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被問離職原因該怎麼回答?喜歡職場原創,就關注“職有鋒哥”,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面試時被問離職原因該怎麼回答?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喜歡職場原創,就關注“職有鋒哥”。
小鵬前幾天去面試,本來聊得好好的,面試官最後問他:你的離職原因是什麼?小鵬如實地說:因為領導管理能力不行,在那裡根本沒有發展機會,所以就辭職了。誰知原本笑容可掬的面試官聽完卻嚴肅了起來,讓小鵬回去等通知。
小鵬很納悶,難道說實話還有錯了?難道要編個好聽的借口才行嗎?
有的人對用人單位問離職原因很有看法,不離職,你們上哪招人去呀?就是因為企業招人,有更好的待遇,所以要離職呀,這有什麼好問的呢?
也有的人認為這不過是HR的例行工作,因為他們要登記每一個求職者或者入職人員的資料,在資料中有一項離職原因,所以他們必須要向求職者了解。
還有的人說,外企就很少深究離職原因,隻要你跟他們說是個人原因或者家庭原因,他們一般就不會繼續追問下去,因為他們比較注重個人隐私。
孰是孰非,在離職原因這個問題上,職場上有很多種說法,那麼究竟真相是怎樣的呢?
站在HR的角度,之所以認為離職原因很重要,就是想了解求職者為什麼離開上一家公司,從而觀察求職者的應變能力以及對于新工作可能産生的影響。
比如這些在很多人看來是真實的離職原因:
1、“我的業績太差了,所以幹不下去了。”
2、“工資太低了,加班又多。”
3、“領導太蠢了,跟他合不來。”
4、“原來的領導走了,我也不想呆下去了。”
5、“因為要結婚,所以就先離職了。”
6、“壓力太大了,受不了所以就走了。”
7、“我的合同到期了,沒有續約。”
如果你的離職原因是以上這些,你如實地向面試官陳述,你覺得面試官會怎麼看?
1、業績太差了?難道我們這裡是垃圾收容站嗎?
2、工資太低了,加班又多?我們也有很多加班,那你來了也幹不久。
3、“領導太蠢了,跟他合不來。”能說出這樣話的人,到哪裡都會跟領導合不來的。
4、“原來的領導走了,我也不想呆了。”領導是你家親戚嗎?他走了你就跟着走。
5、“因為要結婚,所以就先離職了。”這個問題表面看似乎沒什麼,但是面試官會覺得你結個婚就要離職,那下次生個寶寶是不是也要離職呢?
6、“壓力太大了,受不了了。”我們這裡壓力更大,你就能承受了?
7、“合同到期,沒有續約。”大家都明白,員工要走,不用等到合同到期,一般不續約都是企業行為,那必有原因。
有人說,找個工作至于這麼刁難人嗎?實話實說不行,那我不說實話,含糊其詞行不行?比如說:“我想尋求更大的發展機會。”還真别說,這個原因在很多人看來是萬能的答案,我見過很多人在面試中就是這麼回答的。
不過我要告訴你,如果面試官不較真,也就過去了,如果面試官較真,他會覺得你的回答有投機取巧的嫌疑,就像十多年前我去一家公司面試一樣,廠長問我:你為什麼離職,我說我想尋求更大的發展機會,他說你原來的公司比我們還大,難道他們的空間不夠大?如果他們的空間不夠大,我們的更不夠大了。你說尴尬不尴尬?
說了這麼多,到底這個問題怎麼回答比較好呢?
作為資深面試官,我的建議有四個方面:
第一,不管你的真實離職原因是啥,都不要說前公司前上司的壞話在所有離職原因中,面試官最讨厭聽到求職者說前公司前上司的壞話,比如老闆管理有問題,領導太偏心,領導管理能力不行,領導太苛刻或者領導很變态等等,因為你今天說前公司前領導,明天就會說現在的公司,有哪個面試官願意招一個麻煩進來?
第二,隻談客觀原因,不談主觀原因那麼哪些離職原因屬于客觀原因呢?比如:
1、 公司倒閉或者搬遷到外地
2、 在外地工作,想回來照顧家庭
3、 每天通勤時間超過4小時
4、 家裡有人得了重病
5、 原來做技術,現在想從事銷售
6、原來小孩沒有人照顧,所以隻好離職照看孩子,現在家裡老人過來幫忙了,所以就想回歸職場了。
......
至于主觀原因,比如:人際關系複雜、公司管理混亂、公司環境不好、工作壓力太大、工資太低、與領導有沖突等等,這些原因也許是真實的,但是在面試中都不要提。
第三,合理的理由我們知道,客觀原因不是每個人都适合用,比如你一直在廣州,又是找廣州的機會,你總不能說我要回廣州吧?另外如果家裡沒有人生病,總不能無中生有吧?
第四,不要提有創業經曆1、如果是獵頭推薦,那你就說本來沒有考慮換工作,因為獵頭說公司平台和職位發展空間比較大,所以才考慮接觸看看。
2、現在的工作,比較輕松,挑戰性不夠,想趁年輕找一份比較有挑戰性的工作。
3、原來的公司挺好的,但是比較穩定,個人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少,不想再留下去混日子,希望找個更大的平台,做更有挑戰的工作,收獲更大的成長。
4、自己的職業發展路線與公司的發展規劃不太相符。比如一直做某一類産品研發的,可是公司重點放在其他的産品研發上,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分歧。
......
有的求職者離職後創業過一段時間,幹不下去了想回歸職場,他覺得自己創業這段經曆是自己的優勢,所以在簡曆中特别突出自己創業的背景,他覺得這樣能夠吸引用人單位的眼球,因為他覺得有創業經驗的人,會更懂客戶的需求,會更明白人情世故,可是這往往隻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其實,企業對于有創業經曆的人其實是有所排斥的,因為他們認為創過業的人往往很難甘于人下,不好管理,另外也擔心創過業的人如果有好的項目,會不會突然又跑去創業了。
所以如果有創業背景想回歸職場的人,建議不要張揚自己的創業經曆,可以說幫朋友的忙,或者是公司的小股東。
回到最開始有的人對于HR追問離職原因的一些看法,作為做過多年的HR和面試官,我也順便澄清一下。
1、HR問這個問題并不是為了例行公事錄入資料,而是為了考察求職者的應變能力,因為誰都知道很難通過這個問題了解到求職者的真實離職原因,你知道,難道HR不知道嗎?就算是HR自己去求職,也不會說自己因為跟領導不合所以辭職或者因為被辭退的原因吧?
2、至于有人說外企對于隐私的保護,其實這跟國内企業差不多,還是要看面試官,國内也有很多企業在面試時,不太關注這個問題,隻要你的理由說過得去,沒有明顯的漏洞,也不會窮追猛打,像我上面說的“尋求更大的發展機會”的理由,有一些公司也就過了,但有些公司就要跟你較真,所以面試官不同,對離職原因的關注度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3、另外,關于離職原因的回答以上隻是提供一些思路,不是标準答案,大家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面試的過程随機應變,以我這麼多年面試的經驗來看,如果用人單位對你很有興趣,他們是不太會關注你的離職原因的,可是如果他們對你有所糾結,就會通過一些問題深入了解,那麼在離職原因上就會過度關注,所以場景不同,關注點也不同。就像有人說的,到一家公司面試,離職原因也隻是走走過場,到另一家公司面試,一個離職原因也能折騰老半天,就是這個原因。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職有鋒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