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中國第一部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播出了。
創下的巅峰效應,也成為90年代初不可多得的“神話”。
一下子改變了葛優的命運,讓他體會到什麼是一夜成名。
最重要的還改變了一個負責訂盒飯劇務的命運,這個人就是趙寶剛。
1、葛優拒演
1988年,36歲的鄭曉龍,後來娛樂圈裡的京圈初代大佬,此時在北京市廣電局下面的電視藝術中心負責生産的副主任。
在他的策劃和統籌下的《渴望》大火之後,北京電視台就想讓鄭曉龍再拍攝一部。
《渴望》讓全國人掏心掏肺的大哭了。
而鄭曉龍想讓勞苦大衆開懷的笑一次,他想拍喜劇。
于是鄭曉龍把善于做喜劇的王朔,馬未都等人找來。
鄭曉龍先給這個片子定了調:寫喜劇,反映社會生活。
《編輯部的故事》裡面男一号葛優是最大的受益者。
最開始導演金炎想在軍藝找年輕帥氣的男生出演李東寶。
聽話這事之後,馮小剛當時就急了,在劇本創作的時候,男一号李東寶這個角色就是按照葛優寫的。
所以李東寶這個角色就隻能葛優演。
于是馮小剛想趕緊找到葛優。
那個時候馮小剛并沒有真正見過葛優,但王朔與葛優卻是相熟的。
王朔聽說這個角色的原型是葛優,二話不說便拉上馮小剛,打算去請葛優演這個角色。
當時的馮小剛對此也很驚訝,按照他的說法,“叫朔爺親自去登門請演員是難以想象的事。”
當天,天空中飄着小雨,兩個人一同來到了葛優住的那幢樓。
由于王朔沒有記清葛優家的門牌号,于是隻好在樓裡掃聽半天,直到遇到了葛優的嫂子,才知道原來葛優當天外出了。
但是,求賢心切的兩人并沒有離開,而是就站在樓下等葛優回來。
這一等就是兩個小時。
就在兩人等到快要放棄的時候,才看見遠遠地過來一個人影。
那天,葛優穿着一件咖啡色的大風衣,戴一頂帽子,風衣特别的肥大,顯得極為滑稽。
王朔指着遠處走來的一個人影:來了。
三個人一起上樓。
一陣寒暄過後才說明了來意。
聽了馮小剛的來意,葛優兩手一擺,說不行,檔期撞了,自己已經答應去演電影《大沖撞》了。
馮小剛問:“你在裡面演什麼角色?”
葛優實誠:“演一個賓館經理,小角色。”
一聽這話,馮小剛樂了,說:
“那你得來演我們這戲啊!這戲你是主角,一号人物,劇本就是照着你寫的”。
接着馮小剛又說,指着王朔威脅道:
“反正都是得罪朋友,那你就權衡利弊吧,兩害相權取其輕。上張小敏的戲,你得罪了我們,卻隻演一個配角;上我們的戲,得罪了張小敏,卻演得是一個絕對的主角,而且保證戲一出來就炸了。”
後來馮小剛三顧茅廬,最後葛優硬着頭皮推掉了《大沖撞》,決定出演李東寶。
鄭曉龍還曾經開玩笑的說,如果葛優不來演我們的戲,我們就封殺他。
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葛優獲得第1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李東寶”讓葛優家喻戶曉,葛優一下子嘗到了出名的滋味了。
走在路上,開始有人找他簽名合影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習慣用李冬寶稱呼他。
2、呂麗萍差點被換在《編輯部的故事》之前,呂麗萍接到了人生中第一部女主角的劇本《遭遇激情》。
彼時正在籌備《編輯部的故事》劇本的馮小剛與鄭曉龍去探班,就發現片場休息的呂麗萍正在與人開玩笑。
那爽朗的笑聲與不拘一格的歡脫性格剛好對應戈萍的心直口快、聰明犀利的北京姑娘形象,就這樣他們當即拍闆定下呂麗萍擔任女主角。
看完劇本之後,呂麗萍說從來沒有見過可以把自己笑到揉肚子的劇本,而《編輯部的故事》卻做到了。
《編輯部的故事》中她飾演的戈玲知性幹練、言辭犀利,展現了一個新時代知識女性的鮮活形象。
但是拍了幾集之後呢,領導小組認為呂麗萍演的戈玲的人物形象立不住理應換掉。
最後還是在侯耀華的斡旋下,呂麗萍才最終沒有被換掉。
呂麗萍也憑借此劇獲得了飛天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在劇中李東寶一直在追求戈玲。
播出結束後有人甚至專門寫信問制作方北京藝術中心他們最後在一起了嗎,可以說這是國内第一對熒屏“CP”。
3、趙寶剛臨危受命
在拍攝《編劇部的故事》之前,趙寶剛做了6年的劇務,給劇組定盒飯,管人,管住宿,管車輛,扛東西。
1990年,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導演魯曉威找到趙寶剛,邀請他擔任《渴望》的技術導播。
但是拍到了20集的時候,劇本出現了問題。
魯導既要忙劇本又要忙拍攝,分身乏術。
于是趙寶剛就毛遂自薦,讓導演魯曉威去修改劇本,由他來執導餘下的部分。
同時趙寶剛還承諾,自己不要勞務費,也不挂名。我隻要一個機會。
結果,這個機會,真的給到他了。
于是,《渴望》後30集,是趙寶剛導演的,但是隻是挂了一個導播的名字。
《渴望》播出後,一時間萬人空巷,該劇榮獲 “飛天獎”、“金鷹獎”、“春燕杯”等無數獎項。
導演、編劇、美術、燈光全得獎,但沒人知道趙寶剛的付出。
趙寶剛有些失落,自己的努力在哪呢?
