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 一/文
提到顔真卿,我們會想到他是一位書法家,想到“顔體”字,想到《多寶塔碑》和《祭侄文稿》;其實,顔真卿除了在書法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詣外,還是一位剛正不阿、忠心報國的名臣,死後追谥“文忠”,這兩個字很好地概括了他一生的品行。
頗有政績的地方官顔真卿是唐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生于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其五世祖是南北朝時著名學者顔之推,顔之推寫的《顔氏家訓》對顔氏子孫以及後世家風建設産生了重要影響。
顔真卿三歲喪父,跟随母親依靠外祖父生活。雖然較為困苦,但自幼受“顔氏家風”影響的他,意志堅強,學習刻苦,少年時就頗有學問,不僅善于作詩文,還寫得一手好字。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顔真卿在長安福山寺中讀書,第二年便考中進士。過了兩年,他參加了吏部的選拔考試,成績優異,被任命為秘書省著作局校書郎。秘書省是朝廷管理圖書典籍的機構,下設著作局,主管撰寫碑文、祝文、祭文等事,其長官稱著作郎,屬員有著作佐郎、校書郎、正字等。校書郎為正九品上,品級是較低的。
738年,顔真卿的母親去世了。按照當時禮制的規定,他要回家守孝三年。三年後,也就是天寶元年(742),地方官保舉顔真卿參加“博學文詞秀逸科”的考試。這一次,顔真卿考中了甲等,當即被任命為醴泉縣(今陝西禮泉縣)縣尉。縣尉是協助縣令管理地方治安的官員,職位雖然不高,但職責卻不輕。顔真卿在任上辦事幹練,有清廉之譽。
一年後,他辭去職務,到洛陽訪問書法家張旭,想跟他學習書法。現在我們提到張旭,更多的是稱贊他的草書,其實張旭的楷書也很有功底。張旭見顔真卿的書法已有一定基礎,就鼓勵他早晚勤練,以求上進。
其間,顔真卿因在醴泉任上頗有聲名,得到他人的推薦,被任命為長安尉。但不久,他又辭去官職,再次到洛陽向張旭請教。張旭見顔真卿如此有志于書法,便把一向不輕易傳授的作書方法和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詳細地告訴了他。顔真卿在張旭的指導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下,書法水平進步很快,楷書和草書都形成了獨特的風格,甚至可以自成一家了。
書法學成後,顔真卿回到長安。天寶六載(747),朝廷任命他為監察禦史,負責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比起校書郎,顯然這個職位的職責更重。不久,他就奉命到地方去巡查。當時隴西五原地方官收受賄賂,制造冤案。顔真卿重新對幾起大案進行審查,使蒙冤者得以昭雪,貪官污吏得到懲治。史書記載說,當地長期幹旱,這時正好下了一場透雨,人們就把它和顔真卿的斷獄聯系起來,稱為“禦史雨”,認為是他帶來了吉祥。這當然是迷信的說法,卻反映了當地百姓對顔真卿的推崇。
唐玄宗在位期間,用了兩個年号,前為開元,後為天寶。開元時期,國家昌盛,因而有“開元盛世”之譽;然而到了天寶年間,國勢開始走向衰落。此時的玄宗,生活奢靡,荒廢政務,重用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為宰相。楊國忠沒有治國才能,大權獨攬的他,排斥異己,打擊正直之人。
顔真卿為人剛正,不肯阿附逢迎權貴,由此受到楊國忠的排擠,他以加強地方吏治為名,調顔真卿任平原郡(治今山東德州)太守,将他排斥出朝廷。顔真卿無半點消極,到任後,他廢除苛政,招納賢才,短時間内就把當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在平原任上,他還看到了安祿山造反的苗頭。原來,平原郡屬于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管轄。安祿山表面順從朝廷,甚至獲得玄宗的信任,實際上他暗中積蓄力量,企圖造反。顔真卿察知安祿山的陰謀活動,便暗中戒備。他以雨季來臨之前要加強防汛準備為名,修繕加固城牆,登記壯丁,儲備糧食。為了避免安祿山的懷疑,他時常召集文人,在城外水中乘船遊玩、喝酒吟詩。他還派親信到長安向朝廷報告安祿山準備反叛的情況,希望朝廷盡快采取措施。誰知,朝廷根本不予理會。
755年十一月,安祿山果然反叛,長驅南下,河北各郡紛紛陷落,地方官逃的逃,降得降,被殺的被殺。唯獨平原郡因為提前有準備而沒有被攻陷。顔真卿見此,派手下李平飛馬奏報。唐玄宗聽說安祿山叛亂之事,歎息道:“難道黃河以北二十四郡中,沒有一個肯為國家效忠的人嗎?”後來聽說李平來了,高興地對侍從說:“我不知道顔真卿的相貌如何,但他竟做得這樣好!”
