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和黃庭堅的詩歌對于宋詩的發展至關重要的作用,把宋詩推向了另一個高峰,奠定了宋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并且可以和唐詩并駕齊驅。黃庭堅還是“江西詩派”的領軍人物,其詩風格多樣,不過由于引用典故太多,以至于到了南宋後期,許多的詩人紛紛開始擺脫“江西詩派”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其中以楊萬裡的詩最具有代表性,還獨創了“誠齋體”。
楊萬裡是南宋著名的詩人,由于是江西人,早年間也是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所以他早期的作品,反而沒有後期的好,大部分的作品都寫得晦澀難懂,這正是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所以到了後期楊萬裡,開始潛心創作,逐漸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風格,讓作品更加的簡練,不會刻意引用典故,反而讓作品顯得清新脫俗,受到了很多讀者的追捧。
楊萬裡的詩大多描寫日常生活的感受,以這首《傷春》來說,無非就是描寫了一種本真的生活态度,當時詩人回到故鄉隐居,過着極為平淡的生活,在春天突然生了一場大病,以至于此前安排好的一切都被打亂了,也讓他無法去外面欣賞美麗的春色美景,使得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訴說着心中的苦悶和無奈。
《傷春》
宋朝:楊萬裡
準拟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詩名就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對于古人而言,會有悲春傷秋一說,春天原本是處處繁花似錦,大地開始複蘇,生命在延續,可是詩人由于生病了,一個人躺在床上,顯得有一些傷感,所以在這首《傷春》一詩中,他也是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道盡了生活中的無奈,還有對于現實最深沉的感悟,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看似寫得很一般,其實讀來讓人感慨萬千。
在第一二句中楊萬裡先是表達出一種遺憾,原本是以為到了春天,一切都會很順利,春節的時候還有很多的活動,大家在一起一定是其樂融融,可是由于生了一場病,卻是無法出門欣賞美景,也很感受到春天的美,到頭來卻是辜負了東風,一切都白費了,隻能是面對窗戶的美景哀歎。這兩句寫得非常傷感,詩人從極為細小的部分開始寫起,然後慢慢展開,由此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内心的苦悶。
最後兩句同樣是緊扣主題,突出一個“傷”字,正是由于無法出門遊玩,讓詩人有一些傷感,每年到了春天,外面的景色就變得非常漂亮,可是由于常年身體欠佳,以至于沒有機會出門,這樣也是失去了很多快樂的時光,無法去欣賞外面繁花似錦的春天,不是由于多愁善感,便是因為生病,所以隻能是躺在床上,從而錯過了外面的春色美景,這怎能不讓人悲傷。
楊萬裡的詩無論是寫景,還是寫景,那都是别具一格,在這首《傷春》一詩中,他隻是用最平淡的口吻來描寫生活中的感受,看上去好像并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其實從首句到最後一句,無不流露出一種悲痛之苦。正是由于到了春天,大家都出門遊玩,盡情地享受春日暖陽,去看那剛剛開出來的花,可是對于詩人來說,連年來由于有病在身,在春天需要靜養,隻能是躺在病床上,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天,錯過了許多的風景,使得詩人非常的傷感,在這首詩中也是寫盡了那份無奈和孤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