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10:49:16

西域是漢代以來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所指範圍按中原王朝政治勢力的伸張、地理知識的擴展或時代與情況不同而異。一般沒有固定的界限。西域一詞正式使用,是從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漢宣帝設西域都護府開始。這時所說的西域大緻是現在的新疆南疆地區。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看着認識一讀就錯)1

西漢時期西域都護府及西域諸國分布

公元前138年,張骞出使西域,發現西域小國林立,回來彙報以後,漢朝稱之為西域三十六國。西域諸國多是城邦國,國土狹小,建于綠洲之上,領土以王城為中心,以綠洲為邊界。這些古國有着迷離傳奇的曆史,曾經興盛的樓蘭文明,又謎一樣地悄然消逝,漢朝、匈奴和西域諸國的世代恩仇驚心動魄。這裡也有着豐富的物産,有聞名于世的汗血寶馬,有漢代才傳播到中原的葡萄、石榴……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令人困擾特點:它們的國名到底怎麼讀!

龜 茲【qiū cí】

龜茲國,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以庫車綠洲為中心,自古為西域出産鐵器之地。中國古籍對龜茲的詳細記載最早見于《漢書·西域》:“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裡。戶六千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南與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扜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能鑄冶,有鉛。東至都護治所烏壘城三百五十裡。”可見在當時的西域諸國中龜茲算是大國了。

西漢以前,龜茲屬匈奴統治。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服從于漢。唐朝時号稱“東西千餘裡,南北六百裡”,是唐代安西四鎮之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歸入清朝版圖後,定名庫車。是當時中央統轄西域諸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商貿和佛教的中心。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看着認識一讀就錯)2

克孜爾千佛洞

曆史上,龜茲是絲綢之路重鎮,地處絲綢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沖,連接東西方之貿易,傳載東西方之文明。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擁有比莫高窟曆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于此。波斯、印度、希臘、羅馬、漢唐文明在這裡交融,阿爾泰、漢藏、印歐三大語系在這裡交彙。

鄯善【shàn shàn】

鄯善本名樓蘭國,舊都在樓蘭城(遺址在今新疆羅布泊西北岸)。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改國名為鄯善,遷都于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後來兼并了小宛、精絕、且末等小國,絲綢之路南道諸國中唯鄯善、于阗最大。公元448年,北魏滅鄯善國,共存國600多年。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看着認識一讀就錯)3

樓蘭古城藝術複原圖

鄯善是西域三十六國中最東邊的一個國家,離漢朝最近,國土被流沙占去大半,地多鹽堿,因此耕地面積很小,不得不到鄰近國家去租種田地,或者靠買糧過日子。牧業比較發達,盛産駱駝。它“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阗,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臨白龍堆,通敦煌。”希臘雕塑、羅馬錢币、中原文書……各地物資在此彙聚、中轉。由于地處絲綢之路的咽喉,有着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成為西漢與匈奴的争奪對象。鄯善介于漢和匈奴兩大勢力之間,采取了“遣一子質匈奴一子質漢”的兩面讨好策略,以求自保。

焉耆【yān qí】

焉耆國又稱烏夷、夷、烏耆等,位于天山中部的焉耆盆地(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國都是員渠城,又稱河南城。當年玄奘去印度取經,從高昌國向西出發,第一個到達的就是焉耆國。《西遊記》中所說的烏雞國就是焉耆。

這是一個建立在綠洲上的農耕生活形态的城郭,是漢通西域北道的必經之地。焉耆依山臨水,土地肥沃,種有稻、粟、麥,兼畜牧;資源豐富,文化發達,佛教藝術也曾繁盛燦爛;盛産胭脂,也盛産良駒。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看着認識一讀就錯)4

可日行三百裡的焉耆馬

焉耆農牧漁業兼營,貿易也很興盛。焉耆人喜歡經商謀利,據《魏書•焉耆傳》記載:“其珍奇異玩殊方谲詭不識之物……舉國臣民負錢懷貨焉耆。”這在古代西域其他國家裡是不多見的,反映出焉耆當時很重視商業,市場極其繁榮。

焉耆在漢初時隸屬匈奴,後降漢。漢朝設置西域都護後,在焉耆西南的烏壘城駐紮軍隊,監管、保護絲綢之路北道的各國。三國時期,焉耆國漸漸強大,成為絲路北道的大國。唐朝時,焉耆國與唐朝加強了聯系,武則天就在焉耆設立了西域都護府,焉耆成為唐安西都護府下屬四鎮之一。13世紀末,焉耆滅國。後經察合台後王和準噶爾等部的統治,最終歸入清朝版圖。

