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3 11:23:59

《道德經》随堂筆記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1

第四章:和光同塵

原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大“道”空虛無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啊!它好象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于塵垢。隐沒不見啊,又好象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随堂筆記:

古往今來解讀《道德經》的版本很多,但公認的經典本有兩本,一本是河上公的本子。河上公的本子的特點就是每一章都有标題。另外一本就是我用的王弼的本子,王弼的本子是沒有标題的,所以在王弼的本子裡這一章就是這樣的,“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這個“淵兮”,大家可以把它頓開,這又變成詩了,淵博啊,似萬物之祖宗。下邊又是三個字一組的排比句,非常漂亮,“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前面講的是“淵兮似萬物之宗”,這講的是“湛兮似若存”。深厚、湛藍?“淵”和“湛”意思差不多,“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章道理太深刻,你看老子自己都感歎,“道”這個東西太深遠了,太淵博了,那這章在講什麼東西呢?理解的核心又在哪兒呢?就在這個“沖”字。大家注意“沖”的寫法,我們現代人是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它的含義,有時候就會出問題。“沖”是一個組合字,大家把兩點兒放平,這個“沖”就得到了正确的理解,“沖”就是二中。二是什麼?這兩點是什麼?就是陰和陽。“道”是什麼?一陰一陽之謂道。“沖”的本意的形象,在講什麼呢?兩股水,水沖到裡邊就摻到一塊兒了。講它是兩種力量的作用,是動态的。所以現在我們來理解這個“沖”字,然後這一章就變得容易理解了。“道沖”,“道”就是陰陽兩者的相互中和。大家如果還有疑問,腦子裡邊對這個問題還沒有畫面感,别着急。如果大家在這段時間裡能夠掌握“以經解經”的方法,這本書就會變得非常容易讀了。

我們用四十二章來印證一下,這一章講的就是“沖”的事情,西安搞世園會的時候,世園會的标志是三角形,大家知道當年解釋這個三角形是怎麼解釋的?就是四十二章這段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沖”在這兒大家就理解了。“道”是萬事萬物本源,“道”就像太極一樣。“一”就是太極,“一生二”,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陰和陽。“二生三”,陰和陽兩者參合到一塊兒,大家知道這個“三”應該把它寫成參與的“參”,陰和陽兩者參與到一塊兒。兩股力量“沖”到一塊兒了嗎?這個“三”其實就是“參”。陰和陽兩者參與到一塊兒就産生了萬事萬物,“三生萬物”。你也可以把它讀成“參生萬物”,這一下就好理解了。我們看到的所有的事情,在中國的哲學裡邊,都是陰和陽兩種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換句話說,萬事萬物裡邊都有陰陽兩種力量而存在,包括我面前這張桌子引力和斥力,包括世界上的男女,包括天和地,日和月,那包括大拇指,動的部分是“陽”,不動的部分是“陰”,大拇指為“陽”,其它四指為“陰”,都是用陰陽來概括的,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個部分參與到一起“參生萬物”。所以很多人問這“三”怎麼解釋,那沒法解釋,“三”是陰陽兩者參與到一起,陰陽兩者相互作用,形成動态的和諧的世界。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2

太 極

所以再反過來說,陰陽兩者相互作用産生了萬事萬物,所以“萬物負陰而抱陽”。萬事萬物都承載着“陰”懷抱着“陽”,都有陰陽兩個方面,“沖氣以為和”這個“氣”就是陰陽二氣,兩者參與到一起形成和諧的世界。所以,這段話任何人的解釋都不如《道德經》本身的解釋。就是“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所以陰陽兩者相互作用永無休止。太極圖大家都看見過,咱們中國文化哲學概括的最高點就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出自于《易傳·系辭傳》,《周易》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經,《易經》在《道德經》之前,《易傳》在《道德經》之後。《道德經》之後的《易傳·系辭傳》,就是概括出來“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更明确了。老子講的“萬物負陰而抱陽”,其實意思都是一樣。所以在中國的古典的哲學文化裡邊,一開始強調的就是陰陽兩個方面相互中和,相互作用,它不是一個單一的元素,兩者相互融合。所以咱們中國哲學不太強調實體,而強調他們之間的關系,陰陽之間的關系。強調他們之間關系形成的韻律、功能,在一個關系中來定位的陰陽,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相互轉化。“道沖”,“道”就是“二中”,陰陽兩者相互中和,相互作用,“而用之或不盈”,誰要懂得這個道理就厲害了,包括諸葛亮《空城計》裡邊都唱“知陰陽”或者叫“曉陰陽”,懂得陰陽,這陰陽可不是陰陽先生。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3

