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抖音颠覆了時代和人們正常的生活

抖音颠覆了時代和人們正常的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7:49:19

抖音,短短一年在衆多短視頻産品中脫穎而出,這樣有“魔力”的産品,是怎樣誕生的,未來還能走多遠呢?未來會變得怎麼樣?甚至是否有一天會取代微信的地位呢?本文将從抖音的過去,發展和未來和大家談一談。

抖音颠覆了時代和人們正常的生活(關于抖音的過去)1

一、抖音的孕育

1. 微電影誕生

可以說是抖音類短視頻的始祖。

從2005年底開始,13年前胡戈通過剪輯《無極》、《中國法治報道》以及上海馬戲城表演的視頻為素材的長20分鐘的網絡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爆紅。導緻了不少的網民開始自發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拿起DV機拍攝微電影,然後上傳到各大視頻網站。也因此20分鐘以下的微電影開始被人們熟知,短片開始流行起來。

直到2013年開始,随着拍攝設備成本降低,加上手機的攝像功能逐漸成熟,手機短視頻類應用開始湧現:

  • 2013年1月,小影誕生,打破傳統視頻剪輯的使用場景限制,自帶逐幀剪輯、搞怪變聲等功能。
  • 2013年7月,“GIF快手”從工具轉型為短視頻社區,改名為“快手”。
  • 2013年8月,新浪微博手機客戶端内置秒拍應用。
  • 2014年5月8日,美拍iOS版上線,上線一天即登上App Store免費榜榜首。

2. UGC内容創作開始湧現

随着中國的發展,在解決溫飽問題後,人們的生活開始更多精神上的追求,追求個性和自我表達。加上生活碎片時間越來越多。很多年輕人都希望得到關注,希望可以有大量自己的粉絲,他們開始通過自拍來表達自己。

因此小咖秀随之誕生:小咖秀于2015年5月上線,是一款自帶逗比功能的視頻拍攝應用,用戶可以配合小咖秀提供的音頻字幕像唱KTV一樣創作搞怪視頻。UGC的短視頻随之開始流行。但是由于小咖秀的玩法單一,運營不佳,最終火爆現象未能持續。

随後在2016年期間,以papi醬為代表,短視頻自媒體内容迎來資本市場的青睐。大衆對于自媒體的短視頻關注度越來越高,創作熱情也随之提高。

二、抖音是短視頻風潮下的順勢産物

在短視頻的風潮下,加上大衆對于視頻媒體接受度越來越高,抖音随之誕生。

2016年9月抖音上線,這是一個專注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抖音把視頻的長度縮短到了15秒,降低了表達成本。同時與音樂想結合,增強了觀看體驗和視頻的傳播效應。

在2017年3月份開始逐漸進入大衆視野的。明星嶽雲鵬截取了抖音上某位紅人的視頻截圖,發了一個帶着抖音APP的logo的微博,微博發出後抖音的視頻播放量在之後一直處于上升趨勢。

在這之後,胡彥斌、鐘麗缇、杜海濤這些明星也紛紛上傳了自己的抖音視頻,抖音此次利用明星效應确實在短時間帶來了大量的曝光。

2017年6月初,抖音推出了一則TVC廣告。這則廣告推出後受到不少好評,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則廣告“相當酷炫”。之後在全國210個城市院線同時上映了這條短片,精确地瞄準了年輕人的群體,獲得了他們的追捧。

2018年,抖音官方公布抖音國内的日活用戶突破1.5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今年抖音正以驚人的速度找追趕快手,迅速霸占了一二線城市的市場,讓快手永遠困在了三四線城市。

三、抖音爆紅的原因

抖音之所以如此火爆,我總結了3個大原因:

1. 視頻讓人“着迷”,強大的内容推薦算法:

據官方描述,今日頭條可以在0.1秒内計算出推薦結果,3秒完成文章提取、挖掘、消重、分類,5秒計算出新用戶興趣分配,10秒内更新用戶模型。

抖音的推薦規則很大程度都是來自頭條的強大算法,據了解,抖音視頻是通過三個維度對用戶進行“量身定做”的:

第一個維度是内容。内容基本都是一些優質的内容。包括各種美女、帥哥、美食、美景、搞笑、萌寵、愛國等。

第二個維度是用戶特征。包括各種興趣标簽,職業、年齡、性别等,還有很多模型刻劃出的隐式用戶興趣等。

第三個維度是環境特征。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推薦的特點,用戶随時随地移動,在工作場合、通勤、旅遊等不同的場景,信息偏好有所偏移。

結合這三個維度,加上後台的精密算法。抖音推薦的視頻可以說是完全汲取了用戶的DNA,完全符合用戶的口味偏好,用戶也會很容易因此而“上瘾”,樂此不疲地沉浸在“美好事物”的海洋中。

2. 各種公關手段,流量大量湧進

明星效應:通過各種明星,包括鹿晗、何炅、迪麗熱巴、唐嫣、陳赫、劉昊然、杜海濤等明星紛紛進駐,帶來了大把流量。

公關傳播:2017年6月初,抖音推出了一則“相當酷炫”TVC廣告,這則廣告推出後受到不少好評。之後陸陸續續在全國210個城市院線同時上映了這條短片。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列創意H5的傳播,例如前段時間的《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訪問量在短短幾天時間也已突破550萬。

