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流行字體?峄山碑字解84流流:最初的“流行”是不是“時尚”?,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現在流行字體?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峄山碑字解84流
流:最初的“流行”是不是“時尚”?
當今時代,最流行的就是流行,流行的就是時尚的,諸多吃瓜群衆都是流行時尚的跟屁蟲。流行有兩個特點:一是持續不會太久;二是流行都有“源頭”,源頭之下才是萬衆追随一“流”千裡。
流行的事歸時尚去了解,咱們還是探究一下“流”字的本源。
最早見到的“流”字字形是金文
很明顯這個字是水字旁,但另外一個組成部分是什麼,有人解釋說是“頭發亂糟糟的孩子倒過來的樣子”,和水流一結合,就表示小孩被水沖走的樣子。
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古文字的解釋,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不能妄加評論。是對是錯,先放到一邊。說實在,“流”字的金文不太容易看明白,我們就去看看其小篆字形,看看比我們早幾千年的古人如何承繼這個字,也許能找到一點線索。
“流”字的小篆字形有兩種寫法:
兩者的差異在于一個水旁還是兩個水旁,有差距,但意思很明白。
《說文解字》是以第一種寫法來解釋該字的:“水行也。從沝㐬;㐬,突忽也。流,篆文從水。”對于這兩種寫法,《段注》認為第一種寫法是籀文,第二種寫法才是小篆字形。王筠《句讀》解釋“水行也”:“謂水之自行也。”徐锴《系傳》解釋“突忽也”:“突忽猶疾也。”“疾”即“迅疾”。
根據“流”字的小篆寫法,也産生了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流”是會意字,另外一種認為是形聲字。
會意派則認為“流”字“從水,從㐬”。“㐬”像頭朝下倒着的孩子,下有三畫像生子時的羊水,這個“㐬”是“毓”的省文,像産子之形。“流”的本義是“産子時嬰兒從母體内流出”。這種說法如果還說得通的話,流出的應該是羊水,孩子不是流出來的,應該是很艱難地生出來的。
形聲派認為,“流”字“從水,從疏省,疏省亦聲”。“疏”字的小篆寫作
兩種寫法大同小異。“疏”是會意字,其小篆中由“㐬”(tū)和“”疋(shū)組成,“疋”也表聲。“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暢通”,引申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關系遠。“疏省”即省去了“疋”的簡便寫法,雖然寫成了“㐬”,仍然是“疏”的意思。如此則“流”是“水”與“疏”的組合字。
黃河小浪底水庫每年都要洩洪排沙,這是因為黃河含沙量較大,到中遊的時候淤積非常嚴重,放水排沙正好把淤積的泥沙沖到下遊,這樣才不會導緻決堤。黃河小浪底水庫開閘排沙時,裹挾着大量泥沙的水流瀑布猶如三條黃龍從排沙洞口噴薄而出,場面蔚為壯觀。
這個排沙就是“疏”,“水”與“疏省”結合,進一步強調了所“疏”的是“水”,那不就是“流水”嗎?如此正是“流”字的含義:“水行也。”
“流”字流傳數千年,詞意已經很明顯。不過,最初的“流”,是不是也是“流行”?是不是也是“時尚”?最初的“流”字,流的是嬰兒還是水?你來說一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