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戰國邯鄲平面圖

戰國邯鄲平面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1 01:14:46


戰國邯鄲平面圖(與漳河的沿河長城)1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86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周更新


戰國邯鄲平面圖(與漳河的沿河長城)2


晉文公當年向王室讨封的兩塊土地分别是陽樊、河内。前者我們已經解讀過了,對應的其實是整個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土地,也就是所謂晉國的“南陽之地”。這塊土地由于對于魏韓兩國都非常重要,因此韓魏兩國的控制區在其中犬牙交錯。這其中占得先機的是韓國,控制了沁陽及其以西地區。而經過戰國前期的地緣博弈之後,魏國在将其在上黨高地上的兩個城邑“送”給韓國後,取得了轵關陉所對應的南陽之地的控制權。

晉之南陽示意圖


戰國邯鄲平面圖(與漳河的沿河長城)3


如果說按現有的行政區劃看,就是濟源地區及其以東,沿黃河北岸一線,被交換給了魏國。(在戰國時期,由于濟源地區控制了轵關陉的出口,因此在上面所構築的城邑被稱之為“轵邑”)。在交出轵邑後,韓國的國土實際上是被魏國切割的。也就是說韓國在上黨高地上的國土在與黃河以南的國土溝通時,實際是要穿越魏國的控制區。而韓國人之所以願意做這筆交易,是因為可以額外獲得魏國在上黨高地上的兩個據點(高都、獲澤)。之所以說這兩個城邑是送給韓國的,是因為韓國還從魏國在河濟平原的控制區中,為他們在南陽之地所失去的土地獲得了補償。

能夠控制整個上黨高地,尤其是長治、晉城、陽城三個盆地,是韓國一直想做到的。在将魏國換出上黨高地後,韓國實際上也基本控制了這三個盆地,唯一對此表示不滿的就隻有趙國了。因為趙國也需要部分的上黨高地,以保持他國土的完整性。


戰國邯鄲平面圖(與漳河的沿河長城)4


當然,韓國也沒有完全放棄南陽之地,因為盡管韓國人并不擔心魏國會不給他通行權(就象當年他們也讓魏國通行一樣)。但如果不在南陽之地,特别是太行陉的出口處保留一塊土地的話,韓國所占據的上黨高地是很容易被孤立的(封堵山口并不需要多少兵力)。因此控制太行陉出口的“野王“(沁陽)還是掌握在韓國手中。由于“野王”邑的所有權牽扯到韓國的核心利益,如果其他國家企圖控制它,勢必會引起韓國的強烈反彈,除非你有足夠的實力吞并韓國。因此這項任務最終沒有由魏國,而是由并吞六國的秦國來完成的。


戰國邯鄲平面圖(與漳河的沿河長城)5


現在我們來看看所謂的“河内”地又是什麼情況了。關于河内這個地緣概念,最早指的是以朝歌(商朝都城,現河南淇縣)為中心,北至安陽,南至新鄉的這一區域。也就是商王室的直接控制區,後來衛國的核心區。再後來魏國人将他們在河北平原所控制的土地都稱之為“河内”。現在這個概念甚至被擴展為整個河北平原的名稱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古人的地理概念經常是比較混亂的,也讓很多喜歡在故紙堆中尋找依據的朋友感到頭疼。

關于河内的概念到底到怎麼算,沒有必要去深究。我們隻需知道,從地理單元的劃分來看,今天所要分析的這片區域,是位于南陽之地的北側,太行山以東的河北平原(南部)就行了。在這一區域中,已經沒有韓國什麼事了,魏趙兩國成為了舞台上的主角。

如果要分析魏趙兩國在河北平原的勢力範圍,有兩個城邑相信可以作為大家所熟知的地标,一個就是邯鄲,另一個就是“邺”。前者之所以為大家所熟知,是因為“邯鄲”之名一直叫了兩千多年,直到現在仍然是河北省的重要城市。而在戰國時期,邯鄲城則是以趙國都城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實邯鄲城在三家分晉之前,就已經是趙氏在華北平原的重要據點了。

公元前497年,據此的趙氏小宗“邯鄲氏”,曾經聯合晉國六卿中的範氏、中行氏進攻晉陽城的趙氏大宗(趙簡子趙鞅)。戰争的結果是,趙氏聯合了智、魏、韓三家反過來滅掉了範氏,中行氏,并清理了門戶。

而“邺”的名氣則要到三國時才達到的頂峰,對《三國演義》多少有些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曹操築銅雀台的事,這座被傳為準備“鎖二喬”的高台,就是築于“邺”城。不過在“邺”地築城,曹操肯定不是第一個,因為在戰國時期,魏國就已經在此築城了。而邺之所以能夠名留青史,除了曹操以外,那位在戰國初期,被魏國派駐于“邺”城令的“西門豹”也作出了卓越貢獻。而“西門豹治邺”的故事,相信我們在小學課本中就已經熟讀過了。