《空城計》

有次回去參加一個葬禮,人家問你不是研究易經的嗎?你也給算一卦,這個我不懂的。這些陰陽先生和我們現在中國人強調陰陽,是在講生死之間的事情,和《道德經》所說的“陰陽”不一樣。所以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非常有智慧,把萬事萬物都分成兩個方面,然後這兩個方面快速的對應,形成一種處理,到底是進還是退?到底是攻還是守?這就是在用二分法的方式迅速得出結論。“而用之或不盈”,“不盈”就是無邊無際奧妙無窮,“或”就是“則”的意思,誰要懂得運用這個道理,那道理深了去了,這個道理奧妙無窮,掌握了這個道理,在各個方面的“用之”無窮無盡。我們的中國畫,包括書法,包括圍棋,黑和白之間,這都是在講陰陽的道理。宗白華先生寫《美學散步》的時候,宗白華先生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就像水的起和落,就像鳥的兩個翅。所以這個中國的藝術講運動,如水之推波,如鳥之兩翼,這樣它才能夠飛翔起來,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用之或不盈”這個道理确實是深刻、深奧、有智慧,用起來可以在這個方面裡邊都體現出來,所以我們經常講“陰陽相背”,經常講“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如果世界隻剩下男人,或者隻剩下女人,世界是什麼啊?這兩者恰恰是這樣相輔相成,相互中和的。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4

漲知識:

宗白華(1897年—1986年12月20日),本名之櫆,字白華、伯華,籍貫為江蘇常熟虞山鎮。1897年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市小南門,畢業于同濟大學,1986年12月20日逝世。中國哲學家、美學大師、詩人,南大哲學系代表人物。1949到1952年任南京大學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南京大學哲學系合并到北大,之後一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後兼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顧問。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5

宗白華《美學散步》

我們在第一章聊過我們中國人為什麼叫中國人的事情。有人這樣解釋:我們中國人認為自己處在世界之中心,天地之中心,所以我們叫中國,我們的周邊都是什麼人呢?南蠻、北狄、西羌,這三個都屬于動物世界,“視之不見名曰夷”,東夷,所以我們把日本人叫小日本,我們覺得周邊,要麼是動物世界,要麼是鬼,日本鬼子、洋鬼子,這樣給大家解釋,讓人感覺我們中國人的大帝國心态,未免太過于自大了,這樣解釋的不好。這個解釋要說我們叫中國,人家一聽說中國人太自高自大,人家聽了當然不高興。其實我們叫中國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思維的方式,“中和”的思維方式,我們不要把“中和”理解跑偏了,所謂“中和”就是陰陽兩者的相輔相成,相互作用。那最有文化最有哲學的解釋在哪兒呢?就在這個“中”字,中國人習慣于用陰陽相互中和的方式來認識問題,理解問題的。不是從單一的方面,陰陽兩者事物的對立,兩個方面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從思維方式也把這種方式叫做“中庸”,“庸”不是平庸的意思,而是“以中為用”,“中”就是陰陽兩者兩種對立方面的相互融合,講究共存,同舟共濟,講究雙赢,這是我們非常接觸的思維方式,而且我認為這種思維方式跟“中”之間有一個古老的聯系,大家注意這個“中”的寫法,“中”就是旗杆。我認為咱們中國人的這種“以中為用”的思維方式,就應該是我們文化中飄揚的最高的一面旗幟。思維方式這個東西太不得了了,思路決定出路,我老覺得世界上如果都學中國的文化,中國人這種思維方式,它能讓人避免很多一定把對方打敗了,消滅了,幹掉了,才叫勝利的狹隘理解。相互融合,相互中和,共赢共進。大家可能現在都不大注意“中”字的象形的意義,它本意就是旗杆。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的原始先民,每一個部落,每一個族,比如我們叫華夏族,每一個族都有他們的族徽,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圖騰。繡成标志弄成旗的樣子,旗子在旗杆上,旗杆插在什麼地方呢?一般情況下是插在中間,可是不管是不是他們住的地方的中間,不管是什麼地方,大家都認為插的地方是恰到好處的。