抖音的公關傳播,精确地瞄準了年輕人的群體,形成了病毒式的口碑傳播,因此很容易獲得了年輕一代的追捧。

3. 關注用戶體驗,創新的玩法,制造熱點

抖音經常以用戶的角度去思考産品的功能,他們自己設計團隊也注冊了抖音,在抖音上收集用戶的建議,同時新功能、新濾鏡上線後也會發布到抖音上“調查民意”,看看用戶接受的程度如何。

它與小咖秀類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的創新玩法,抖音用戶可以通過視頻拍攝快慢、視頻編輯、特效(反複、閃一下、慢鏡頭)、尬舞機、合拍等技術讓視頻更具創造性,而不是簡單地對嘴型。同時抖音非常重視濾鏡、特效,以及視頻的優化,這一點也在赢得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睐的同時也讓用戶創造出更優質的内容。

在熱點制造方面,抖音經常會制造一些全民可參與的熱點,來促使用戶參與。例如cilicili舞蹈,手勢舞,倒車舞等等,有利于引起輿論,促進傳播。

四、抖音未來與困難

但火爆的背後,抖音仍面臨着以下3個困難:

1. 社交短闆

抖音突如其來的火爆,讓騰訊系的快手感到了威脅,并在微信上封殺抖音視頻,同時重新啟動了微視的項目。

騰訊知道,抖音的短闆是社交。抖音如果沒了社交性就像沒了靈魂一樣。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每次看到好看的視頻,我必定會點進去抖音的評論區,看看大家的評論,社交會增加看刷視頻的樂趣。如果少了評論區,那刷視頻的時候就沒有味道了。所以社交是增強用戶粘性和産品忠誠度的利刃。

到這裡你可能會問,視頻不是有評論區嗎?不就有社交了嗎?雖說評論區裡很多評論,但除了前幾條的評論被人點贊之外,大部分評論都是單方面的評論,播主很難對每個人都進行回複。

良好的社交環境必須是雙方的,如果長期單方面的交流很容易導緻用戶參與評論熱情會逐漸消退,使大部分用戶淪為吃瓜群衆,隻看不寫。另一方面,如果用戶制作了視頻發上去,未得到關注和評論,也會降低用戶創作的熱情。

對于社交類的産品,社交互動必須是雙方進行的,才能提高對于産品的依賴性和忠誠度。長期單方面的互動對于抖音的社交環境會形成不利的影響。

盡管被微信封殺後,抖音進行了一次改版,把關注的頁面改成了類似朋友圈的設計,但個人覺得設計得有點雞肋,一方面缺少了抖音視頻大屏觀看的沉浸感,另一方面,抖音并不像微信擁有共同好友,朋友圈能形成互動。很多時候交流隻是單方面的交流,很少能形成互動,并不能帶來朋友圈社交的樂趣。

如今抖音要走社交的路,會不會也會遇到像支付寶一樣的困難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2. 短視頻同質化嚴重,創意成本高

抖音内容創作日漸同質化嚴重,玩模仿、秀萌寵、拼搞笑的老把戲新意匮乏;各種美女帥哥美食萌物用戶很快就會視覺疲勞。

因此抖音隻能花高成本與MCN機構合作,發展優質内容;砸錢與明星合作拍攝短視頻。但這些都不是良性循環的因素。

真正良性循環的是用戶自己産生優質内容。但是很多用戶都隻看不拍,也許抖音對于他們來說隻是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的一個地方,參與拍攝的積極性根本不高。然而就算很多草根用戶拍了,但由于視頻内容缺乏創意,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用戶創作的熱情就會降低。

實際上我們真正看的視頻也隻是在推薦上的幾十萬贊的那些高質量的視頻,很多長尾視頻被淹沒在茫茫視頻之下,未能得到關注。

但如果一直采取高成本的内容創作,抖音還能堅持多久?

3. 娛樂至死,道德難題

這裡引用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裡有一句話:

一切公衆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現在我身邊的很多人都“沉迷”在刷抖音上,不再把心思花在其他事情上了。

我相信很多人也有這種情況:晚上睡覺前刷抖音,刷着刷着就到淩晨了,導緻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工作;有的做着做着事情,停下來刷抖音,刷着刷着就幾個小時過去了,原來的事情就被耽擱在那裡。

抖音的“魔力”實在是太大了。我甚至可以把抖音視為精神毒品,是因為它與“人性弱點”息息相關,它能夠抓住你的興奮點,知道你對什麼東西沉迷,就跟毒品一樣,讓你沉浸在一個完全忘我的狀态上。然而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在别人的美好事物上,除了能夠滿足自己的“窺視感”外,對自己剩下的都隻有自卑和空虛。

所以,抖音面臨的是一個道德上的考驗,是選擇繼續增長用戶停留時長,還是防止用戶沉迷其中呢?但我覺得偉大的産品應該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希望抖音也是如此。

這就是本人被抖音“毒害”後的一些小想法,你們是否也被抖音“毒害”過呢?歡迎各位大佬指正!

作者:阿京,阿京的UED筆記

本文由 @阿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