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佑樘、朱厚照、朱載坖、朱翊鈞
這兩組人名你發現什麼規律了嗎?
歡迎大家在底下評論留言,第一個找出規律的,我單方面宣布ta是本平台第一“大聰明”。
今天我們講一下古今人名的起名規律,不同于其他科普類文章,本文按照帝王--世家---平民三個角度來講述。
帝王家子孫起名規律
明清以前,帝王家起名通常以祝福為主,我檢索了中國400多位皇帝的名字,排名前五位的字分别是“弘”、“德”、“玄”、“隆”、“義”。都很吉祥。說到這裡,突然發現劉玄德的父母堪稱起名高手。
乾隆OS:我才是真弘,你們都是樂色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給後代定下了詳細的起名規則,主要是從子嗣繁盛的角度考慮的。
著名勞模,甚至規範了大街該怎麼掃
朱元璋給自己的26個兒子都排了一份家譜,這沒啥,許多家族都有家譜。不過人家老朱創造性地依據“五行相生”的原則,給兒孫們定好了名字的偏旁部首。朱元璋的兒子統統都是木字旁(别問我為啥開頭是木,老朱定的),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原理,燕王朱棣的後代是這樣的:
老朱心願: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大家注意看,他們的名字最後一個字都有金木水火土的某一個偏旁部首,不過令朱元璋沒想到的是,随着他的子孫後代越來越多,“起名難”問題越來越嚴重,沒辦法,隻好自己造字,無意中給中國化學界提供了一張元素周期表。
PS:我國某一位總理就是朱元璋的後代,你能猜出是誰嗎?
清朝起名主要從祈福和避諱的角度考慮。清世祖福臨的名字就明顯體現了祈福的意味。到了康熙皇帝玄烨,就開始注重避諱了,避諱就是所有的文字都不能出現本朝皇帝的名字,如果必須用,就要缺一筆或者空一格,甚至找個常用字代替。這就給天下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一不注意就犯了忌諱。清朝統治者為了便于統治,給皇子們起名時,盡量用生僻字,如“胤禛”,這倆字普通人一輩子也用不了一回。
兄弟這麼多年,你竟然不會寫我的名字?
世家大族的起名規律
世家大族主要是詩書傳家,掌握了輿論主導權,他們精通經史子集,所以給後代起名字時往往蘊含了些許的時代烙印。
說出來你别不信,我其實叫王羲
如王羲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其中王羲之是爹,後面幾個“之”全是兒子,為什麼會這麼起名字呢?
主要和當時的思想風向有關,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家大族們偏愛“之”字。是因為當時他們信奉的宗教五鬥米道多用“之”字作為道徒名字的暗記,另外,當時人們往往起單名,隻是虛詞,簡單理解就是不算一個字,所以王羲之父子内心認為自己的真正名字是王羲、王玄、王凝。當然,這隻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不能代表你可以省略他們的之字。
普通百姓家起名規律
普通老百姓家起名字,主要從祈福角度出發,還延伸出一套“賤名”玩法,像什麼“狗剩”、“虎子”等,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許多父母的首要心願,于是出現了諸如“去病”“棄疾”的名字,如戰國四君子之一的魏無忌、漢代将軍霍去病、唐初宰相長孫無忌、宋代詞人辛棄疾等。這些名字一看就知道起名的原因和父母的期待。
現代人起名的規律
現代人起名往往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我們的父親要麼建國、要麼衛東,母親要麼芹 要麼花 或者珍,
你報我身份證号算了
現在看來俗不可耐,但焉知幾十年後那些七老八十的浩然、子涵們會不會羞愧地摳出兩室一廳呢?
終極考驗:我的同學我分不清系列
丁一:怎麼回回叫我回答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是,名字是人一生的符号,無論怎麼起名,父母對孩子的那種祝福與期待是永恒不變的,給孩子起特别另類或者冠以著名人物的名字隻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難以啟齒的痛苦,甚至可能冥冥中帶來不可承受的厄運。
結尾我就用大文豪蘇轼給兒子的一首詩作為全天下父母的共同心聲吧: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關注我,下期我再聊聊那些因名字而改變一生的人與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