到無力和絕望。

擔心孩子性早熟?

性早熟是一種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跟分不分房根本沒關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吃了很多含有激素的物質,性早熟的案例才變多了起來。第一次當媽,我們都難免誠惶誠恐,所以很容易偏聽偏信。因為害怕自己行差踏錯,我們小心翼翼地一手看着标準,一手養着娃。可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不同的個體,不必用同一個冷冰冰的标準去對比。

其實,孩子分房睡并沒有統一的年齡。

「3 歲 4 歲不分房,5 歲 6 歲悔斷腸」是謠傳,而「6 歲是孩子的最晚分房年齡」也是不切實際的。

不顧一切的「分房訓練」,隻會害了孩子。

一位從事心理咨詢的朋友,曾跟我說起這樣一個案例。

看起來乖巧可愛的小姑娘,到了晚上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莫名緊張焦慮,一點小事就大哭大鬧。

後來才知道,父母在孩子 4 歲時對孩子進行的嚴格分房訓練:

沒有經曆分床的過程,就讓孩子自己放在小屋睡,而為了防止她半夜跑回大床,父母竟狠心的把小屋的門鎖上了。

結果,房是分成了,也在孩子心理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周圍的黑暗,孩子看似适應了,而心中的這片黑暗,不知道父母要花多少時間,再去點亮呢?

所以别再着急把他推出去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時間表,待他準備好了,自然會主動分房。

正如馬伊琍所說,孩子遲早都會的事,我們又着急什麼呢?

要求孩子分房睡,不應該一刀切,更不能不顧孩子的内心需求,生搬硬套不管不顧。

但完成分房這件事,始終需要父母的引導。

就像花開需要陽光和雨露滋養一樣,我們也可以用愛,為孩子的分房睡溫和助力。

分房可以從分床開始

娃出生之後,即便我們一早就準備了小床,他依然喜歡半夜滾到大床上,以至于我一度認為,小床根本沒什麼用。可一次外出住親子酒店時,小家夥因為太喜歡酒店的小帳篷竟然晚上獨自在裡面睡着了。回到家後,我給他選了他最喜歡的紅色小汽車床單,擺上了一個類似的床上小帳篷。沒想到,這成了他最喜歡的空間,分床睡這件事,就這麼簡單地被搞定了。再後來,我們試着把小床和大床的距離拉開,中間還拉了一個超大号紅色小汽車的窗簾,半分房的這件事,也水到渠成地實現了。這個方法,作為分房前的過渡,或者作為因為房間小而沒有兒童房家庭的選擇,都超級推薦。

建立分房的儀式感

别看孩子小,儀式感這事兒超級有用。我曾在網上看到一位聰明的爸爸,他在和兒子分房前,曾多次鋪墊:一臉得意地跟孩子講起,自己小時候擁有一個獨立空間,是一件多麼自豪的事兒。不是每個孩子都随随便便就有獨立空間,隻有那些已經長大的孩子才能獲得這樣的榮譽。結果這個孩子就一直盼望着,自己能像爸爸一樣,也獲得這樣的榮譽。

結果這個孩子就一直盼望着,自己能像爸爸一樣,也獲得這樣的榮譽。當爸爸覺得差不多了的時候,就特意準備了一份「長大證書」送給孩子。這份儀式感,給兒子也帶來了巨大的勇氣,為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加碼,分房睡就這樣變得順理成章起來。除此之外,和孩子一起布置兒童房、在裡面放置孩子喜歡的玩偶、玩具,陪孩子在裡面玩耍,也都會增強孩子和小屋子的感情。

而這些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指責。

因為,隻有孩子們相信,回頭時「爸爸媽媽一直都在」,他們才可能,鼓起勇氣,再次上路。

哪有人天生會當媽,育兒路上我們難免會犯錯。

如果說,有什麼規律可以遵循,我想那也隻有遵循母嬰發展的自然規律了。

在磨合中,放棄标準,不斷看見孩子的内心和真實需要才能幫孩子更好地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