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乾隆大玉甕

乾隆大玉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1:50:48

筆洗是典型的文房用具,重要性僅次于筆墨紙硯,常規以瓷玉、金石或角牙為主,黃花梨木質的多見于老料新做制器。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1

取一段黃花梨心材,車削外廓、掏内堂、起足底,然後再稍加修飾,一隻筆洗便大功告成。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2

直徑可大可小,比例可高可低,新做筆洗簡單易行,取材也十分容易,這是市面上現代制品較多的原因。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3

出于省料、惜料的原因,老料新做筆洗仿形不仿意,輪廓圓肥、壁厚底淺,造型有些千篇一律,除了黃花梨材質出衆,并未給人更多太美的感覺。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4

久而久之在人們心目中形成簡單、樸素的印象,殊不知傳世黃花梨筆洗其實是很驚豔的。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5

黃花梨缽盂形筆洗,直徑12.6高3.5厘米,斷代為明末清初時期,估價4至6萬元。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6

洗壁菲薄,内表面平滑均勻,掏挖得十分精細,實際上越薄越見功力。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7

洗底平整,從内弧邊垂直下沉一毫米,底面輪廓完整清晰。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8

口沿外翻、微鼓、内斂,下方再陰刻兩道,界出一窄一寬兩條弦線。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9

下面較寬的皮帶線打窪,光照下顯出起伏的弧面,立體感油然而生,畫面層次因此而不同。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10

從口沿到足底,洗壁外廓自腰間内收,陰刻線、弦線和打窪并舉,線腳相類似,視覺上卻和口沿處不太一樣。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11

倒轉過來會發現,上下其實是一樣的,光影變換使然,制作講究帶來豐富的線面效果。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12

外鼓的底沿,在陰刻線的配合下成了圈足,形狀飽滿有張力,使整器落在桌上顯得四平八穩。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13

筆洗底部踩出兩毫米深圓凹,類似于落堂的方式,目的是消除木頭厚薄不均而留下的殘餘應力,防止日久開裂。

乾隆大玉甕(弦線打窪圈足微鼓)14

幾百年前的黃花梨老筆洗隻有巴掌大,稱之為小器大作并不為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