大家注意“中”字在我們文化裡邊直到現在,中國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河南人,現在還在用這個字,“沒有問題吧?這事兒中不中”?“中,正好”。恰到好處!咱們原來跆拳道女冠軍叫陳中,陳中河南焦作人。她母親生她之前問她父親,給你生個女兒中不中,中,起名就叫陳中。大家也許會覺得我這是在這個地方演繹。有什麼證據證明“中”是旗杆呢?其實我跟大家講,世事洞明皆學問,你不要說别地地方,我們生活之中隻要注意都能發現,到現在中國人有意無意的把“中”作為旗杆的标志與代表。不是嗎?打過麻将吧,沒打過也看過,美國小學生從小學打麻将,認漢字特别快。麻将是誰發明的呢?漁民,這個事兒有确定,我到甯波人家還專門建了個博物館,陳姓的漁民跟麻将的産生的曆程,大家知道中國的所有的以前那種遊戲,包括棋、牌這種遊戲的發明都是跟天地關聯非常密切,當然一部分也是跟生活經曆實踐經曆密切相關。漁民出海捕魚怎麼論呢?一條、兩條、九條,用什麼裝啊?一桶(筒)、兩桶(筒)、九桶(筒)。賣多少錢呢?一萬、兩萬、九萬。還有,漁民出海捕魚最關心的是什麼事兒啊?風啊,東西南北風,剩下還有三張牌了,白闆就是船帆,紅中就是桅杆,出海捕魚目的隻有一個,發财。這下大家都理解了吧,為什麼它應該是我們文化高高飄揚的一面旗幟呢,因為“中”本身指的就是旗杆,很多地方打麻将紅中都不能去掉,大旗不倒啊!這個說法就是這樣。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6

甯波天一閣

所以我覺得我們中國人從思維方式來給它定位,是最有文化,最有哲理的,你可以有别的解釋,但我覺得那些解釋都不好。所以現在我們來看,“道”這個東西,雖然沒有辦法完整的把握它,但是可以把它往下分,“道沖”,陰陽兩者相互中和,了解這種思維的方式,“而用之或不盈”,無窮無盡,因為中國人在各個領域都是用這種方式來理解和思考問題的。“淵兮似萬物之宗”,“道”這個東西太淵深了,就像萬物的開始,萬物的核心。所以老子在這個地方強調“道”,因為“道”像太極一樣産生陰陽,它是萬事萬物的本源,用的時候道理又這麼的豐富深刻。把它分開就不好理解了,最後要歸到一個高度來概括,比如我們概括為“一陰一陽之謂道”,不就是一個高度的概括嗎?了解了這一點,老子解決問題的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樣?其他人就會說,你不要跟我講這個道理,告訴我們怎麼解決。可是就算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下次遇到事兒你還是不知道怎麼辦。所以一些東西要從個别到普遍,概括出一個普遍的道理,了解這個普遍道理,下次再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你就知道怎麼做,怎麼處理了。

下邊就是老子處理問題的方式,大家看這十二個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既然“道”是陰陽兩者相互中和,不是隻突出一點,所以叫“挫其銳”。“陽”是突出的,“陰”是收斂的,這兩者相互融合,所以有的人老是喜歡鋒芒外漏,是不可持久的。我們看第九章,就是講為什麼要“挫其銳”,“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我們小學時候削鉛筆,把鉛筆尖兒要削的極端的尖,結果一削就斷了,最後就剩下鉛筆頭兒,越尖越容易折斷。古人舉的例子很有意思,他說這毛筆不是尖的嗎,寫字寫寫就秃了,硯台用多少年都沒事兒了,宋代的硯台到現在有的還能夠保存着。一個人老喜歡鋒芒外漏,“我就這樣又怎麼樣”。“不可長保”就是提醒這個道理,不能隻突出一點,講究陰陽兩者的相互中和,講究“以中為用”。把思維方式講清楚了,大道理講清楚了,然後針對這些問題你知道怎麼去對待,應該“挫其銳”。

