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聽我說# #閱讀# #以書之名#
我們通過《半便士》這篇文章,從把握人物形象、主題和感情線幾個角度進行賞析。原文如下:
①少年犯教養所600個男孩當中,大約六分之一隻有10~14歲,小男孩們其實都有着尋求愛的本能。我便是在這裡工作。
②其中有個叫“半便士”的小男孩,快12歲了,來自布羅姆芳汀,是那些小孩中最健談的一個。他說他母親在白人家做女傭,他有兩個兄弟和兩個姐姐。
③可是,在“半便士”的檔案裡清楚地記錄着,他是個流浪兒,沒有任何親人。他從這個家裡被帶到那個家裡,最後學會了偷竊。通過書信備查簿,我發現“半便士”常給貝蒂·瑪爾蔓太太寫信。瑪爾蔓太太住弗拉克街3号,可她從來也沒回過信。
④社會福利局來信表明瑪爾蔓太太确有其人,住布羅姆芳汀,有4個孩子,可根本沒有“半便士”這個兒子。瑪爾蔓太太隻知他是個街頭的小野種。她也從不回信,因為“半便士”總在信中稱呼她為媽媽,而她既不是他真正的母親,也不願收他做兒子,她不想因這麼個偷兒來敗壞家庭名聲。
⑤可“半便士”決不是普通的少年犯。他多麼渴望有個家,而且他在教養所裡的表現也無可指責。我感到一種難以放棄的義務,他對他的“母親”不可能知道很多,隻說她誠實美麗,她的家幹幹淨淨,她對子女關懷備至。很明顯,他使自己依戀上了那位婦人,卻不懂如何打開那婦人的心田,将他從孤獨陰暗中解救出來。
⑥“你有這麼好的媽媽,為什麼還要偷?”我突然問。
⑦他顯然無法找到合适的回答。騙局終于被識破,他以前勇敢保證的勁頭已一掃而空。
⑧他病倒了,醫生說他患了肺結核。我立即寫信告訴了瑪爾蔓太太。可瑪爾蔓太太卻回信表示此事與她無關,其中有個緣故,“半便士”是非洲部族人,而她是白色人種。
⑨肺結核日益嚴重,“半便士”将要從我們身邊離去了——醫生說生的希望十分渺茫,懷着最後一絲希望,我寄信給瑪爾蔓太太,希望她來。在這一關鍵時刻,她終于顧不上窘迫和别人的議論,認“半便士”為她的兒子。她整天陪着他,告訴他四個兄弟姊妹的事。
⑩“半便士”也傾吐着他對媽媽的愛。我去看他時,他總顯得那麼愉快。可他還是去了!我很懊悔,如果我早點做出明智的決定,那該多好,一切就會大不相同了。
⑾我們将“半便士”埋在教養所農場裡。瑪爾蔓太太莊重地對我說:“請在他墳上的十字架上寫上他是我的兒子。”
首先,應當注意文章的标題。“便士”是英國貨币的最小單位。1970年以前,1英鎊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1英鎊合240便士;1971年以後1英鎊等于100便士。便士就相當于我們說的1分錢,而“半便士”是不存在的,把一分錢掰成兩半是不值錢的,是沒有人在乎的。
文章以“半便士”為題,交代了文章記叙的主人公,而這個綽号說明主人公是一個沒有人關心,不被人重視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缺少愛,内心更加渴望得到愛,這有利于讀者準确把握文章的主題。
本文采取第一人稱叙事,顯得真實可信,便于作者表達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我”的文中的作用是:作者“我”是文章的一條眼線,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見證人,文章是從“我” 的視角來展現“半便士”的遭遇和命運的。
文章中涉及三個重要人物:“我”“半便士”和瑪爾蔓太太。其中,“半便士”是主人公。
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思路,一是人物的身份;二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質。
1、“半便士”:他是一個沒名沒姓的流浪兒,因偷竊被關進少年犯教養所(這是“身份”)。他的内心強烈地渴望有個家,希望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這是“思想性格”)。