現在“邺”城故址屬于河北省臨漳縣所轄,位置在漳河以北。不過在戰國時期,它卻是在漳水以北。遷移的并非城邑的絕對位置,而是漳水的河道。在平原地區流淌的河流都是這樣的,總是在一定範圍内不斷的改道。而這條由上黨高地中“清”“濁”兩水共同彙集而成的“漳水”,就是趙、魏兩國在河北平原之上的地緣分割線。


戰國邯鄲平面圖(與漳河的沿河長城)6


也就是說,“邺”城是魏國的邊邑,在如此重要的地區,肯定是要派駐一位鐵腕人物才能壓得住陣角,那幾位巫婆、長老被丢到漳水裡去派魚也是活該倒黴了。當然,西門豹治邺的成功絕不僅僅是破除封建迷信這麼簡單。他對于漳河南岸的魏國土地所作出的最大貢獻是開挖了十二條水渠,使得農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為魏國穩定了邊境。

對于象漳水這樣大流量的河流來說,從來都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愛它,是因為需要依靠它來灌溉農田;恨它,是因為總是要防備洪水的侵擾。而能夠更好控制河流的族群,就能夠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當年因治水而成為天下共主的大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戰國時期,由于諸侯之間的土地兼并越來越厲害,各地理單元往往能夠獨立控制在一個政治體手中,這也為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可能。除了挖渠以灌溉農田以外,築壩以防洪水侵襲也成為了常态。并不十分清楚,魏國有沒有在漳水南岸築堤。但趙國肯定是在漳水北岸構築了堤壩的。而這些防水用的大堤,不久之後又将發揮重要的軍事作用了。

當戰國列強之間的戰争愈演愈烈時,原有的以城邑為重心的,控制國土的戰略已經不适合地緣結構的變化了。各諸侯國之間都開始不得不控制道路,以保證自己的國土免受敵國的進攻。

理論上,如果你所處的地理單元是群山環繞的話,那麼你在那些穿行于山谷的要道中構築一道關隘就可以了(比如函谷關)。不過有時候,你并能保證那些常用的道路周邊,有沒有可能開辟出新的道路(我們經常會在戰争故事中,聽到某支軍隊在一個采藥的山民帶領下,從小路抄了敵軍後路的案例)。因此依托地形,構築一道連續的城牆就成為最保險的防禦方案了。這種防禦體系,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稱的“長城”。

在我們的印象中,長城一般都是建築于山脈的分水嶺上(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八達嶺長城已經成為了長城的代言)。的确,依托山勢構築長城是最為常見的方式。這種類型的長城,不僅能夠全面切斷敵軍的進攻路線,更能夠成為各個隘口駐軍的交通線。問題是當諸侯們也希望用長城來進行保衛它們在華北平原之上的國土時,他們就不可能指望借助山勢了。這個時候他們隻有将目光投向另一種顯著的地理特征——河流。

河流作為大平原地區的地緣分割線是很好理解的,畢竟這些河流的存在,影響了河流兩岸的地緣溝通,為兩岸出現不同的地緣文化和政治體提供了可能(河流越寬,越難渡,這種影響就越明顯)。而正如你無法全面考慮到山脈中小路的存在一樣,在常用的渡口以外,也存在一些可供臨時使用的渡口(如枯水期不能使用,豐水期可以渡河)。因此沿着起地緣分割線的大江大河構築長城,成為了華北平原諸侯們的共識。

當華北平原上的諸侯們覺得光憑河流無法保證自身安全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先前為防洪水沿河岸所築的堤壩便是“天然”的長城。隻在稍加改造(如加個有防水性質的城門,在堤上築敵樓等等),就可以達到防禦作用。而且這種臨水的長城,與那些城牆外有護城河的城邑,具有同等的防禦力。

并不十分确定是誰先想到這個一物多用的點子的,不過燕、齊、趙、魏等國都曾經用過這種方法,來打造自己的防禦體系。隻不過河流的分割作用畢竟要遠低于山脈。而華北平原作為一個大的地理單元,最終被統一在一個政治體之内是大勢所趨。因此在秦國并吞六國之後,這些縱橫于華北平原之上的“河堤長城”也都被拆除了。而在随後的曆史中,能夠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的長城,就是那些蜿蜒于農牧分界線上,大多依山而建的長城了。

趙國沿漳水一線構築長城,已經是戰國中期的事情了(趙肅侯時期,約公元前333年)。而在此之前,魏趙二國在河北平原雖然大緻已經以漳水為地緣分割線了,但趙國卻有一塊特殊的土地延伸在漳水之南,讓魏國如鲠在喉,最終不得不以放棄在太原盆地的據點為代價,換得了這塊土地的控制權。這片土地就是我們下一節要分析的對象——中牟。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