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07:36:40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1

前囟出生時較小,以後随着顱骨的生長而增大,寶寶6個月後随着骨化而逐漸變小,大多于寶寶1歲至1歲半時完全閉合。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2

寶寶顱骨之間的連接處,有2個骨頭缺損區,醫學上稱為囟門,較大的一個位于頭頂,稱為前囟,較小的一個位于腦後,稱為後囟。

囟門對寶寶來講是個保護機制,當寶寶出生的過程中顱骨可以塑型以順利的通過産道。

雖然囟門摸起來比較軟,許多父母親不敢觸摸這個部位,其實囟門是組織結構非常牢固,家長不要怕摸囟門,也可以洗囟門的區域的頭發及頭皮。

我們感覺到的囟門是什麼樣?

在小寶寶的頭頂正中,有一個一跳一跳的,用手摸上去軟軟的區域,這裡就是寶寶的前囟門。

如果寶寶的前囟門逐漸變得飽滿,可能是顱内長了腫瘤,或是硬膜下有積液、積膿、積血等。

長時間服用大劑量的魚肝油、維生素A或四環素,可使寶寶的前囟門出現飽滿。

不過,在停用維生素A及四環素後,前囟門還會變得逐漸平坦。由于某種原因給寶寶使用腎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藥,也可使寶寶的前囟門出現飽滿。

2、囟門凹陷

囟門凹陷下去,最多見于寶寶的身體内缺水,如腹瀉後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前囟門由此凹陷下去。這種情況下,需要馬上為寶寶補充液體。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3

為了降低顱内壓,使用了大劑量的脫水劑,從而使前囟門因脫水而凹陷。應該及時給寶寶的身體補充水分,以防脫水過度造成體内代謝紊亂。

營養不良、消瘦的寶寶,他們的前囟門也經常表現出凹陷現象。

3、囟門早閉

寶寶囟門早閉時,必須測量其頭圍大小。如果頭圍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腦發育不良。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4

有些身體正常的寶寶,在5-6個月時,前囟門也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關閉了,其實并未骨化,應請醫生鑒别。

崔醫生觀點

寶寶有後囟門和前囟門,由于後囟門在寶寶出生時已經接近閉合,所以通常講的都是前囟門的大小。

3個月的寶寶,前囟門對邊的距離應該在2 cm x2cm左右。但是僅憑這一個數據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還需要看骨縫閉合的情況。

人的頭骨由五塊骨頭組成,分别是兩塊額骨、兩塊頂骨和一塊枕骨。成人的骨縫已經閉合了,所以摸起來像是一整塊。但寶寶的骨縫還沒有閉合,所以有可能出現相對的位移,骨縫變大,而前囟門這個位置的空間變小。

如果發現前囟門閉合過早,爸爸媽媽要帶寶寶就醫檢查,結合骨縫的情況和頭圍發育,進行綜合診斷。

4、囟門遲閉

囟門遲閉,主要是指寶寶已經過了18個月,但前囟門還未關閉,多見于佝偻病、呆小病。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5

囟門遲閉,有少數是腦積水或其它原因所緻的顱内壓增高引起,應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6

5、囟門過大

囟門過大,一般是指寶寶出生後不久,前囟門就達到4--5厘米大小。囟門過大,首先的可能是寶寶存在着先天性腦積水,其次也可能是先天性佝偻病所緻。

先天性腦積水的寶寶在出生時,經過産道時頭顱受擠,因此在剛出生時囟門并不大。但在出生後的幾天後,前囟門通常就會逐漸大了起來。

先天性佝偻病的寶寶出生後,不但前囟門大,而且後囟門也大,正中的一條骨縫(矢狀縫)也較寬,将前後兩個囟門連通。

6、囟門過小

囟門過小,主要是指囟門僅有手指尖大,這樣的寶寶很可能存在着頭小畸形。囟門過小,也可能是顱骨早閉所造成,特别是矢狀縫早閉,會使寶寶的頭顱變長、變窄,形成被稱為舟狀畸形的頭顱,即枕部突出、前額寬,前囟小或摸不到。

寶寶囟門過小時,要定期測量頭圍,即觀察在滿月前頭圍是否在正常範圍内。每個月或每兩個月都應檢查頭圍的增長速度,并與正常的寶寶做比較,觀察是否有明顯的落後。

如果寶寶頭圍的發育尚且正常,并在随訪後的3-4個月後還能繼續保持,即使囟門偏小一些,也不會影響大腦的發育。

寶寶囟門何時關閉正常?

因為寶寶囟門關閉過早與腦發育不良有關。那麼,究竟寶寶囟門何時關閉正常呢?