很快,機會就來了。
當時《編輯部的故事》劇組原定的導演金炎沒有多個機位拍攝的經驗。
攝像師不聽導演的話,兩個人在拍攝現場大鬧了一場,劇組陷入了停拍的狀态。
當時,正在北京302醫院住院的鄭曉龍接到了馮小剛打來的一個電話,
電話裡他焦急地說:“鄭主任,您快來劇組看看吧,劇組都亂套了。”
鄭曉龍于是不顧自己的身體,提前出院,開始擔當“滅火隊”的工作。
當他匆匆趕到香山攝影棚的時候,整個“編輯部”劇組已經停拍了。
鄭曉龍在“編輯部”劇組一共待了4天,首先是換掉了一個攝影師,然後調整了導演。
讓曾在拍攝《渴望》時有過多機拍攝經驗的趙寶剛擔任這部電視劇的總導演。
正是趙寶剛的臨危受命,才有了後面趙寶剛成為中國内地青春劇的教父級的人物。
趙寶剛拍戲有自己的手段,他從不上來就讓演員背劇本。
他給大家的基調就是,就是不要像演戲,“正經的戲不正經演”。
每天演員到位了之後,趙寶剛帶着大家開始坐在一起聊天,各種神侃,天南海北,各種八卦。
等呂麗萍,葛優,侯耀華等這些演員都聊嗨了之後,才一起讀劇本。
這種狀态,演員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了角色中了。
而且葛優是最會演這樣的戲。
所以,每天大家非常輕松的,在歡聲笑語中把戲拍完了。
這部電視劇大獲成功,王朔的劇本功不可沒,但是趙寶剛的導演方式也是增色不少。
這部電視劇也成為了趙寶剛命運的轉折點。
這也成了趙寶剛第一部挂名的電視劇。
他再也不是那個不能署名的導演。
才有了後面趙寶剛成為中國内地青春劇的教父級的人物。
5、大腕來客串一撥一撥的客串演員的到來給《編輯部的故事》增色不少。
這些客串演員大多是憑借與主創人員良好的人緣請來的。
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拿片酬,純屬友情客串。
一個騙子借着《人間指南》編輯部的名義開融資晚會。
這個故事也影射了改革開放後,不少人打着投機取巧的心思四處招搖撞騙。
劇裡面文化騙子“賈何必”,沒找到合适的人選。
正好趙寶剛遇到了自己的北京電影學院的同學李成儒,他一看這不正好是文化騙子的形象嘛,當即一拍闆,定了。
李誠儒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做生意了,在北京西單商場賣衣服,一天流水就幾十萬。
經商是主業,演戲就是玩票。
對于這個角色,根本不用演,因為李成儒那個時候見的太多了這樣的騙子了。
李成儒雖然隻有三集的戲份,但是卻深深打動了馮小剛,直呼:這孫子哪找的?跟當時騙我們的那個一模一樣。
趙寶剛特得意的說,那是我同學。
因為李成儒的演技,馮小剛就記住了李成儒。
後來,在馮小剛拍攝電影《大腕》,有一個精神病的角色,于是他便想到了李成儒。
當時李成儒到了片場後才拿到台詞,滿滿的一頁紙,大約320個字,馮小剛卻要求90秒内必須完成。
李成儒拍了一條就過了,完成得特别好,而這段戲也成了這部電影中最經典的片段之一。
當年于謙還不是相聲皇後呢,滿世界劇組裡面跑龍套呢,在裡面客串警察,就一句台詞。
張國立,濮存昕,李玲玉,梁冠華,韓童生,傅彪,馬曉晴、郭冬臨、梁丹妮等都客串過角色。
6、
《編輯部的故事》大獲成功之後,趙寶剛又拍攝了《過把瘾》。
雖然隻有8集,但是捧紅了王志文和江珊。
1994年《過把瘾》開播後反響熱烈,導演趙寶剛帶着江珊、王志文、李誠儒一行四人到天津去宣傳。
觀衆幾乎買光了文具店的所有筆和本,求合影,求簽名。
他們幾個人,被圍得水洩不通,歡呼聲此起彼伏。
人多到什麼程度,給江珊都吓哭了緊緊抓着王志文和李成儒的衣服,從大門到上車,江珊的腳都沒沾着地。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發廊,貼滿了他們的海報,滿大街放的歌曲都是劉歡唱的《糊塗的愛》。
觀衆來信裝了好幾麻袋堆在央視辦公樓的大廳裡。
王志文将一個北京文青的雅痞和灑脫演繹得淋漓盡緻,由此徹底爆紅,瞬間成了時代頂流。
