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離婁章句上 第二十三節>>原文: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翻譯: 孟子說:“人們的毛病,在于總喜歡充當别人的老師。” 解析:一語道破古今人之通病。
問題在于,喜歡做别人的老師有什麼不好呢?孔聖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不是“誨人不倦”嗎?
有人要問:孟子說這句話時不就是在‘為人師’嗎?那豈不是把自己也給罵進去了?從不嚴謹的語言習慣角度看,這種結論式的語句,往往本身就是一種“師”人的教條,但并不矛盾,有一種偉大的批判叫“自我批判”。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其患在“好”,而不是在“師”,講的是心态而不是角色。症結在于“好”,而到底有沒有“病”卻在于是否“能”為人師。 有言謂“滿罐水不響,半罐水響叮當。”真正胸有雄兵百萬的人并不急于露才揚己,倒是那些半瓶子醋的自以為了不起,動辄喜歡做别人的老師,出言就是教訓别人,一副教師爺的派頭,毛病就在于“好”為人師而“不能”。所以,真正具有真才實學的為人師表者并不在此列。
總是自高自大,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對别人随意指指點點,即為“好為人師”。 沒有人天生是為教導别人而存在,更沒有人天生是為了被教導而存在。每個人的認識都有長有短、有對有錯,不是每個短處都需要補足,也不是每個“錯誤”都需要改正。
即使是職業老師,在面對自己的學生時也要講究一個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在生活中更要注意不能把職業習慣帶入其中,這隻會徒惹人厭、自取煩惱。更何況我們這些不是老師的人,“好為人師”顯然是不好的習慣。所以不是說有水平、有能力就可以随便指點别人。 比如說我們一幫朋友打羽毛球,有些人是初學者,有些人有點技術,有些人在業餘圈算是高手,但是對于高手的指點,不同的人表現出明顯不同的态度。有些人喜歡被指點,即使被罵也開心,因為這能夠幫助他技術進步,他很快樂。但有些人不喜歡被指點,因為他就是來出汗的,本來就不是要把羽毛球打到什麼水平的。 所以如果真有“為人師”的能力,也有“為人師”的意願,是一件好事。但不要以為自己是為别人好,拿着這個幌子就不顧别人的實際情況、不顧别人的心理需要指手畫腳一通,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相反相當幼稚。
求認同,秀存在,這很符合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人的正常需求。正如喜怒哀樂一樣,上天賦予人這些能力,是讓你合理利用它,而不是消滅它。 從正面意義上來講,為人師的過程,不僅僅是助人,也是提升自己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 “教學相長”。你聽過或者悟出一個道理,不分享給他人,很快就會忘記,如果講個他人聽,就是重複記憶。
我們是不是應該想一想,當我們在否定别人好為人師的時候,是在否定别人的人,還是别人的觀點?我們是否定他講道理的形式,還是道理本身?我們是因為别人講的廢話太多還是忠言逆耳?我們自己的自尊心在作怪還是對方真把你當傻子?
當然,不可否認有許多好為人師者之所以好,隻是将助人作為使自己顯得優越的工具罷了,即使是所謂大師也有這樣的心态,演技派大師馬爾克斯寫的那封矯情做作空洞的告别信裡的一句話很好的闡釋了這樣的心态:“我明白,一個人隻有在幫助他人站起時才有權利俯視他。”
好為人師者往往隐藏着一顆控制别人的心,很少有人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還美其名曰我都是為你好!每個人都有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的自由, 固然我并不懷疑你是為我好,但是這很大程度上隐藏着你自己都無法意識到的控制欲。
生活中很多人不是以分享的姿态,而是去指責别人的不成熟和無知,他們口中頻繁出現的詞語:現實、鹽米、橋路,他們認為自己是在當頭棒喝,一語驚醒你這個夢中人。
自古有雲,不求不助,醫不叩門。扁鵲見蔡桓公,大緻也是這意思,桓公不信扁鵲,諱疾忌醫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我想與扁鵲平日裡的行為方式也應該有關系,否則,如果桓公對他有足夠的信任,是不會明知要死也不治的。另外,善師人者,本身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踐行者,首先得到别人的尊崇,後而得信。好師人者,多是嘴皮子上的功夫,自己做不到,就算你說的再正确,别人看不到榜樣,如何能信?延伸到對子女的教育上,大概也是同樣的道理吧。
是否好為人師要看兩個先決條件:一個是别人是否在請教你?二個是按照你說的做,結果你是否承擔責任?在對過去事情的總結時,隻要有問,那有答的就是樂于助人;對未來的事情拿主意時,你願意承擔責任,又能承擔責任,當然不算好為人師。可惜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是明哲保身、閉口不言。
人性天生就無比“勢利”,同樣一個道理不同的人嘴說出來,效果完全相反。比如我們是朋友,如果我跟你地位差不多,混的也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還不如你,那麼即使我出于好心告訴你我踩過的某些坑,想讓你避免,不想眼睜睜看着你正往火坑裡跳,但是你也很可能會不高興,覺得受到了打擊,然後就說我“自以為是、不尊重人、好為人師,你自己那麼平庸憑什麼說我,你那麼能你自己咋還混這樣……”。但是如果我地位比你高的多,混的比你好的多,說同樣的這句話,你大概就會聽的很感動。我想沒幾個人蠢到分不清别人對你是好意還是惡意,如果是好意,就别那麼有攻擊性,有人願意指出你的問題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因為想自己察覺到自己的問題實在太難了。别動不動就給人帶上好為人師之類的帽子,收到負面評論會感受到威脅,腎上腺素就開始飙升,就開始有攻擊性或者想逃離,這是本能反應,大家都如此所以并沒什麼對錯。但是如果你隻會跟着本能走,一有人批評你就炸毛,毫無思考過程那就成普通動物了。不要忘了老祖宗還有句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凡人多好為人師,而聖人皆善為人師。好為人師者,是以自我為中心,利己。善為人師者,以他人為中心,利人,這是本質上的差别。
當然最好的老師還是自己,從失敗、教訓中總結經驗,才能領會“師父”的苦口婆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