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含沙量最多的縣

含沙量最多的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6 00:21:43

11月26日,北京,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展廳内,觀者如雲,熱情似火。

“我們就是照片裡那個地方生活的人。”

手指展牆上标有“綠色中國夢”的大幅照片,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老支書陳甯布感慨萬千:庫布其過去可是被喻為“死亡之海”啊!曾經有很多人被迫“沙逼人遷”,無奈留下生活的人那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含沙量最多的縣(靠沙吃沙越來越好)1

↑11月26日,陳甯布到北京參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時,接受采訪。

“改革開放40年來,這片沙漠逐漸變成了‘綠色之海’‘希望之海’,而今我們靠沙吃沙,日子越來越好,對未來更是充滿信心。”69歲的老牧民陳甯布臉上笑容綻放。

沙漠:從“逃離”到“追随”

含沙量最多的縣(靠沙吃沙越來越好)2

↑道圖嘎查億利牧民新村

道圖嘎查位于九曲黃河南岸,庫布其沙漠腹地。

40年前,這裡風沙肆虐,天然植被退化嚴重,農牧民散居在沙漠中,生存條件極為惡劣。老支書陳甯布說,從祖輩算起,陳家在這片大漠中為了躲避沙丘就搬了十幾次家。

1980年,31歲的陳甯布眼看着親手蓋的房子被沙子壓垮。人鬥不過沙,肆虐的流沙一度掩埋了大半個村莊,道圖嘎查一半人都遷在了黃河灘上。

為了生存,陳甯布和鄉親們開始嘗試種樹,繼續與沙抗争,但成活率非常低。

與沙博弈中,人的智慧在凝結。上世紀80年代中期,杭錦旗大膽改革創新,較早實行“五荒到戶、誰造誰有、長期不變、允許繼承”。這對治沙的群衆來說,是巨大的激勵。

上世紀90年代末,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億利資源集團等企業開始參與治沙,流轉農牧民荒沙地。

“我那時候非常讨厭沙漠,嫌棄自己的家鄉,咋能出生在這麼個地方,沒水、沒電、沒路,與外界基本隔絕,一直想逃離。”生于斯、長于斯的道圖嘎查牧民敖特更花,談起當時的情景坦率直言。

最初,像敖特更花一樣,獨貴塔拉鎮許多農牧民對企業的加入産生過疑慮。

進入新世紀,從政府到企業,從幹部到群衆,紛紛義務投身于庫布其沙漠綠化建設,路兩側的樹長得一年比一年多和綠,部分老百姓的懷疑漸漸變為信任,轉化為自覺行動。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億利資源集團組建起治沙民工聯隊,從公路兩側開始種樹固沙并向沙漠腹地延伸,敖特更花也成為第一位治沙女隊長。

黨的十八大召開,生态文明建設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庫布其沙漠治理開啟了全新征程。

2014年6月10日,中央電視台播出了首個綠色中國夢的公益廣告——沙漠綠洲中國夢。獨貴塔拉鎮農民張喜旺在13億中國觀衆面前分享了他們25年的綠色夢想,就是讓這片沙漠長出綠樹、長出地道藥材、長出原味果蔬、長出綠色生活、長出生态文明。

鬥轉星移,與沙的相伴相生中,人們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從“防沙治沙”、守護生存防線到“靠沙吃沙、綠富同興”,庫布其人在探索,正如張喜旺在公益廣告中所言“有夢想就有希望”。

“至今,我們民工聯隊綠化沙漠面積達到了2萬多畝,成活率均在95%以上。減去工友們的日常花銷和勞務費,自己每年能收入10多萬元。”43歲的敖特更花說,這樣的民工聯隊當地就有200多個,工友們跟着幹活,一天能掙到200多元,一年能收入好幾萬。

親眼見證年輕一輩的日子越過越滋潤,陳甯布老人打心裡高興。而老人一家的生活,也在生态修複、發展“沙漠經濟”的過程中,有了很大改善,住上了127平米的大房子,養的羊由原來的幾十隻增加到幾百隻。

黃河、大漠,沙水之間,書寫的永遠是一個大寫的“人”字。

“反彈琵琶、逆向拉動,是生态建設的創新之舉,政策引導和企業帶動之下,嘗到甜頭的群衆是治沙事業最廣泛的參與者、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獨貴塔拉鎮黨委書記吳國平介紹,當地湧現出全國勞模烏日更達賴、治沙愚公烏冬巴圖、護綠使者賈文義等一大批防沙治沙先進個人,他們是用綠色裝扮大漠的先行者,被人尊敬,也被追随。

旅遊:從“逆反”到“熱捧”

含沙量最多的縣(靠沙吃沙越來越好)3

↑在恒盛興沙漠露營地舉辦“五.一愛在弓弦群英會”

2006年,生活在大漠腹地的斯仁巴布夫婦,把荒地轉租給了億利資源集團,順利獲得“第一桶金”,并住進了七星湖景區内的道圖嘎查牧民新村。

同年,斯仁巴布開始做起了旅遊生意,經營着一家名為“草原請您來”的牧家樂,地道的手把肉、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常常引得外地遊客流連忘返。