“解其紛”,很多的糾紛是因為對問題的認知不清楚,不知道。大家看一下七十一章,更像讀詩了,比現在相聲演員說的繞口令要好多了,“知不知,上”,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這人很謙遜,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不裝知道。“不知知,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就出現問題了,很多人就不知道,有的人是裝知道,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你知道這個已經成了病了,不知道就是種病,知道自己這個缺點,所以就一定會改正缺點。有的人老是固執堅持,那你永遠也改正不了,别人都指出你的缺點了,就是堅決不承認,那就沒有改正的可能。“聖人不病,以其病病”。“聖人”為什麼沒有這個缺點呢?因為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點在什麼地方。我們看第四章的道理太深奧了,得給大家多說一會兒,就是知道了這種思維方式了,其實任何事情不要隻站在一面看,要懂得換位思考。不能隻站在陽或者陰的角度看,世界都有日月,都有白天黑夜。這兩者之間你隻懂得站在一個地方,在絕對的光明中和在絕對的黑暗中是一樣的,如果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白天,那大家太痛苦了。所以我們看事情也是一樣,不僅懂得站在自己這面,還要懂得站在另外一面看,這樣才能夠對事物的紛擾、糾結有正确的解釋,所以老子講,人對事物認識清楚了才能夠“解其紛”,人不但應該懂的“挫其銳”,也應該懂得“解其紛”。

接着往下來,“和其光,同其塵”,這兩句放到一塊兒解釋,叫“和光同塵”,是什麼意思呢?用大家最熟悉的話,叫做同流而不合污。有的人老是标新立異,喜歡強調跟大家不一樣,老喜歡說這是我的個性,其實這樣在跟大家相處的時候就出問題了,真正有智慧的人,内心保持自己的原則,外面跟大家打成一片。例如鏡子,它不可能永遠亮,上面兒蒙上了塵埃,用的時候把它一擦就行了,所以叫“和光同塵”是我們經常講的外圓而内方。其實這個很難做到的,得真的曆練了以後,真正明了之後,很多事情才能夠清楚。所以,能不能夠接受委屈,是一個人成熟不成熟非常重要的标志。你不肯“和光同塵”,老覺得違背了自己,哪怕不是原則的東西,别人隻一句話你蹦起來了,覺得别人在針對你、羞辱你。時間長了,你也就沒有朋友了,就沒辦法跟大家團結。老子講的“和光同塵”,就是陰陽兩者相互作用,認為任何一個事情裡邊都有出現,包括你忍受一次委屈,擴大了自己的格局,包括對别人的接納,你接納不喜歡的人,其實是我們不斷成熟和進步的标志。你當然也可以說為什麼要這樣,我不肯受别人委屈。這當然可以呀,那你就按照你的方式來生活,可你沒辦法達到對人生的更多領悟,更多的體會。所以這12個字不僅在這一章講,其他章節也有,我們在五十六章找到,《道德經》裡很多話重複出現,不是因為排版排錯了,是着重強調。在一本書裡幾個地方,有的語句重複出現。大家要注意了,這就是他認為智慧很高的,經常要給大家去強調的部分。用現在的話叫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之前我們講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在道德經裡邊就出現過三次。《道德經》為什麼不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告訴人們呢?直接告訴人們你這樣做就行了,你不要鋒芒外漏,你應該“和光同塵”就行了。為什麼還要放在高度的角度來講個問題呢?是要告訴大家,我們在認識上解決問題,才算是真正的解決。最近網上發的一篇文章,說固執其實是認知的低層次,認知的水平低,才會導緻你的固執。你把認知水平的提高了,大家還在糾結這個問題,你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解其紛”,我們遇到的很多的問題,其實在認識上解決了,就會像智者、有智慧的人一樣,淡然一笑。很多問題裡邊認為你能夠洞察、有洞見。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江大河2》中,第27集的39分08秒,宋運輝跟美國回來的美女學生聊起自己的經曆,解釋“和光同塵”意義,各位有空可以重溫一下這經典的片段。

