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莊子哲理小故事

莊子哲理小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3 12:08:18

莊子哲理小故事(莊子寓言故事8則)1

莊子哲理小故事(莊子寓言故事8則)2

魯侯養鳥——切忌以己度人,主觀臆斷

故事原文: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禦而觞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莊子·外篇·至樂》)

故事釋義:從前,有隻海鳥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侯以為這是隻神鳥,令人把它捉住,親自把它迎接到祖廟裡,畢恭畢敬地設宴迎接,并将它供養起來,每天都演奏《九韶》給它聽,安排牛羊豬三牲具備的“太牢”給它吃。魯侯的這種招待把海鳥搞得頭暈目眩,惶恐不安,一點兒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三天就死了。魯國國君的這種做法,就是用供養自己的辦法養鳥,不是用豢養鳥的辦法養鳥。

屠龍之技——做事脫離現實一場空

故事原文:姓朱者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莊子·列禦寇》)

故事釋義: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會一種别人都沒有的技術,于是就到支離益那裡去學習宰殺龍的本領。他花盡了家裡資産,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于把宰殺龍的技術學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可是,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果,他學的技術一點也用不上。

随珠彈雀——做事要衡量輕重

故事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莊子·讓王》)

故事釋義: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有一個喜歡打鳥的人,卻用随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隻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昂貴,而得到的東西太輕微。

望洋興歎——人切忌自滿

故事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故事釋義: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彙入黃河。隻見波濤洶湧,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窪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眼前的景象多麼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彙集到他這裡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裡是水的盡頭。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着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這正是說我呀。而且我還曾聽說有人貶低仲尼的學識,輕視伯夷的節義,開始我不相信。現在我看到大海的浩瀚無窮,如果我不到這裡,那是多麼危險,我将會永遠被有見識的人譏笑了。”

匠石運斧——追求成功首先要學會合作

故事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垩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莊子·徐無鬼》)

故事釋義:楚國的郢都有一個人,鼻子尖上沾了一點白泥巴,這層白泥巴薄得像蒼蠅的翅膀一樣。他請一個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揮動斧子,隻聽見一陣風響,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幹幹淨淨,鼻子卻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傷。那個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點兒也不感到害怕。宋元君聽說這件事後,就把工匠石叫了來,說:“你再削一次讓我看看吧!”工匠石說:“我的确是會削的,但是,那個敢讓我削的人已經死去很久了。”

猴子逞能——人要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氣

故事原文:吳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衆狙見之,恂然棄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王顧謂其友顔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無以汝色驕人哉!”顔不疑歸,而師董梧,以助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莊子·徐無鬼》)

故事釋義:吳王坐船在大江裡遊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見了,都驚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荊棘叢中了;唯獨有一隻猴子,卻洋洋得意地跳來跳去,故意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吳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飛箭接住了。吳王下令左右的侍從一齊放箭,那隻猴子就被射死了。吳王回過頭對他的朋友顔不疑說:“這隻猴子誇耀自己的靈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驕傲,以至于這樣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驕傲呀!”顔不疑回去以後,就拜賢人董梧為老師,盡力克服自己的驕氣,遠離美色聲樂,不再抛頭露面。過了三年,全國人都稱譽他。

朝三暮四——放開計較得失的凡心

故事原文: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莊子·齊物論》)

故事釋義:故事有一年糧食欠收,養猴子的人對他的猴子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必須節約點吃。每天早晨吃三顆橡子,晚上吃四顆,怎麼樣?”這群猴子聽了非常生氣,吵吵嚷嚷說:“太少了!怎麼早晨吃的還沒晚上多?”養猴子的人連忙說:“那麼每天早晨吃四顆,晚上吃三顆,怎麼樣?”這群猴子聽了都高興起來,覺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經勝利了。

不龜手之藥——要用不同的眼光,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故事原文: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 ,吳王使之将。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莊子·逍遙遊》)

故事釋義:宋國有個人善于配制防治凍手的藥,他家祖祖輩輩都用這種藥塗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過日子。有一個外鄉人聽說了,請求收買他的藥方,情願出一百兩黃金。

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塊商量說:“我們家祖祖輩輩幹漂洗棉絮的活兒,能夠得到的不過幾兩黃金;現在出售這個藥方,一下子就可賺取一百兩黃金,就賣給他吧!”那個外鄉人得到了藥方後,便拿去獻給吳王,并向吳王誇贊這種藥的用處。這時,正趕上越國有内亂,吳王便派他領兵讨伐越國。冬天,他們和越國軍隊進行水戰,把越國軍隊打得大敗。吳王很高興,就割出一塊土地來封賞給了他。這藥能夠使手不皲裂,功用是一樣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賞,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幹漂洗棉絮之類的苦活,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緣故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