堅決反抗安史叛軍
安祿山的叛亂,打破了社會的穩定,在叛軍的一路燒殺之下,城市變為廢墟,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他們希望朝廷能夠派來軍隊,平定這次叛亂,恢複往日平靜的生活。
顔真卿是深明大義之人,他準備率軍奮起反抗。安祿山起兵時,曾下令讓他出七千兵馬防守黃河沿岸。平原郡當時隻有三千兵士,顔真卿借補充人馬之名,大量召集士兵,隊伍很快到了一萬人。有了實力的支撐,顔真卿高舉反抗安祿山叛軍的大旗,用慷慨激昂的話語,激勵将士奮勇殺敵。在顔真卿的影響下,附近的軍民也紛紛響應,殺死安祿山派來的官員,并推顔真卿為首領,作為軍事上的總指揮。
當時,武邑縣尉李銑來投奔顔真卿,并說自己的母親被投降安祿山的縣令囚禁了起來。顔真卿聽後,立刻用自己的錢招募勇士,劫回了李銑的母親,并将縣令殺死。此舉感動了許多人,他們紛紛表示願意盡心竭力與顔真卿一同抗敵。
安祿山攻陷洛陽後,殺死了三位留守洛陽的官員,并派段子光帶着這三個人的人頭去脅迫顔真卿投降。段子光見到顔真卿,态度傲慢,說道:“如今我們已經進兵洛陽,遠近之地都歸順了,隻有你所率領的地方還不服。我這次來是對你進行勸導,你要是傷害了我,将來一定會後悔的。”顔真卿聽後,不為所動,當即下令斬殺段子光,表示與安祿山叛軍鬥争到底的決心。
同時,顔真卿還派人去聯絡自己的堂兄——常山郡太守顔杲卿。顔杲卿這個人想必我們都有所耳聞,其忠節不屈的精神廣為後世稱頌,文天祥《正氣歌》中有言:“為張睢陽(張巡)齒,為顔常山(顔杲卿)舌。”
顔真卿和顔杲卿的聯絡,使河北各郡的平叛人數增加到二十萬,大家仍推顔真卿為首領。這樣,平原與常山,東西相對,互相聲援,切斷了安祿山叛軍同後方的聯系。得知河北發生了變化,安祿山不敢再前進,他退守洛陽,派史思明等率兵猛攻常山。
面對史思明軍的兵臨城下,顔杲卿向太原請兵。誰知,太原節度使王承業故意拖延,擁兵自守。顔杲卿和常山軍民苦戰三天三夜,最終城破被俘。顔杲卿被送到洛陽,他對安祿山怒目而視,說道:“我家世代為唐朝大臣,永遠信守忠義。你本是營州一個牧羊的羯族奴隸,因竊取皇帝的恩寵,才有今天,天子因何事有負于你,而你竟反叛朝廷!”安祿山聽後非常憤怒,命人将顔杲卿綁在柱子上,施以極刑。顔杲卿罵不絕口,叛賊便鈎斷了他的舌頭。“為顔常山舌”一句,說的正是他堅持忠義、大罵叛軍之事。
顔杲卿被害的消息傳來,顔真卿悲痛萬分。但他痛定思痛,決心化悲痛為力量,擔負起領導河北地區軍民抗擊叛軍的重任。此時,朝廷任命他為河北采訪使,配合河北節度使李光弼作戰。
平盧将領劉正臣等打算殺死安祿山派來的平盧節度使,特意派人來同顔真卿聯系。為了堅定劉正臣的意志,顔真卿不但撥出大批軍饷支持他,并且叫自己的兒子顔頗一同跟去,以示對劉正臣的信任。顔頗此時才十歲,而且是顔真卿的獨子,将士再三規勸讓他将兒子留下,顔真卿沒有答應。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反抗叛軍的決心和愛國意志是多麼強烈!
