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極富意境的詩句

極富意境的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3 19:22:56

極富意境的詩句(細數落入凡間的冷門詩句)1

在浩瀚的詩河裡,我們習慣去關注大文豪,詩詞名家,隻因他們是最閃亮的星。事實上,還有一些詩詞作者雖屬冷門,他們卻用生花的妙筆,寫出了絕世的詩篇。隻因他們自身獲得的關注并不多,才被映襯得格外暗淡。

我們不了解他們的生平,甚至不熟悉他們的名字,但他們才華難掩,寫出的佳句在千古流傳。

那些精妙絕倫的意境,讀到的瞬間就已淪陷。那些讀來唇齒留香的句子,會讓你禁不住擊節賞歎。

01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具體作者不詳。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是詩的結尾,初讀此句,竟發現思念可以表達得這般溫柔缱绻。

以夢作結,垂映千古,餘韻悠長。南風不盡,情思不絕。

02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唐·佚名《雜詩·舊山雖在不關身》

這句詩動人心弦,猶如神來之筆。不知是哪個才華橫溢的詩人釀成的句子,在曆史上竟沒能留下名字。

月華溶溶,一樹梨花伴着一溪潺湲的流水。故鄉的景色一如既往的美好,可失意的人怎麼歸去呢?

很難想象,如此溫暖柔和,浪漫唯美的思鄉詩竟是詩人在極其落寞的境地裡寫就的。

極富意境的詩句(細數落入凡間的冷門詩句)2

03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唐朝詩人于良史滿懷遊春的逸興,他俯身溪畔,掬起碧水,水中照得見月影,他放歌起舞,擺弄山花,花香沾滿了衣衫。

水流無聲,月色籠罩,花香滿衣,這樣的輕盈靈動,這樣的情趣盎然,似微風拂過靈魂深處,似雨露潤澤心間。

詩人帶着我們沉醉在夜月春山的美景之中,他與自然融為一體,我們也跟着如入無人之境。

04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唐·劉方平《春怨》

劉方平,一個知名度并不大的詩人,因這首精品的閨怨詩,讓世人記住了他筆下最凄婉的寂寞。

姹紫嫣紅的春即将凋盡,庭院深深,獨坐金屋的女子透過紗窗,望着那滿地梨花直鋪向院門。

梨花堆積,門庭緊閉,内心隻剩下悲涼和孤寂。有誰知,那凋落一地的豈止梨花,更有女子花一樣的青春。

05

聽雨寒更徹,開門落葉深。

——唐·無可《秋寄從兄賈島》

無可是唐代一位苦吟詩僧,一生多在遠離塵嚣的寺院生活,潛心修行,意志堅定。他居廬山西林寺的某年秋天,懷念起堂兄賈島。

那是一個蛩聲凄切、菊徑風寒的秋夜,詩人靜坐禅房,沉思不語,聽着松濤陣陣,秋雨潇潇。聽雨已然覺得寒氣遍布,天亮後推門隻見落葉深深。

“開門落葉深”的場景妙趣橫生,給人的感覺仿佛是一夜之間秋意就變濃了,和王維那句“開門雪滿山”一樣,給人強烈的季節感。

極富意境的詩句(細數落入凡間的冷門詩句)3

06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唐·許渾《謝亭送别》

友人早已踏上了遠行的小舟,而詩人萬般不舍,一直在西樓呆到日暮。傍晚酒醒時,隻有滿天風雨送他走下西樓。

酒醒人已遠是對離别最好的诠釋,簡直把那份惆怅孤寂寫絕了。

07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唐·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馬戴生于晚唐,在那樣的時代,他隻能看着盛世的帷幕緩緩落下。縱使飽嘗清苦落寞,無法活得灑脫,他看到的宏闊山河卻依舊穿透了時光。

詩人臨楚江而逢晚秋,俯仰于天地之間,沉浮于湘波之上,不免感時傷世,發思古之幽情。水闊故明月早生,山多故亂流夾瀉,是他在楚江所見的景色。

那些廣澤明月,蒼山亂流映照的是他的迷茫彷徨,反襯的是他的孤獨離索。

08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影依稀似去年。

——唐·趙嘏《江樓舊感》

趙嘏,晚唐落寞的詩人,因“長笛一聲人倚樓”一句名詩揚名後世,進而有了一個美稱“趙倚樓”。

他這句月夜懷人之作同樣出彩。夜晚清涼寂靜,詩人獨登江樓,隻見江天浩瀚,月光皎潔。

緣何去得最快的總是最美的時光,猶記得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他還和人結侶來遊,憑欄并肩,共賞明月,如今江邊風物依稀可辨,仍是舊日模樣,奈何一起望月的人卻再也不見。

極富意境的詩句(細數落入凡間的冷門詩句)4

09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五代·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鈎》