把握這個人物時,要注意到他在少年犯教養所裡有哪些地方顯得較為特殊。
第一,文中說半便士“是那些小孩中最健談的一個”。這說明,他喜歡表現自己,他想吸引别人對他的注意。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沒有人關心他,沒有人愛他,沒有人重視他,誰會在乎不值錢的“半便士”呢?所以,他更加想證明自己的存在,他不想讓人們拿他當空氣,他的“健談”是在刷存在感,是内心對關愛的強烈渴望。
第二,文中半便士所說的家庭情況與檔案的記載不相符。檔案的記載當然是準确的,但他為什麼要杜撰出一個媽媽呢和幾個兄弟姐妹呢?是因為第5段中的那句話:“他多麼渴望有個家”。
第三,第5段中說“他在教養所裡的表現也無可指責”。這說明他在教養所裡并沒有任何劣迹,那他為什麼會因偷竊被關進少年犯教養所呢?這說明他的堕落是被動的,是社會造成的,他無法生存,隻能靠偷竊來填飽自己的肚子,是社會的冷漠把品質并不壞的孩子逼成了竊賊。他進入教養所後,是有牢飯吃的,他沒有必要再偷了,所以他在教養所裡的表現是無可指責的,這更加說明,這個社會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這樣缺少愛的孩子,令他誤入歧途是我們每個人的罪過。
2、“我”:文中的“我”是少年犯教養所的一名工作人員(身份)。這是一個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的人。
把握這個人物時,要注意從文中提煉這樣幾個關鍵信息。
第一,在文章開頭,“我”準确地知道少年犯教養所裡共有多少名孩子,“我”還知道有多少人和“半便士”的年齡相仿。不是每一個教養所裡的職員都會有這份責任心的。
第二,“我”會細心地查閱檔案,關注到半便士所說的家庭情況與事實不符。不是每個教養所的工作人員都會對犯人的狀态體察入微的。
第三,最典型的是第5段中“我感到一種難以放棄的義務”一句,最能體現出“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因為這并不是“我”必須要做的工作。
3、瑪爾蔓太太:她是一個普通公民(身份)。她的性格特征有以下幾點:
第一,通過半便士對她的描述,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對子女關懷備至的賢妻良母。這也是半便士把她設想成自己的母親的重要原因。
第二,她不想認半便士做兒子,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半便士是非洲部族的人,而她是白色人種,這說明她具有一定的種族觀念。
種族觀念是狹隘的,但卻是社會現實中不可回避的社會現象。作者這樣處理,起到了呼籲作用,告誡人們要放棄那種狹隘自私的種族觀念,擁有博愛之心。而瑪爾蔓太太的種族觀念也不是她自己造成的,社會的意識形态要承擔這個責任。所這作者這樣處理,并不批評瑪爾蔓太太本人,而是在批判社會觀念使這樣一個善良的女人沾染了狹隘的偏見。
第三,她最終還是來到半便士的病床邊,并認半便士做自己的兒子。這說明一個女人的善良和愛心,最終戰勝了自私、傲慢與偏見,人性回歸了它的本真。所以,瑪爾蔓太太是一個善良的,富有愛心的人。
本文的主題其實很明确:本文通過半便士的遭遇,說明每一個孩子都有着尋求愛的本能,我們有義務去幫助、關愛那些缺少愛的孩子。
最後,我們分析一個本文的線索:本文采用感情線,是以半便士的感情變化為動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
“半便士”的情感變化過程經曆了四個階段:渴望、依戀、沮喪、欣慰。
1、半便士強烈地渴望有一個家。
2、半便士把瑪爾蔓太太設想成自己的母親,心中依戀着她。
3、半便士的騙局被“我”識破,他非常沮喪,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4、半便士最終獲得了瑪爾蔓太太的愛,他十分欣慰。
(圖片來自網絡,封面用途,與内容無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