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夜裡10點半,空氣中還殘留着白天的絲絲暑氣,風溫柔了起來。熱氣略微消退,城市卻還沒有入眠,出來活動的人明顯變多了。
小區邊的小便利店燈火通明,穿着T恤、踏着拖鞋的人們從店裡提出大桶的冰紅茶、礦泉水、百事可樂。
杭州蕭山區橫一路上的之星超市,是一家不眠便利店,會一直經營到淩晨三點鐘才休息。
店主龍承輝今年32歲,是夜夜守店到淩晨的店主。
何必要這麼拼?
“現在晚上生意很好的,0點到3點也有20來單,夜裡1點鐘,會有網紅小姐姐一次性買比較多,一單百來塊的生意,我們肯定要等着的。”
出梅即盛夏。
這就是杭州的夏天。
滾燙的氣溫之下,是火熱的生活。
這個夏天能不能創造奇迹?
杭州的小店們都在期待。
錢江晚報小時小店系列報道推出“小店熱一夏”策劃,觀察記錄小店們在這個夏天的努力,生意回暖帶來的希望,以及高溫下發生在小店和小店身邊人的故事(此前報道戳這裡:小店的火熱回來了?一晚營業額7000多元,杭州燒烤老闆:我就指望下半年)。
龍承輝和他的淩晨便利店是我們走進的第二家小店。
天氣越來越熱,冷飲、礦泉水銷量猛漲
最近杭州的天氣,頗有些暑氣。
之星超市的門口放了十幾桶大桶飲用水,每天都要補貨的新鮮罐裝水,最近創下了最高一天賣10桶的紀錄。
家裡有飲水機的,都會來買一桶。有淨水器的,再來買一桶,甚至因為天氣太熱,剛煮的水喝不下去,買一大桶水回去做冷泡花茶的人也不少。
110平米的店裡,迎門進去就能看到一整排冰櫃。
3台冰櫃同時工作,玲琅滿目的飲料顔色看着就十分解暑。
這些天,龍承輝基本上隔一天就要補一次飲料貨。
補貨工作由來杭州玩耍的弟弟承擔,看着哪種飲料少了就補哪種,“你看後面那一整排的飲料,幾乎都是用來補貨的,沒具體計算補貨量,天熱了,幾乎沒有顧客買常溫的,都是要買冷藏的飲料。”
賣得最好的是大桶小桶的礦泉水。
來買冰飲的人,有的是年輕人,專程來買一整瓶冰的美年達、百事可樂,比較符合男性年輕人的喜好。中年男士,愛買冰的茉莉茶、冰紅茶之類的。年輕小姑娘買的多是零糖零卡的。“這幾天,基本上無論是來買什麼東西的,都會稍帶一瓶冰飲料。”
龍承輝估摸着,一天能賣出一兩百瓶飲料。
雪糕也是差不多的銷量,一天一百來隻。
“雪糕每隔兩三天進10箱貨,大概200-300根。”
冰啤酒的銷量倒是比不上冰飲料和雪糕,“也有小幅度提升,但還是買飲料的人更多。”
小區門口開店一年,
消費券連帶着高溫,生意好了不少
龍承輝的店開了才一年,不過店裡的熟客已經很多。衍生出來的是如家人朋友般的放心,隻要居民想要什麼,一個電話打到店裡,龍承輝或妻子龍平就會第一時間免費送貨上門。
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熱,送貨上門更多了。夫妻倆的想法很樸素,就是“想給小店攢點人氣”。
龍承輝和龍平從湖南老家來杭州七八年,早年在下沙開店,去年6月份搬到蕭山,孩子也在蕭山上幼兒園。
龍平今年29歲,上午她在店裡看店。這是龍承輝的意思,讓老婆幹輕松一點的活,下午都淩晨三點鐘要熬夜的這段時間換他來。
上午7點開門理貨,開啟一天的生意。
店裡一台大電風扇呼呼地吹着,天氣熱,龍平沒什麼胃口,本來就不定時的三餐總是早飯拖成了午飯、午飯拖到快天黑,有時候幹脆隻吃兩頓。
龍平說,當初在下沙開店,生意平平,前年疫情突然來襲,想着也許該挪動個地方,這才轉到蕭山來。“這個小店一年房租要20萬。”
去年一整年,小店生意難做,但兩人咬牙扛下來了。
今年上半年的生意在夫妻倆的努力下一直撐着,最近杭州連續發了兩輪數字消費券,對生意也有一定的帶動作用。
随着天氣變熱,生意更是好不少。
“終于看到希望了。天氣熱了這些天,從早忙到晚呢,一天五六千元的營業額是有的,不好說今年能賺多少錢,但肯定是不會虧本了。”
為了多攬幾單生意,
堅持熬夜
前幾天,龍承輝的弟弟從湖南老家來到杭州過暑假。小夥子還在上學。
“最近店裡離不開人,我都沒什麼時間帶他出去玩,每天我們要守在店裡。要吃飯的時候,弟弟在店裡煮飯,我就回租的房子做兩個菜。中午生意也挺多的,弟弟會幫忙結賬。”
他們在旁邊小區租了一套小房子,每個月房租2500元。下午龍平會在家裡陪孩子做飯,換龍承輝來看店直到淩晨,平衡家庭和店面,這是唯一的辦法。
兩個人在杭州還沒買房。
孩子快到上小學的年齡,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
龍平想讓孩子在杭州上學,這樣能帶在身邊。
兩人這麼努力這麼拼也是想盡快買房子在杭州安家。
看到龍承輝每天熬夜到淩晨兩三點,龍平挺心疼,“但是也沒辦法,為了多攬幾單生意,肯定能開晚一點就開晚一點咯。”
好在現在夏天,晚上開到這麼晚還有不少生意,算是一種夏日帶來的安慰。
龍平的手帳台上放着紅牛,還放着瓶辣醬。
這是給半夜守店的龍承輝準備的:“後半夜守店,喝紅牛可以提提神,也不會喝很多,費錢。有時吃點辣椒醬提提神也是可以的。”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