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座城市,我們都會打開各種攻略,搜羅着能夠代表這座城市的美食。
對于食客們而言,它們和這座城市的風景、人文底蘊一樣,都是地道風物裡不可或缺的靈魂。
于是,在網速如此快的今天,各種帶着“網紅”屬性的美食店霸屏着各大城市的美食榜。
在以“贛菜”為代表的江西也是如此。不知不覺,一家打着“老南昌小吃”的“南昌老三樣”在南昌火了起來。
再然後,刷了屏的推薦,排隊數小時打卡,甚至還有了“有朋自遠方來,老三樣走起”的口号......但是,面對着網上好評與差評如此分明的現象,這個排隊數小時、火遍南昌的美食店,到底值不值得呢?
說起老三樣,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曾經的“老三樣”或許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抑或是冰箱、彩電、洗衣機。
而當“老三樣”與老味道交織時,在南昌,它可能是米粉、瓦罐湯等等“老特色美食”,并不局限于三樣。
那是當地人記憶深處的味道,也是這座城市裡最有代表性的味道。
當南昌老三樣火遍南昌時,是否就能在那找到最正宗的“老南昌味道”呢?
走進老三樣(店),裝飾和擺設,整體複古風,有各種各樣的場景跟隔間,對于這種風格,不少人還是給出了好評,認為店家還是花了心思的。甚至有人說道:“要是你很懷舊童年時光,在這裡能找到兒時的記憶。”
也有外地網友說道:“讓我這個第一次來南昌的外地人,也能直觀地感受到當年的南昌煙火氣。”
但真實的老南昌煙火味何止這些,若是真正融入了老南昌文化,或許那種親切感與感染力會強烈得更多。
同時,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那擺在木桌上的碗盆,掉了的瓷,确實有些許八十年代老式搪瓷碗的感覺,但畢竟是做舊,以至于會讓人擔心,會不會沾染鏽迹。
再看菜單,蟹腳撈面、鮮蝦花甲、牙簽豬頸肉、蒜香雞翅、紅燒豬蹄、紅燒雞腳、小石斑魚、勁辣手撕雞、紅糖夾心年糕、紅油扇貝肉、鮑魚燒墨魚仔、爽脆黃喉......種類多且全。
一個個看着就火辣辣的菜品,很容易會讓人與能吃辣的江西人挂上鈎。
整體下來,味道也獲得了不少人的點贊,當然也有不少聲音是說“沒有特色,隻有重口味辣而已”。
也許,很多人抱着“老南昌記憶”大老遠排數小時隊而來,為了嘗上一口正宗“南昌老味道”,不免會在味蕾上有所挑剔。
畢竟,能真正稱得上“南昌老味道”的食物對于他們而言肯定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吐槽在所難免。正不正宗,他們的舌尖就是最好的“檢驗器”。
于是,在“南昌的老三樣,辣的你邊哭邊吃邊喊爽。”“新鮮的大蟹腳和Q彈爽口的米面,無時無刻不在挑逗着你的味蕾。”“勁道的面條在濃湯中盡情舒展盡到,浸泡吸汁......”等諸多叫好聲之外,我們也可以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
“反正整體感覺跟老南昌沒啥關系!一點不老南昌。說是老南昌,好歹搞點糊羹糖糕辣餅,還有腸結瓦罐湯這些呀.....”
“如果說麻辣藕片是老南昌的小吃了,最起碼可以在贛菜老菜譜裡能找着的,但要說蒜香雞翅、牙簽豬頸肉、蟹腳也是老南昌小吃,那就有點扯了!”
“以前在南昌上學的時候根本沒有那個什麼蟹腳,今年去到處都是,一點都不‘老南昌’。”
這些聲音擲地有聲,或許本地人最能感同身受。并不是帶着“辣”屬性的食物都能夠與“老南昌”有關,也并不是帶着“網紅”味道,就能夠真正融入本地食客的心裡。
當地美食是當地人舌尖上的記憶,也是當地的文化記憶。它滲透于當地人的骨子裡,它流露在當地的風土人情之上,又與當地的文化有着解不開的聯系。
正如南昌的朋友說道:“它就是一個叫‘南昌老三樣’的網紅店而已,和南昌菜有什麼關系?”
我們沒有帶着任何挑剔與偏見,但确實真心希望能夠看到每一個被冠以當地“特色小吃”的美食,都能夠真真實實給當地人的舌尖、味蕾一次久别重逢的驚喜,也能夠給每一個來到這座城市打卡的食客留下屬于這座城市的味道記憶。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所有冠以“贛派”的餐飲,皆是如此。
你想代表這座城市,自然要接受來自這座城市最真實的聲音。
然而,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排隊取号的隊伍長短竟成了衆多城市網紅特色美食店獲取流量的密碼和口碑。
各種種草,各種代排隊取号,各種瘋狂推薦......這其中或真或假,誰又說得清呢?
給網友留下“每天營業兩次,次次排号”印象的南昌老三樣,自然也在衆多食客心中留下了不同的評價。
那些有好有壞的評價,前文也有大緻列舉。我們不再糾結是否“正宗”,而是想想,那些費盡周折的排隊到底值不值得?
有人排隊幾小時,為購一杯“喜茶”,也有人心甘情願為了“茶顔”而專程坐一趟高鐵去長沙苦苦排隊數小時。
而那些真正藏匿于街巷深處的無名小吃店,掌握了真正的“當地特色”密碼,踏踏實實做好味道,卻往往被“種了草”才會被人尋覓。
這背後,到底是美食支撐了流量,還是流量支撐了美食?
正如,南昌的“帝煌烤鹵”“老太婆藕店”“熊氏燒烤店”等等之前并不出名的小店,若沒有劉濤打卡,《人生一串2》的拍攝,或許到現在它們還是隻有當地人知道的“寶藏”美食店而已。
說到底,到底值不值得,舌尖與味蕾會給出最好的答複,同時,服務、衛生、環境等也是考量的重點。
曾去過兩次老三樣,一次是好奇,一次是朋友邀請。給我最大的不适就是,那些熟悉的、正宗的贛菜并不能在這家冠以“老南昌特色”的南昌美食店被尋覓到。
那些心心念念的熟悉的味道,終究還是以兩場遺憾結束,但在辣和味道的程度上,作為一個江西人還是能夠接受的。
寫到這裡,說了很多,也不過是希望屬于江西的贛菜能夠真正被發揚開來。這樣,也不至于每一次向朋友介紹贛菜時,找不到一個合适的機會,更不需解釋那麼多。
此時,思緒飄到了幾百前,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
一位江西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殺,就帶了一隻雞和一壺酒來獄中探望他。在一位獄卒老鄉的幫助下,老婆婆見到了文天祥。她把帶的雞收拾好切成塊,在瓦缽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個時辰後,兩人把雞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懷亡國之恨吃完了最後這頓飯。
這個獄卒回到老家江西甯都後,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這道菜祭奠他。後來,廚師将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釀、一杯醬油、一杯豬油,而且用江西甯都特産的甯都黃雞做原料,這就是現在三杯雞。
它,發源于江西省,是贛菜的代表之一。後來流傳到台灣省,成了台菜的代表性菜品。
于是,很多人開始以為“三杯雞”是台灣菜。
#江西##南昌##美食##南昌美食##美食品鑒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