小宛【xiǎo yuān】

小宛國位于山區,以養畜為主。居民為古塞種人,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之民族。《漢書·小宛國傳》載:“王治圩(wū)零城。去長安七千二百一十裡。戶百五十,口千五十,勝兵二百人。輔國侯,左右都尉各一人。”小宛國在今且末正南,喀拉米蘭河北岸一帶,由于其南為可可西裡山,所以比較偏僻。東漢末年,西域各國相互之間不斷兼并,至晉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車師等幾個大國并起的局面。小宛國小兵寡,自然成了頭号目标,很快被鄯善兼并。

尉犁【yù lí】

塔裡木盆地孔雀河流域的古代小國,位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尉犁縣。西漢時此國屬西域都護府轄制,至唐朝時被焉耆國吞并,成為焉耆國的屬地。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看着認識一讀就錯)5

《漢書·尉犁國傳》載:“尉犁國,王治尉犁城。去長安六千七百五十裡。戶千二百,口九千六百”。尉犁國國都尉犁城建在石崗上,地勢險要,形成了一個天然屏障,而石匠們則把石材壘砌在城門、城牆、宅府上,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

于阗【yú tián】

于阗國(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曆經13個世紀,國祚之長與生命力之驚人在整個世界史上也極為罕見。地處塔裡木盆地南沿(今新疆和田縣),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市,國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是當時絲綢之路南道的大國,守護着東西商業和文化的交流要道,也是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看着認識一讀就錯)6

于阗國遺址

于阗氣候溫和,農産品豐富,盛産美玉,是西域諸國中最早獲得中原養蠶技術的國家,所以桑蠶和絲織業也很發達。2世紀末佛教傳入後,逐漸成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晉至隋唐,于阗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是我國佛教經典入傳的必經之地。

君主國姓為尉遲(yù chí),因仰慕唐朝,有兩位君主改姓李,他們是尉遲僧烏波(李聖天)和他的兒子尉遲蘇拉(李從德)。李聖天深受漢文化影響,他繼位時,于阗同内地的交通由于戰亂已經斷絕,他并不知唐朝已滅亡,仍然按照中原朝廷的慣例,采用了内地通行的年号。同時,行政建制和職官制度也處處模仿唐朝,始終不渝地堅持對中原王朝的臣屬關系,認為于阗是中央政府下屬的地方政權。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看着認識一讀就錯)7

莫高窟李聖天畫像

北宋建立後,一直渴望國家統一和安定的李聖天,立即派使前往開封,向宋太祖表示祝賀和歸屬之意。此後,雙方使者,僧侶、商人來往頻繁。李聖天和他的兒子李從德都自奉中國守臣,心向中原,做着西部邊陲的守護者。正因如此,李聖天這位西域國王的形象被存留在了敦煌莫高窟。李聖天畫像頭戴王冠,一身寬衣博帶、雍容華貴的漢地裝束,旁邊的題記是“大朝大寶于阗國大聖大明天子”,這裡的“大朝”是李聖天對唐朝的稱呼。

扜彌【yū mí】

扜彌國又名枸彌、扜罕、甯彌,位于今新疆于田縣,《漢書.迂彌國傳》載:“扜彌國,王治扜彌城。去長安九千二百八十裡,戶三千三百四十,口二萬四千,勝兵三千五百四十人”。在西域南道十國中人數最多,對外交往也較多。西漢時,扜彌國先後屬西域都護和西域長史管轄,三國時屬魏,後被于阗吞并。

在記錄下來的西域曆史中,扜彌國一直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現的。為了幫助這個後來被于阗吞并的國家複國,東漢甚至發動了兩場戰争。對比扜彌、于阗兩國在西漢時期的人口數量,唯一能夠解釋這種現象的,就是扜彌國因為某種原因迅速衰弱了。

在環境惡劣的塔裡木盆地,完全依賴高山雪水補給的綠洲,因河流改道一類的原因影響到國家命運的例子并不鮮見。在張骞回程路過扜彌國時,這個綠洲正處于它的鼎盛時期。隻不過很快,準備經營西域“斷匈奴右臂”的西漢帝國,就親眼見證了這個綠洲的衰敗。在後漢書中,扜彌人口已經銳減至了七千餘人。而在于阗兩滅其國之後,再次複立的扜彌國就隻剩下一千人了。

西域古國為什麼沒有神秘地方(看着認識一讀就錯)8

充滿傳奇色彩的西域,它所蘊含的文化和曆史,能擊中許多“文藝青年”的内心,神秘的西域三十六國,不論城郭之國還是遊牧行國,都已經在過往的曆史煙雲中消散,文明卻在細枝末節處得以留存。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原創,轉載須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