2014年以來,獨貴塔拉鎮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不斷提升新村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鼓勵農牧民轉租沙地、入股企業、大力發展沙漠旅遊服務業,進行生态修複和集約化種養殖。許多以放牧為生的牧民在鞏固傳統産業中,吃上了“生态旅遊飯”。

“搬遷之前,打心眼裡說有一萬個不願意,你說我一個牧民能幹成旅遊了?開始隻做餐飲,後來慢慢做大,現在承包了景區沙漠越野項目,生意是越做越紅火了。”斯仁巴布高興地說,他們合夥在景區裡經營着沙漠越野項目,光是價值十幾、二十萬一輛的沙漠越野車,就有近20台。每年接待的遊客,能達到五六千人,在旅遊旺季,越野車幾乎從早到晚不停歇。

與道圖嘎查相鄰的是沙日召嘎查,同樣位于庫布其沙漠内,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古如歌”留存地。

2013年,沙日召嘎查通過政府引進内蒙古海聯投資有限公司,将庫布其沙漠特大沙段的集體荒沙地承包給了企業,建成了恒盛興汽車露營地,一起和企業“與沙共舞”。

“2014年露營地建成運營,當地農牧民通過拉駱駝、開牧家樂、展演古如歌文化等三産服務參與其中。”公司負責人蘇占魁介紹,恒盛興汽車露營地2016年被CFCC 第三次代表大會評為全國十大“最美露營地”之一;僅2017年“五一愛在弓弦”越野賽事,3天接待遊客高達8萬人次,拉動當地消費近4000萬元;2018年舉辦正式賽事8場次,小型比賽更是月月有。

“近年來,我鎮主動服務境内的七星湖、神光響沙、夜明沙、恒盛興沙漠汽車露營地、西貝沙漠拓展訓練基地等,支持景區提升知名度,拓寬市場空間,引導農牧民直接從事現代旅遊服務業,以此推動農村牧區從主要‘賣産品’向更多‘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轉變。”獨貴塔拉鎮鎮長蘇永權介紹,這些年陸續有800餘戶農牧民發展起了民宿、農家樂、漁家樂,以及民族手工、沙漠越野等服務業,戶均年收入10萬多元,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

2018年,政府協助企業成功舉辦了“龍擡頭”庫布其沙漠穿越賽、“五一愛在弓弦”、第二屆庫布其沙漠風筝音樂節暨七星湖開湖捕魚節等活動,旅遊接待人數突破15萬人次。

産業:從“單一”到“多元”

含沙量最多的縣(靠沙吃沙越來越好)4

↑沙漠變良田,庫布其土豆豐收了

阿木古龍健康甘草園,惠及更多當地農牧民的,是一株株并不起眼的甘草。老百姓口中流傳着一句順口溜:種下甜根根,拔掉窮根根。他們所說的“甜根根”,便是庫布其沙漠産出的梁外甘草。

“由公司負責種苗供應、技術服務、訂單收購、提供土地‘四到戶’,我們隻需負責種植管護。3年後,甘草長成,由公司統一按市場價回收後,企業和貧困戶二八分成。”39歲的趙瑞曾是杭錦淖爾村貧困戶,2016年通過政府和企業聯系,簽下了甘草養護和清洗光伏闆的“責任狀”。

随趙瑞從甘草園駕車出發,約40多分鐘的行程後,眼前出現一片“藍海”,深藍色光伏闆延綿不斷、蔚為壯觀。而令人驚歎的是,光伏闆會神奇地随光轉動,猶如在大漠裡種出“藍色太陽花”。

“别看我過去是貧困戶,現在專門負責洗護這些珍貴的‘藍色太陽花’,一年收入還有2.4萬元。”趙瑞說。

企業向沙漠要效益的同時,還不忘扶貧助困,周邊老百姓的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

“沙漠變綠了,日子變美了,人的精氣神也變好了!”隆茂營村民楊志強在光伏電站養了不少鵝,這不僅讓他幹勁足了,說話也更有了底氣。

“靠沙吃沙”,不僅诠釋了什麼叫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給獨貴塔拉地區的黨員幹部在落實黨的脫貧攻堅政策、發揮自身獨特資源優勢中推進鄉村振興以啟示。

“今年,全鎮完成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5萬畝,進一步打造完善5萬畝沙地節水高效種植示範園1處,新增水産養殖面積13750畝,引進龍頭企業發展10000隻育肥羊養殖基地1處,牲畜飼養量總頭數達到19.3萬頭。”蘇永權說,下一步,按照鄉村振興發展要求,要不斷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加快培植高水平的加工營銷龍頭企業,引導企業和農牧民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接機制,實現生産與市場産銷服務的有效對接,努力“穩一産、接二産、連三産”,真正在牧野鄉村趟出富民的新路子。

又一個春天來臨,又一段航程開啟。獨貴塔拉鎮站在改革開放新起點上,在“靠沙吃沙”中,邁出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

含沙量最多的縣(靠沙吃沙越來越好)5

↑生态好了,候鳥來安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