并且獲得了第14屆“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趙寶剛獲得了第1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導演獎。
京滬兩地文藝界給出一緻高度評價,稱之為“當年北京最火,最具有氣勢,反響最為熱烈的一台戲。”
在拍戲的時候,趙寶剛不惜力。
經常為呈現出更好的效果,他自己倒貼錢。
曾遇到過拍戲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于是自己隻能從家裡搬東西,但凡是拍戲能用到的,全被他搬到了攝影棚。
等妻子丁芯回來一看,家裡都被搬空了,都被搬到攝影棚了。
隻剩下了四面牆,晚上隻能弄一涼席睡地上。
《過把瘾》之後,趙寶剛拍了《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等電視劇。
在那些年,創造了無數的經典影視劇,成了一代人回憶。
《永不瞑目》把趙寶剛的打造偶像生涯推到了最高峰 。
1999年,陸毅憑借着《永不瞑目》中的肖童,一炮而紅。
還沒從學校畢業的陸毅一時間成為了風靡全國的偶像男神,更是很多女生心目中的夢中情人。
《永不瞑目》這部劇對陸毅而言也是意義非凡,曾有人說這部劇不僅是他的顔值巅峰,也是他的演技巅峰。
該劇在當年創下的收視神話也奠定了導演趙寶剛在電視圈不可動搖的地位。
緊接着,《像霧像雨又像風》捧紅了陳坤,《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捧紅了印小天。
因為趙寶剛的造星能力,他的戲被演員們稱為“演員夢工廠”,很多演員都是“求着”趙寶剛導演,希望有機會能合作。
其中就有佟大為就曾經和趙寶剛說,導演咱們認識這麼多年了也沒有合作過。
拿到了石康的小說《奮鬥》,趙寶剛首先就想到了讓佟大為出演陸濤。
《奮鬥》捧紅了佟大為,王珞丹,朱雨辰,馬伊琍等一票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佟大為的巅峰之作也就僅僅是《奮鬥》。
以至于網友對佟大為的評價就是演什麼都是陸濤。
《婚姻保衛戰》《我的青春誰做主》 《北京青年》等印刻着深深趙寶剛烙印的電視劇相繼誕生,收視一部比一部高,反響一部比一部強烈 。
但趙寶剛雖然合作和捧紅的年輕漂亮的女演員不計其數,可是他卻從來沒有負面消息傳出。
在2003年,趙寶剛中年得子,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為兒子起名趙馬丁。
“馬”代表當年的馬年,“丁”則是妻子丁芯的姓,既包含了對妻子的愛,還可以當英文名,一舉兩得。
在做導演的二十多年間,趙寶剛獲得過的獎項不計其數,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等等,他幾乎都拿了一個遍。
這是對他事業的肯定,也是對他本人的最大誇贊。
他的作品講述了幾代人的青春,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趙寶剛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隻要努力,隻要不放棄,就能逆天改命。
努力的人,披荊斬棘,傷痕累累也會艱難地走過去。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在此聲明,未經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女青年,不同意!
——END——
我是@毒舌女青年關注我,了解更多人物故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