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8 08:51:43

本文乃“韻川說育兒”獨家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

古人貶官之後,大多放情山水,以示曠達,因而留下了很多清新優美、寓意深刻的記遊之作。例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和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就是這類作品的典範。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也是他被貶滁州時寫下的一篇著名的遊記。這篇遊記雖然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作者寄情山水、排遣愁懷的情緒,但更主要的是,借描寫滁州“山水之樂”以表明作者“與民同樂”的崇高理想和政治态度。所以,通篇貫穿一個“樂”字,充滿了悠閑自适的情調。并且從側面反映了作者治理滁州的政績,表現出滁州地方政通人和的清明景象。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1

文章開門見山,由滁州的地理環境漸次寫到醉翁亭。“環滁皆山也。”這短短一句,筆墨極少而含量極大,一下子就把滁州城群山環繞、巍峨壯觀的景象展示在你的面前。“滁”是州名,其治所在今安徽省滁縣。根據《朱子語類》的記載,歐陽修的初稿說滁州四面有山,寫了幾十個字,後來反複圈改,最後改定為“環滁皆山也”這五個字。這是歐陽修修改文章一個很有名的例子。關于滁州城的地理環境,錢锺書先生在《管錐編》一書中作了考辨,說他親自到了實地考察,根本不是什麼“環滁皆山”,而是“四望無際,隻西有琅琊”。錢先生當然不會不知道歐陽修是采用文學誇張的手法,隻不過就其地形加以辨正而已。我們在閱讀時,仍不妨按作者所描寫的情景去理會。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2

文章接着從四面群山中點出“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林壑”是講山勢,即山間的樹林和壑谷。作者特别告訴我們,滁州城四面群山,要數西南方面的山林景緻尤為優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遠遠地望去,林木蔥茏、幽深秀麗的樣子,那便是琅琊山了。“蔚然”是草木茂盛的樣子。“琅琊”是山名,在滁縣西南十餘裡處。上面這幾句是寫遠景,就像電影一樣,鏡頭逐漸推近,範圍逐漸縮小,從滁州四面群山寫到西南諸峰,再從西南諸峰寫到琅琊山。以下是寫近景都是在琅琊山上的所見所聞。“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3

在琅琊山上行走了六七裡,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流水從兩座山鋒之間奔瀉而來,這便是釀泉。釀泉的“釀原本作“讓”,其他的本子作“釀”,大約是根據下文“釀泉為酒”而改的。這裡描寫山的靜景和泉的動态,山、水相映成趣,并且由釀泉又引帶出醉翁亭來。“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随着回環的山路而拐彎過去,便有一座亭子,猶如鳥兒展翅一般,高高地建立在釀泉旁邊,這就是醉翁亭。峰回路轉,是說山勢回環,山路也随着拐彎,這是在山間行走時常常可以見到的景象。句中用“翼然”二字形容四角翹起的亭子,給靜物賦予了動态,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還有“臨”字也不可放過,說明亭子與釀泉的地勢不是平行的,而是居高臨下。這都是傳神妙筆,值得玩味。以上為一層意思,描寫醉翁亭的位置;下一層意思交代醉翁亭的來曆。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4

第二段寫醉翁亭一帶早晚和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作者在此領略的無窮樂趣,這是寫“山水之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這一段在行文上與第一段錯落有緻的參差句式不同,多用整齊的偶句,音節和諧,色彩明麗,把這裡的山水描繪得更加美麗可愛。“若夫”是發語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說到什麼什麼”。“霏”是霧氣,“林霏開”這句是說清晨旭日東升,霞光璀璨,林間霧氣消散,黛色蔥翠。“雲歸”與“日出”相對,古人以為雲從山出,晚亦歸之。“暝”是昏暗的意思,“岩穴暝”這句是寫山林晚間的幽靜。作者描寫山間早晚的變化,抓住最帶山林特征的“雲”“霧”來寫,可以說是典型化的。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5

接着描寫山間四季的變化:“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四時”即四季。“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這兩句寫春、夏之景。春天,山間各種野花競相開放,幽香撲鼻;夏天,林中枝葉繁茂,濃蔭蔽日,氣候涼爽宜人。“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這兩句寫秋、冬之景。風霜高潔,就是風高霜潔,即天空高曠、霜色潔白的意思,這是秋天的景象。“水落而石出者”是就前面提到的釀泉而言的俗話說,飛瀑之下必有深潭。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6

“瀉出于兩峰之間”的釀泉,其下亦必有深潭,況且釀泉在山間鬥折蛇行,水潭肯定會有不少,一到冬季,泉水枯竭,深潭便水落石出了。這幾句寫山間四時景色變化的不同也是典型化了的。山林之間的景物如此美好而又變化無窮,所以文中接着寫道:“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這句是對這一段文章的總結,朝、暮、四時都是回應和收束上文。“而樂亦無窮也”的“樂”,是前面提到的“山水之樂”。由于山間早晚和四季的景物各有不同,因此任何時候來這裡都可欣賞到不斷變化着的山水之美,所以遊山的樂趣也就無窮無盡了。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7

