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和蒜苗這兩種食材在湘菜中經常用到,在湖南就是做湯也會加點蔥,屬于廚房必備;農村裡隻要稍微勤勞點的家庭都會自己種植,這兩種作物實在是太容易成活了,平時買來的大蒜或者蔥放在潤的地方就會發芽生根,還不招蟲子,基本隻要有土有水有光就能生長,非常适合在陽台和院子裡種植,做菜需要的時候去割一點,過段時間又長出來了,既能吃又能做盆景。
準備材料:花盆、泡沫箱或者其他防水的桶子盒子等;疏松的泥土,最好是砂質土壤,其實隻用水也可以種,不過個人喜歡用土;農家有機肥、尿素、鉀肥等;大蒜和根莖帶有泥土的蔥,可到超市或者農貿市場購買;向陽的陽台或者庭院。因為是家庭種植,所以要求很低,盡量縮小種植難度。
把大蒜按顆尖朝上的方式插進土裡,隻吃苗可以密集一點,準備出大蒜就得間隔5~6cm,覆蓋1~2cm的泥土,澆透水,放在有陽光的地方;幾天就會發芽,注意不用經常澆水,保持泥土濕潤就可以;長出青苗後每隔十天左右随澆水施點氮肥,當蒜苗長到6~7片葉子就可以收割苗了,離土3~4cm左右用刀隔斷,保留根莖,隔一段時間又能收割。
種蔥就更加簡單了,農貿市場買回來帶有根的蔥(最好根上留有泥巴),選出蔥須保持完好的,4~5根連在一起的為一簇,将蔥白栽進花盆的泥土裡,每簇間隔四指寬,澆透水就可以;蔥耐寒不耐熱,喜歡陽光,最适合的溫度在20度左右,高溫會枯萎,無需經常施肥;不耐旱需要經常澆水,但澆水不能過多,保持濕潤就可以;收割的時候隻用小刀或者剪刀剪泥土上邊的,留下根莖就能不斷的長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