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換一種方法的作文?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他的筆下有很多經典的人物形象,孔乙己就是其中一個而我們想到這部小說,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孔乙己曾說過的:“回”字有四種寫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關于換一種方法的作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他的筆下有很多經典的人物形象,孔乙己就是其中一個。而我們想到這部小說,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孔乙己曾說過的:“回”字有四種寫法。
其實回字一般有三種寫法,但孔乙己是個迂腐又清高的文人,為了顯示自己的水平高,愣要加上一種偏冷僻的寫法以顯示自己的與衆不同,可悲而又可笑。學知識,做學問,重在紮實與虛心,目中無人,好高骛遠,必定學無所成。
寫作文也是如此,看到好的作文,總是讓人贊歎,為什麼他就能寫出這麼精彩的作文,我為什麼不能?為什麼一樣讀書,一樣地寫,别人寫得比我好呢?
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有一點,學語文、寫作文,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惟有勤讀多練才是唯一的途徑。《東坡志林》裡就曾提到,有人問歐陽修怎麼寫文章,他說:“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
勤讀書,多為之。别無他法。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
可是具體到如何寫出精彩的作文來,就必須要學習一些技巧和方法,如果你的作文裡,也能多運用一些寫作的技巧和方法,使文章富有變化,就像回字的幾種寫法。那作文一定是生動而吸引人的。
在寫人記事類的作文裡,幾乎都離不開語言描寫。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對話,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更立體、更突出。那麼今天,我們就講一講,在人物的語言描寫裡,怎樣才能寫得精彩。
在一篇作文中,當出現對話時,很多同學都愛寫成某某說:“……”。我們舉一個例子:
作文設定:晚上孩子正在寫作業,這時候媽媽叫孩子吃飯。
媽媽對我說:“飯好了,先吃飯,等會再寫。”
我回答說:“再等一會兒,馬上就要寫完了。”
這是作文中非常普通又常見的兩個人的對話,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可是讀到這樣的對話,總讓人感覺幹巴巴的,一點也不生動。
遇見這樣的情況時,同學們都要想一想,通過什麼方式可以使人物的語言對話更生動,可以把同樣的意思講得有趣、繪聲繪色呢?這時候,我們不妨換一個“說”的“姿勢”。
第一種姿勢:提示語在後。 “……”某某說。
還是上面的例子,我們把提示語放在後面,同時加上一些修飾詞。
“飯好了,先吃飯,等會再寫。”媽媽沖着我說。
“再等一會兒,馬上就要寫完了。”我頭也沒擡的回答說。
同樣的意思,把提示語放在後面,對話放在面前,更加重強調了對話的内容。再加入一些動詞來描寫人物說時的動作。整個對話,立刻變得生動起來了。
第二種姿勢:提示語放中間。 “……”某某說,“……”
将提示語放中間,将說的内容一分為二,這樣既增加了語言的節奏感,又會使整個對話變得更加生動起來。
仍然用上面的對話舉例。意思不變的情況下,用第二種姿勢來寫:
“飯好了,先吃飯,”媽媽沖着我說,“等會再寫。”
“再等一會兒,”我頭也沒擡的回答說,“馬上就要寫完了。”
這種把提示語放在中間的方式,使人物的對話更自然,語言也更活潑。
那麼對話描寫能不能不出現提示語呢?當然可以,繼續下一個姿勢。
第三種姿勢:不出現提示語。
還是媽媽和兒子關于吃飯的對話。
“飯好了,先吃飯,等會再寫。”
“再等一會兒,馬上就要寫完了。”
不需要提示語,我們也能根據上下文猜到對話的雙方是媽媽和孩子。那麼,在沒有提示語的對話描寫上要注意兩點:一,對話不宜過多;二,語言要帶入情緒。
可以這樣修改:
“臭小子,趕緊來吃飯,吃完再寫也來得及。”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馬上就來。真煩。”
雖然沒有了提示語,這樣的對話同樣精彩。
最後,如果不用“說”這個字來表現對話,是不是會更好?
第四種姿勢:不出現“說”字,卻一直在“說”。
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表達方式更是各變萬化。而能表示“說”這一層意思的更是有諸多的詞彙可以替代,比如“叫”“喊”“道”“回答”“議論紛紛”。甚至是這些詞也不用,直接用說話人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細節描寫帶入說的話,都是可以的。
比如:
媽媽揮着手沖着我喊:“臭小子,趕緊來吃飯,吃完再寫也來得及。”
還可以這樣修改:
“臭小子,趕緊吃飯,”媽媽皺着眉頭站在我的身後,“吃完再寫也來得及。”
看看,同樣的意思,一個用“喊”代替了“說”,增強了語氣,另一個壓根沒出現“說”,但加上了媽媽的動作和神态。同樣能使對話變得更精彩、更生動。
中國的語言文字魅力無窮,千姿百态,隻要多通過閱讀去學習,勤動筆練習,活學活用多種描寫手段,每個人都可以寫出精彩生動的文章。
輔導孩子作文,林老師來幫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