寶寶剛出生時,前囟門大約1.5x1.5cm,随着年齡增長,囟門随着大腦和顱骨的發育逐漸縮小,直到閉合。

一般情況在1歲到1歲半時完全閉合。後囟出生時就很小或者已經閉合,最遲在出生後6~8周也已閉合。

絕大多數嬰兒前囟門應于生後18-24個月閉合,有個别寶寶會閉合稍晚,隻要身長、體重、頭圍和神經系統發育正常,也不必擔心。

除了關心寶寶囟門閉合的時間外,還會了解寶寶囟門張力的大小。

在醫學上,囟門張力大小相較囟門關閉早晚對診斷寶寶腦發育健康指導意義更大一些。

如何呵護寶寶囟門?

不要給寶寶使用材質太硬的枕頭,如綠豆枕、砂枕,否則很容易引起寶寶頭部及囟門變形。

此外,想要寶寶的頭型完美,就要經常為他翻翻身,改變一下睡姿。寶寶喜歡光線,如果他習慣側向某一邊睡,可以在另一側用光吸引他。

保護好寶寶的頭部,注意家中家具,避免尖銳硬角弄傷寶寶的頭部。如果寶寶不慎擦破了頭皮,應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7

在夏季外出,要給寶寶戴好遮陽帽,防止熱透過囟門引起中暑;在冬天外出應戴較厚的帽子,在保護囟門的同時又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囟門的清洗可在洗澡時進行,可用寶寶專用洗發液而不宜用強堿肥皂,以免刺激頭皮誘發濕疹或加重濕疹。

清洗時手指應平置在囟門處輕輕地揉洗,不應強力按壓或強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門處刮劃。

如果囟門處“乳痂”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精制油蒸熟後潤濕浸透2-3小時,待這些污垢變軟後再用無菌棉球按照頭發的生長方向擦掉,洗淨後撲以嬰兒粉。

囟門過大BB需要補鈣嗎?

媽媽疑問:寶寶,六個月了。體重8.4kg,身高71cm。體檢時告知囟門過大,睡覺時出汗多,骨密度測查為負值。出生15天開始補鈣、魚肝油,四個月開始曬太陽。需要如何補鈣?

回答:寶寶6個月,體重、身高均已達到正常孩子的平均值。

如果真的“囟門過大”,除了到醫院看小兒科外,還應到兒童醫院看神經内科或外科,以便排除頭顱疾病引起的“囟門過大”。

如果經神經科檢查無頭顱及其他疾患,經兒科醫生檢查有佝偻病的話,可按兒科醫生意見用維生素D制劑内服并注意常到戶外活動,曬太陽。

摸摸寶寶囟門疾病早知道

前囪的變化有早閉、晚閉、擴大、縮小、膨隆或凹陷等,都會給人們一種啟示,可以提示有關疾病,而後囪因閉合較早,不能提供有關疾病的線索。

一、早閉與縮小

前囪的大小與大腦發育密切相關。小頭畸形及因腦發育不良而使前囪縮小近于閉合。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8

小頭啼形可因染色體異常、代謝性疾病、宮内感染、宮内營養不良等因素引起,胎兒在妊娠5個月時,腦發育已出現遲緩,出生時頭圍比正常新生兒略小,前囪小 或接近關閉,随年齡增長面骨發育正常而額骨及兩側颞骨向上傾斜,枕骨平坦,頭顱部顯得更小,頭頂較尖,故又稱尖頭畸形。

二、遲閉與擴大 “遲閉”

指小兒至1歲半前由尚未閉合者,曾見過延遲至3歲時仍未閉合;“擴大”指按照上述标準,菱形的對邊中點連線超過2厘米者。

1、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引起鈣、磷代謝異常及全身音質改變,僅頭顱的變化就很顯著,骨質軟化常發生于枕音和頂骨中央,以手指輕壓該處時骨質稍向内陷,松手後立即彈回,有手壓乒乓球的感覺,故稱“乒乓頭”。

額頂部出現對稱性顱骨圓突,緻使頭顱呈方形,前囪過大或遲至2”3歲後方閉合,尚有出牙延遲。

2、呆小病亦稱克汀病,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所緻,全身發育遲緩,除矮小外,頭部頗具特征性,頭大,前囪大而閉合晚,出牙延遲,牙小而稀,面部至水腫樣,鼻梁低,眼距寬,眼裂窄,眼險腫,唇厚,舌大且厚,流涎。