作為一個帝王,李璟治世之能并不佳,但他的文學造詣很高。

一個有雨的夜晚,雨落丁香,在他心上泛起愁思,他就将丁香結化入了雨中愁,構造出綿亘千古的哀怨境界。

10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五代·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抛擲久》

五代十國的南唐是一個短暫卻魅力無窮的王朝,而馮延巳則是當時政壇與文壇的風雲人物。

詞人獨立橋頭,清風滿袖,衣袂飄飄,他在熱鬧行将散去後,看到一彎新月在林間冉冉升起。

寒風冷露中的怅然而立,春夜月下的獨自徘徊,這樣的孤寂畫面雜揉了一身的哀怨清愁,讓人久久難忘。

極富意境的詩句(細數落入凡間的冷門詩句)5

11

故人迢遞天南北,明月娟娟獨倚樓。

——宋·張同甫《秋日憶友》

秋天是一個思念的季節。涼風起,落葉飛,詩人與友人天南海北,相隔萬裡。

他登樓送目,望月懷遠,孤獨落寞的背影在明月之下顯得尤為凄清。

這樣一幅秋日懷人圖,讀之真讓人動容。同樣的秋風涼涼、同樣的明月高樓,不同的時代,同樣的相思,這就是詩詞的魅力所在。

12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宋·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王雱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兒子,他自幼聰穎,才高志遠,卻英年早逝。

妻子離開之後,他才恍然醒悟。往事難憶,相思刻骨,柳絲輕柔,煙縷迷漾,織進萬千春愁。

海棠花雨未落,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經如雪花般紛紛飄飛。由此才知春天已經過半。

他把春光的流逝寫得極美,類似的還有李煜的“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極富意境的詩句(細數落入凡間的冷門詩句)6

13

浮生隻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宋·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落雪的長安總是極簡極美,私以為“雪滿長安道”堪稱描寫長安冬天最隽永的一句。

浮生若夢,煩惱多多,不如在酒醉中老去。寒暑流易,忽然而已。光陰荏苒,雪滿長安。

即使雪滿道阻,前路茫茫,他仍舊相信,遠方的友人遲早會登上高台想他念他,會折下一枝早梅,贈他江南春色。

14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宋·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初讀這句詩,隻覺得詞人寫得太過浪漫,那份惬意和自在,直教人心馳神往。殊不知,陳與義生活在兩宋之交,命定的人生經曆,給予他的是揮之不去的記憶。

他講述的是一場關于青春的歡歌,追憶的是二十年前與朋友們的一場遊興。那時他們是何等風流倜傥,何等潇灑豪邁。

時過境遷,他最憶念的是徽宗時期那份承平無事,最眷戀的是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的美好光景。

極富意境的詩句(細數落入凡間的冷門詩句)7

15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元·倪瓒《桂花》

倪瓒是元代畫家、詩人。他博學好古,擅畫山水和墨竹。他有着壯懷激烈的文人風骨,也有着孤傲清冷的文人清雅。

清秋時節,桂花正盛,風中都彌漫着好聞的香味。幾百年前,詩人遠鄉漂泊,曾透過秋光簾影,聞着桂花沁人心脾的芳香。

畫家最擅長捕捉萬物的美,哪怕夜晚的桂花失了顔色,他們也能看到月下桂花的别樣風味。

16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明·唐珙《過洞庭》

詩人獨自泛舟,飲酒自樂,微醺沉醉,恍惚入夢。

涼夜時分,半夢半醒,卧看星河,似幻似真、缥缈迷離。

細細體味那份絕美的意境,便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優美浮上心頭。我們也好似卧在璀璨的星河中,沉浸在那清朗的夢裡不願醒來。

極富意境的詩句(細數落入凡間的冷門詩句)8

17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

——明·張岱《陶庵夢憶卷——金山夜戲》

初識張岱,是因《湖心亭看雪》,隻覺得這真是個有雅興又有趣的人。

崇祯二年,張岱路過鎮江金山寺時,看到皎潔的月光從林縫間漏下,疏疏落落似一場殘雪。他便寫下來如此驚豔的月光,讓人們的腦海中能浮現出一幅絕美的畫。

很多年過去了,想起遠去的歲月,想起消逝的故國,想起金山那夜殘雪似的月光,張岱才知夢裡身是客,深情背後盡是苦痛。

18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夜闌人靜,詩人袁枚吹滅油燈準備入睡,卻發現燈熄後窗子還很明亮,原來窗外有雪,夜空有月,月照白雪,整個天地更加明亮了。

詩人的體會是那麼細微,雪夜的月色,美得像一幅畫,映雪賞月的詩人,在吟出這句詩時,已在時光中定格。

以上“落入凡間”的冷門句子,您最喜歡哪一句?

您還知道哪些冷門詩人的美句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作者-

溪月彎彎,願用厚重作紙,清淡作筆,書寫流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