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3 03:13:55

最近一次OTA更新,我的主觀感覺确實是P7的DMS判定阈值更嚴格了,這導緻了我本就不富裕的智駕分數,更加雪上加霜……現在我的智駕分隻有45分了。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1

這是人工智能AI的短闆嗎? 恰恰相反,這不是AI的短闆,而是沒有充分利用AI的短闆。

一、DMS是什麼?

當你連續開車3小時睡意襲來時,坐在副駕的美女對你吼了一句:「注意點,别睡着了啊!你活膩了,我可不想死!」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2

此時,她扮演的角色就是DMS(Driver Monitor System)駕駛員監測系統。功能很簡單,就是在判斷你走神的時候提醒你,讓你專心開車。

以前大家都不太留意DMS功能,但在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普及之後,DMS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以前是人自己開車,現在是人和機器「人機共駕」。

騎過公園裡的這種車嗎? 兩人都可以控制方向(有的車是據斷了其中一個,隻能一人控制)。

這種「人人共駕」的情況下,一旦遇到道路狹窄、公園小河時,你就需要先觀察對方的狀态,再做出自己的轉向決策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3

否則,你以為她會打方向盤,她以為你會打方向盤。結果你倆都不打,那不就掉進河裡了???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4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應該是這張: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5

「人機共駕」也是一樣,你通過儀表、語音來判斷車的狀态,車也需要通過攝像頭判斷你的狀态 —— 這就是DMS的作用

DMS的基本結構很簡單:感知 → 決策 → 執行。聽起來甚至與自動駕駛系統相似。其中最複雜的就是感知,把小眼睛的人判斷為走神也屬于感知環節的問題,咱們就重點聊聊感知吧!

二、多模态的感知需要AI融合

為什麼會把小眼睛識别成走神? 大概率是視覺識别的比重太高了!如果能将腦電波、肌電、皮膚電、心電、呼吸等全面的數據都獲得,然後再融合判斷,就不會錯了吧?

畢竟,人家隻是眼睛小,大腦、心髒、呼吸都沒問題啊!

這樣的權威設備,其實就是醫院裡的睡眠監測儀: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6

用腳後跟想想也知道,這套系統雖然專業,但不可能用于量産車上。退而求其次,有人提出用智能穿戴設備與車載系統通訊,獲取人的心電、血壓、體溫數據: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7

這個思路确實不錯,但智能穿戴設備與車機系統之間的溝通不太通暢,難以落實。要想實現這一點,等華為、蘋果造出量産車來再說吧

如今,再退一步吧! 給方向盤上安裝一個攝像頭,監測面部、肢體、眼球動作;再裝一個轉矩傳感器,監測手部動作 —— 這也是目前的主流方案。

下圖可以看到,小鵬P7方向盤上有一個DMS攝像頭,還有一串紫色的小燈用于紅外補光、照亮人臉(這些小燈人眼是看不到的,手機可以拍出來)。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8

此時,你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美女在吼你的時候,既沒有正眼看你(攝像頭未工作),也沒有偷偷摸你的手(方向盤傳感器未工作),那她怎麼知道你走神的呢

攝像頭看到了面部與眼球,怎麼判斷駕駛員的狀态呢?

而且,判斷結果不能是行或不行,而是要區分出:走神(distraction)、疲勞(fatigue)、打瞌睡(drowsiness)[1]甚至昏迷(突發事故、突發疾病)……

傳統方法是人為地總結出一套判斷規則,例如一篇綜述作了總結[2]:

  • 根據微小點頭動作發生的頻率1998年:當過大時判斷為瞌睡。
  • 根據眼睛閉合70%的時間比例1994年:當閉合多的時候就判斷為瞌睡。但這套方法對小眼睛司機、帶墨鏡的司機無效。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9

  • 綜合PERCLOS指标,1998年:眨眼持續時間、眨眼頻率、明顯的頭部或體動。
  • 監測瞳孔變化:瞌睡時瞳孔會縮小,醒時瞳孔大小保持相對穩定。如果副駕坐着你愛的人,瞳孔也會忽大忽小,從而幹擾算法。
  • 監測嘴部變化:頻繁說話、認真開車、偶爾打哈欠,嘴的動作是顯著不同的。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10

這些算法還有很多,我猜你也不想再聽了,其實也沒必要聽了。因為……

這是因為深度學習算法出來之後,它說:在坐的都是垃圾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11

所謂深度學習算法之類的AI算法,根本不去總結這些規則,而是直接給結論。它就像Alpha Go的圍棋完虐人類棋手之後,柯潔委屈地對Alpha Go說:你根本不懂圍棋!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12

Alpha Go對柯法說:你根本不懂AI。懂不懂圍棋重要嗎?反正我能赢。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13

總之,深度學習算法就是下面這麼一通分層、一通運算,就可以判斷駕駛員狀态了,比之前人類總結的所有規則都要好使。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14

AI眼中的美女,她長這個樣子。

你可以對AI說:你不懂美女。 一位好好的美女,不應該按照三庭五眼的标準來看嗎?

AI告訴你:你不懂AI。我管我怎麼看美女呢? 她打瞌睡時我能知道就好了!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15

主要判斷依據為攝像頭,實際上是融合了車輛狀态、方向盤傳感器、麥克風等各種狀态的。将來,随着汽車與智能穿戴設備的融合,DMS也會越來越精準、越來越安全。

比如,當年測個心電數據,還要在座椅上貼傳感器[9]。如今,華為watch和iwatch都具有ECG功能了。萬事具備,就差他倆造 車了!

不良駕駛習慣釀事故(車主因眼睛小被輔助駕駛誤判)16

也就是說,真正高級的算法不會隻根據眼睛大小來判斷走神,而會根據眼睛大小變化的幅度與頻率、眨眼頻率、明顯的頭部或體動、嘴的動作來綜合判斷

退一步想,如果隻是根據眼睛大小來判斷的話,那我戴個墨鏡怎麼辦呢?

小結

考慮到我最近開車都戴墨鏡,扣分也很多,所以合理推斷此汽車博主并不是因為眼睛小而誤判睡覺,而是因為算法阈值過于嚴格了,導緻大家扣分都很多

這不是人工智能的短闆,而是人工智能潛力未充足開發帶的短闆。關于小鵬智駕分,除了阈值問題之外我還有一個建議:像我這樣NGP裡程特别多的人,就算比較守規矩,被扣分還是很多!所以不能隻扣分不加分啊,如果安全使用NGP駕駛100公裡就應該加1分,這樣才比較合理對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