前面兩段重點在描寫山中景物,後面兩段則着重記叙遊樂的盛況。第三段便是寫遊人之樂和亭中飲宴之樂。“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後者應,伛偻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負者”是背着東西或挑着擔子的人,大約是指在山中打柴的樵夫或者在路上挑擔的擔夫。後句“伛偻”是駝背的老人,“提攜”是被人攙扶的兒童。這幾句是描寫滁州人安居樂業的升平景象: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8

大道上,挑擔子的邊走邊唱,走路走累了的在樹下休息,有老人,有小孩,一路上前呼後應,來往不絕。好一幅滁人遊樂圖!這與孔子的學生曾晳所描繪的暮春時節一行人在沂水沐浴,痛痛快快洗了個澡,然後唱着歌回家這種儒家的理想社會何等相似!所以說這種清明盛世的景象,既客觀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治滁的政績,也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崇高理想和政治态度。接着描寫飲宴的盛況。“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臨溪而漁的“漁”,是動詞,即捕魚的意思。泉香而酒洌,“泉香”是說釀泉的水味道很香,這是強調泉美;“酒洌”是說釀泉水釀的酒味道清醇,這是強調酒美。這句在蘇東坡書寫的《醉翁亭記》碑裡寫成“泉洌而酒香”,也可以說得通。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9

山肴野蔌,“肴”是酒菜,“蔌”是菜蔬,這裡泛指鄉間的野味、蔬菜。文中列舉這些就地取材的時鮮野味,是暗暗地将貶官生活和在京城做官的生活兩相對照。醉翁亭上的飲宴,雖然比不上朝廷國宴的山珍海味,但山溪中捕的魚,釀泉水做的酒,以及各種鄉土野味,也别有一番情趣。“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衆賓歡也。”“酣”是喝酒喝得半醉的樣子。非絲非竹,是說在山中飲宴沒有絲、竹之類樂器伴奏取樂,這是暗用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的典故。“射”是古時候的一種遊戲,“弈”是下棋。所謂“射者中,弈者勝”,都是從好的一面來寫,因為射者必有不中,弈者亦必有失敗,如果把這敗興的一面也一并寫上,就不免倒胃口了。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10

還有上文寫到的“木”是“佳”木,“魚”是“肥”魚,這些地方都是作者為文用心之處,必須留意。“觥”是酒具,“籌”是用來行酒令的簽子。觥籌交,是說酒杯子和籌碼相錯雜,形容喝酒盡歡的樣子。起坐而喧嘩者,是說大家喝完了酒,離開座位說笑打鬧。這幾句寫醉翁亭上的宴會,大家無拘無束,恣意取樂,所以說“衆賓歡也”。這一段極寫飲宴之樂,但最後作者留給我們的形象,卻是一個面容蒼老,白發斑斑,昏然頹倒在賓客中的“醉翁”。“蒼顔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蒼顔”即蒼老的容顔,“頹然”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裡形容醉态。“乎”是“于”的意思。“其間”指賓客們中間。“頹然乎其間”,就是醉倒在賓客們中間。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11

第四段寫太守醉歸及作記之人,是寫“太守之樂”。“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不一會兒,太陽就快下山了,因為斜陽映照,人影也顯得散亂了,于是太守起程回府,而賓客簇擁于後。“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樹林陰翳,是林間天色發暗的樣子。鳴聲上下,是傍晚的時候小鳥一面鳴叫着一面在樹枝上跳上跳下。有過山林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黎明和傍晚的時候,禽鳥是要在林中喧鬧一番的。由此可知作者觀察生活的細緻。鳥噪暮林,這大約是太守歸途所見,因此,作者以為遊人盡興離去,山中便是禽鳥的世界了,它們也一定會十分快樂吧。“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12

作者由禽鳥之樂,引出這一番耐人尋味的議論來。禽鳥隻知道山林的快樂,而不知道人們的快樂;人們隻知道跟随太守遊玩的快樂,而不知道太守為什麼快樂。這幾句話很有一點莊子與惠子論魚之樂的理趣,但歐陽修所講的卻是一個十分嚴肅認真的話題。所謂“太守之樂其樂”,含義很深,既表示了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快樂,更主要的則是以山中遊人的快樂為快樂,即樂民之樂,也就是與民同樂,這就是“太守之樂”,也就是醉翁之意之所在。作者認為自己的這種高尚情操,随從的賓客是不了解的。“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文章最後又點出“醉”字來,始終緊扣題意。

說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醉翁亭記)13

這幾句說,喝醉了能同大家一道快樂,酒醒了便能寫成文章來記叙此事,這又是太守的高明之處。那麼,這位太守究竟是誰呢?作者直到最後才亮相,道出自己的名字來。“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廬陵”是作者的家鄉,在今江西省吉水縣。古人署名常冠以郡望。文章寫到這裡,戛然而止,給人以餘音袅袅、意猶未盡之感。本文雖寫于谪貶之時,但文中既沒有柳宗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情變化,更沒有蘇東坡“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悲歎,自始至終洋溢着歡快的氣氛,這是與一般貶放官員寄情山水所不同的地方。誠然,字裡行間也流露出谪貶生活的愁緒,但沒有一字明言,表達得婉由深沉,很有情緻。

參考資料

《醉翁亭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