3、腦積水或稱腦室積水可因先天性因素或後天的化膿性腦膜炎導緻腦脊液據環通道中某處狹窄、閉塞而緻腦脊液循環受阻引起,腦室較正常擴大,因而出現頭顱 大,頭顱不能豎支,前額向前突出,眼球向下轉,眼上部鞏膜外露部分增多,至 “太陽落山征”(或稱落日眼),前囪擴大膨隆,閉合延遲,顱縫分離,顱骨變薄,神經精神發育落後。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9

三、膨隆與緊張

正常時前鹵平坦柔軟,當出現顱内壓增高時前囪呈現膨隆,即高出周邊組織,扪之有緊張感。

1、化膿性腦膜炎(化腦)或病毒性腦炎(病腦)嬰兒患化腦或病腦時,突出的表現即前囪膨隆或緊張,此外尚有發熱、嘔吐、煩躁不安甚或驚厭,并有腦脊液檢驗異常。若在其病程中出現并發症——硬腦膜下腔積液,前囪呈持續的膨隆與緊。

2、顱内出血嬰兒常見一種遲發性維生素D缺乏症易導緻顱内出血,同時硬腦膜下腔也可有積血,此時前囪可膨隆并緊張,尚有短時間内出現貧血外貌及腦性尖叫。

四、凹陷即前囪低于周邊組織。

1、脫水即體内水分丢失很多,如頻繁嘔吐或腹瀉,突出的表現為前囪凹陷還伴有口千、尿少及眼窩凹陷。

2、營養不良嬰兒由于喂養不當及各種疾病等因素導緻營養不良,前囪凹陷,并見全身皮下脂肪菲薄,外觀兩腮無肉,骨瘦如柴,機體活動能力均減退。

總之,前囪的各種形态變化不僅給嬰兒家長一種提示,而且還會給診查的醫生提供診斷的條件與線索,故請家長多多關注嬰兒前囪的變化。

寶寶囟門不跳正常嗎?

Q:寶寶已經4個月了,‘長勢’一直良好,但我最近發現她的囟門不跳,據我觀察,周圍的寶寶都沒有這種現象,請問這對健康有影響嗎?”

A:人的頭顱是由兩塊頂骨、兩塊額骨、兩塊颞骨及枕骨等組成。頂骨和額骨之間的菱形空隙,為前囟門,又稱大囟門。出生時約2×2厘米大小,随着嬰兒的生長,一般在1周歲至1歲半時閉合。

有時用手觸摸前囟門,會感到悸動,也可看到跳動,這是前囟門皮下血管搏動引起的,如果皮下沒有較大的動脈血管經過,就看不到跳動,這是正常的。

而且,多數嬰兒的前囟門沒有跳動。另外,如果前囟門過小,也不容易看到跳動,所以你不必擔心。

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嗎?

正常孩子1歲-1歲半囟門閉合,如果不是小頭畸形的話,同說話沒有關系的!   有的小孩會比較晚一點點,隻要小孩沒什麼不良狀況都比較正常的,也有人說兩歲前閉合都很正常,如果有太多沒閉合就有問題了,如果隻有很少一點(小于你 小拇指大小)應該問題不大,再接下來的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全部合攏了,不要太擔心的,小孩一樣會很聰明的!

嬰兒囟門閉合過早一定智力低下麼?

每個寶寶體質也不同,應該不用太擔心的。

對囟門早閉的幼兒,應該測量一下他的頭圍(一般出生時頭圍約為32~34公分,6個月時約42公分,1周歲時約46公分,2周歲約48公分)。如果頭圍發展正常,不會影響智力的發展,家長則不必擔憂。

如果頭圍過小,則囟門早閉可能是由于腦不發育或發育太慢所造成,則可能是頭小畸形或腦發育不全等。

目前,有些家長認為囟門在6~10個月關閉,說明鈣質已夠,不必再補充,如果再吃鈣粉,會使頭圍不長,腦的發育也受到限制。

前囟門閉合晚跟不會說話有關系嗎(囟門與說話早遲有關系)10

實際上囟門閉合不等于頭圍增長停止,頭圍增長要到13~15歲時才停止。

強調一下頭圍的測量方法:

測量頭圍用一條軟尺(彈性要小),前面經過眉間,後面經過枕骨粗隆最高處(後腦勺最突出的一點)繞頭一周所得的數據即是頭圍大小。量時軟尺應緊貼皮膚,注意尺不要打折,長發者應先将頭發在軟尺經過處向上下分開。

頭圍的意義:

頭圍大小與腦發育有關,因胎兒腦的發育在全身處于領先地位,故出生時頭相對地大。正常小兒出生時平均頭圍為34厘米,出生後頭部發育迅速,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後半年增加2—4厘米。一歲時比出生時增加12厘米,達48厘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