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4:42:35

端午節就要到了,相信不少人已經準備好了粽子、雄黃酒等端午必備的節日食物,但端午節作為一個傳統的民俗大節,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可不僅僅隻有這些,還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特色老傳統,如我的家鄉在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嘗壽果,吃長豆,咬吊菜”的老傳統,都有寓意安康、美好的意思,介紹給大家。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1

嘗壽果

端午節不少地方有吃桃子的習俗,吃“桃”與“逃”諧音,寓意黴運、蛇蟲鼠蟻都逃得遠遠的,一年都會安康、順利。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桃又被稱為壽桃,老人祝壽時經常看到桃子的身影,端午節吃桃子還有一個“孫膑獻壽桃”的有趣傳說。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2

相傳在戰國時期,齊國孫膑遠拜鬼谷子為師,在雲夢山學兵法十二年未曾回家,有一年臨近端午節,孫膑想到五月初五正是母親的80歲大壽,便和師傅鬼谷子請假,要回家看望母親。鬼谷子當即拿出一個大桃子送給孫膑當成壽禮。宴席上孫膑将壽桃獻給母親,衆人隻見老母親還沒有将桃子吃完,就突然容光煥發,變得年輕了,衆人啧啧稱奇,開始紛紛效仿,在父母壽辰時送上桃子,以表達希望父母健康長壽的心願。

分享一道桃子的菜譜:【水果罐頭】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3

準備食材:桃子3個、杏子6個、櫻桃、冰糖。

1、桃、杏和櫻桃都要選用新鮮無破損的果子,清洗幹淨去掉櫻桃的果蒂。

2、三種水果放入淡鹽水中浸泡5分鐘,之後用清水沖洗幹淨後,桃子和杏子用刮皮刀刮掉表皮,對半切開去掉果核。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4

3、準備一個無油無水的鍋,加入三種水果、沒過水果的清水以及适量的冰糖,開大火煮開後加入櫻桃煮2分鐘左右。

4、提前準備一個罐頭瓶,加入開水中煮一會進行殺菌消毒後,将煮好的水果連同湯汁趁熱倒入罐頭瓶中,蓋上蓋子即可。待罐頭晾涼後可放入冰箱中冷藏,随吃随取很方便。

吃長豆

長豆指的就是豇豆,民間有端午吃“長豆長歲數”的說法,認為端午吃長豆,日子能過得長長久久,有長命百歲的好寓意。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5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每年春天母親都會在院子的空地裡種上一些豇豆苗,随着時間的流逝豇豆順着搭好的架子慢慢往上爬,入夏後開花結果,端午節的時候能吃上最早的一茬,鮮嫩可口,到了盛夏季節就多了,吃不完的還會分給鄰居或者制成豆角幹,等到秋冬天炖肉吃别提多香了。

推薦一道菜譜:【豇豆炒雞蛋】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6

準備食材:豇豆1把、西紅柿1個、雞蛋2個。

1、準備一把新鮮的豇豆,清洗幹淨去頭去尾,撕掉筋膜後切成2厘米左右的段,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讓其有底味。

2、2個雞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鹽并打散,鍋中加入适量的油,油熱後倒入雞蛋液炒至金黃,西紅柿清洗幹淨切塊備用。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7

3、炒鍋中重新加入适量的油,油熱後加入蒜瓣炒香後,加入豆角段大火翻炒5分鐘左右,這時豆角會析出很多水分。

4、炒好的雞蛋和西紅柿塊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後倒入1勺幹澱粉、2勺生抽、少量的糖和适量的鹽制成的料汁,大火翻炒2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咬吊菜

農曆五月也被稱為“毒月”或者“惡月”,因為端午之後,随着氣溫的不斷升高,像蛇、蜈蚣等毒蟲開始肆虐,所以民間又有“端午節,五毒醒,不安甯”的說法。為了不被毒蟲叮咬,很多地方有端午吃“吊菜”的傳統,吊在這些地方讀音通“咬”,民俗認為端午吃了這些“吊起來”的菜,蚊蟲就不叮咬了。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8

推薦一個菜譜:【涼拌茄子】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9

準備食材:茄子2個、小蔥2根、香菜1根。

1、茄子清洗幹淨掰掉茄子蒂,對半切開放入蒸鍋中蒸5分鐘左右。

2、小蔥去掉外面枯葉切碎,香菜清洗幹淨切成段,大蒜去皮後切末,碗中加入蒜末和小蔥碎,加入少量的熱油激發出香味後,放生抽、白糖、醋、鹽和雞精攪拌均勻制成料汁。

端午節的特色食俗(端午節别忘嘗壽果)10

3、茄子蒸好後晾至不燙手後,撕成茄子條。

4、茄子條中加入制好的料汁,再加入浸泡好的枸杞,撒上香菜攪拌均勻即可。

——老井說——

端午節之後正是盛夏的開始,在飲食方面要多吃一些當季的新鮮瓜果蔬菜,尤其是如絲瓜、瓠瓜、西葫蘆、茄子、黃瓜等都陸續到了自然成熟的季節,是最營養最好吃的時候,價格也便宜,可别放過了。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