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道德經随堂筆記04.和光同塵)7

《大江大河2》

第四章基本上是兩首詩。前邊兒“淵兮”、“湛兮”,還有這12個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就告訴大家有這樣的認知水平時,你就會覺得“道”确實在我們身邊,到處都存在。任何的儀式,比如中國人養花有花道,喝茶有茶道,練武有武道,什麼事情到了最後,都是在技藝的層面上升到道德的層面,這不是看不見但是“若存”嗎?看不見,但是它好像到處都存在,“湛兮似若存”。大家看第六章,也有這個詞,“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盡)”,“若存”就是你看不見但好像到處都存在,就像風一樣,大象無形,雖然沒有形狀,但是無處不在,感覺它都沒有,扇子一扇風就來了。這個東西好奇怪啊?我們知道“淵”就是淵博、廣大,“湛”就是深遠。空間和時間,告訴大家“道”是無處不在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個世界就是有陰陽所構成的。所以任何一個事情我們都要站在正反兩個方面來看,在看到兩者結合和運動的過程來看。這不就是現代哲學研究的最高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嗎?研究這個規律以後,然後你用這種認識的方法來看問題。所以我覺得很多人解讀《道德經》,如果沒有哲學的根據,你怎麼來解讀呢?就這幾句話就夠了:“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可是到底為什麼?得給大家一個理論根據?這就是很多人覺得《道德經》深刻的原因,他不肯直接把問題解決就算完了,告訴大家這種思維方式以後,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然後就講它的位置、地位,“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為什麼叫“吾不知誰之子”,它根本不是任何東西的兒子,你不能把它放到兒子的地步,他就是父親、就是祖父,“吾不知誰之子”,西方人講世界是上帝開創的,大家注意“上帝”這個詞最早還真不是西方人用的,隻是中國人叫“象帝”,它在你們認為開創世界那種力量之前,老子這個人很會上踏闆,他不講那麼多的話。他講“道”在“象帝”之前,所以它不是任何人的兒子。它的地位就是萬事萬物的本源。所以有些人說讀《道德經》的時候,就開始嘲笑,這是胡說的嗎?最後結果是什麼,嘲笑自己的嘲笑啊,到最後醒悟我怎麼會笑呢?你看這人家講這個道理多深刻,先是笑,然後不笑,最後嘲笑自己原來的笑。确實是這樣,所以《道德經》也得找明白人解釋,解讀這本書沒有哲學根底,沒有幾十年的根底,你對很多東西裡邊是沒有辦法準确了解,哪怕是其中一章理解偏了,後邊就會出問題,老子能把我們習以為常的“道”,最後上升到這樣一個層面,就是從我們走這個道路産生,從道路裡面無形的意義概括出來萬事萬物的本源,“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三章、四章都在強調,因為老子一開始一章、二章講完了,還是覺得有點兒不放心,還在補充,還在添磚加瓦。就這個事情拿一個具體的例證,“不尚賢”,“不貴難得之物”,“不見可欲”,這些大家常做的具體事物,然後告訴大家,我講這個道啊,确實是這個重要的一種思維的智慧,陰陽兩者“道沖”,了解這個,我們的思想水平,我們的境界,我們對事情問題的認知,就會有非常明顯的提高,陰陽兩者的相互中和,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在動态中形成的,像我們的太極圖,始終你怎麼轉的都是那個樣子,形成這樣一種中國人的思維的方式,非常的值得點贊、稱贊。

經典解讀:

老子認為,“道”是虛體的,無形無象,人們視而不見,觸而不着,隻能依賴于意識去感知它。雖然“道”是虛體的,但它并非一無所有,而是蘊含着物質世界的創造性因素。這種因素極為豐富,極其久遠,存在于天帝産生之先。因而,創造宇宙天地萬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這樣,老子從物質方面再次解釋了“道”的屬性。

老子稱頌“道”雖然虛不見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從“橫”的角度談,“道”無限博大,用之不盡;再從“縱”的角度談,“道”又無限深遠,無以追溯其來曆,它好像是自然萬物的祖宗,又好像是天帝的祖先。從此說來,不是天帝造物,而是“道”先生天帝,繼生萬物。“道”是宇宙至高無上的主宰。

在本章裡,老子通過形容和比喻,對“道”作了具體描述。老子認為“道”是不可以名狀的,實際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的一種寫狀,這裡又進一步描寫“道”的形象。

他把“道”喻為一隻肚内空虛的容器,是對其神秘性、不可觸摸性和無限作用的最直觀與最形象的比喻。哲理的揭示,隻有紮根于形象,才會使蘊含的豐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動并富于想象力的發揮。

老子說,道是空虛無形的,但它所能發揮的作用卻是無法限量的,是無窮無盡而且永遠不會枯竭的。它是萬事萬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發展變化必須依賴的力量。在這裡,老子自問:“道”是從哪裡産生出來的呢?他沒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說它存在于天帝現相之前。既然在天帝産生以前,那麼天帝也就無疑是由“道”産生出來的。由此,研究者們得出結論,認為老子确實提出無神論的思想。

也有的學者把老子的“道”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相提并論,認為這兩個範疇的内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是永恒的存在,萬事萬物皆依“邏各斯”而産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創造的,而是創造世界的種子,是一種“以太”的物體。“邏各斯”無時無處不存在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但人們卻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時确實的。老子的“道”同樣具有“邏各斯”的這些屬性和職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參考:韓鵬傑《道德經說什麼》

雅 瑟《道德經大全集》

全81章,陸續更新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