平叛的進程本來是對唐朝有利的,然而統治集團内部勾心鬥角,将相不和。結果,潼關一戰,唐軍慘敗。長安的大門一開,便一發不可收拾。無可奈何之下,玄宗逃奔四川,其子李亨在靈武即位,就是肅宗。肅宗着急收複長安,于是将郭子儀、李光弼等從河北戰場調回。這給安祿山軍隊猛攻河北地區創造了機會,一時間,本來被收回的地方又落入叛軍之手。顔真卿駐守的平原也成了一座孤城,内缺糧草,外無應援。他認為,這樣下去隻能坐以待斃,沒有任何戰略意義,于是率部撤離河北。最後投奔了肅宗。
不阿權貴,開啟十年刺史生涯剛即位不久的肅宗任命顔真卿為刑部尚書兼禦史大夫。不久,長安被收複,他随肅宗來到長安。對于軍國大事,顔真卿總是直率地發表意見,不惜得罪宰相和權貴。為此,他屢被降職或被貶出京,在京官和地方官之間反複。
在升州(治今江蘇南京)刺史兼江西道節度使任上,他再一次顯示出自己的預判能力。當時,揚州長史劉展蓄謀叛變的迹象已經很明顯。顔真卿擔心此人叛變後會侵擾江南,于是他和在平原郡一樣,選拔良将,訓練士卒,準備軍械,預先做好準備。誰知,江淮都統李峘卻認為顔真卿的做法是無事生非,擾亂人心,徒然引發緊張局面,于是上奏朝廷。朝廷不辨黑白,直接将顔真卿召回長安,任刑部侍郎。不久,劉展果然起兵叛亂,甚至打敗了李峘的部隊。人們這才看出顔真卿的遠見卓識。
然而,沒過多久,顔真卿因不肯逢迎肅宗的親信宦官李輔國而遭嫉恨,被貶到離長安兩千多裡的蓬州(治今四川儀隴)當長史,即刺史的輔佐。在這裡,他救濟災民、撫恤貧戶,做了不少實事好事,深得百姓的愛戴。
寶應元年(762),肅宗去世,其子李豫繼位,即代宗。代宗知道顔真卿的才能和聲望,于是将其召回朝廷,任為檢校(代理)刑部尚書。不久,又封為魯郡公,其“顔魯公”之名即由此而來。
然而,代宗當時最信任的元載,是有名的奸相,他和自己的黨羽專權受賄,陷害異己。顔真卿秉持正義,對元載提出批評,并據理力争,元載由此懷恨在心,多次找機會要将其排擠出朝廷。
後來,元載自知做了不少壞事,害怕百官上奏揭露他的罪行,便要求百官如果有事論奏,都應當先告訴部門長官,由各長官告訴宰相,然後再奏報皇帝。他還以皇帝的名義告誡百官:“近日各司奏事繁多,所說的多是讒言诋毀之詞,所以宰相、諸長官要先确定所說的事是否可以上奏。”這實際上就是想堵塞言路,讓皇帝閉目塞聽,元載好繼續行不法之事。
顔真卿得知後,上書駁斥,他說:郎官、禦史是皇帝的耳目,如果論事要經過宰相,那就等于擋住了耳目。太宗時代,不論貴賤,有事要奏報給皇帝的,都可以由守衛之人帶進來,當面奏報。天寶以來,專權的大臣把持國政,忠言直谏的人受到打擊,以緻上意不能下傳,下情不能上達,最後釀成了安史之亂。直到今天,戰争留下的創傷還沒有平複。目前,即使陛下您鼓勵臣下直言,他們尚且不敢暢所欲言,何況宰相從中壓制呢?陛下聽不到别人的進言,還以為天下太平無事,其實危險即将到來。如果陛下不早日醒悟,一旦事發,後悔就來不及了。這番懇切的言辭,矛頭直指宰相,說出了很多人想說而不敢說的話。顔真卿最後說自己深知這番話會招來災禍,但他不惜冒死直言。忠直的品格,于此顯露無遺。
元載得知後,對顔真卿更加憎恨,最終以诽謗朝廷重臣的罪名将其排擠出朝廷,貶為吉州司馬(今江西吉安一帶)。
大曆三年(768),顔真卿又從吉州司馬調任撫州(在今江西)刺史,這一年他已經六十歲了。在撫州任職的五年中,顔真卿關心民衆疾苦,注重農業生産,熱心公益事業。針對撫河正道淤塞,河水泛濫淹沒農田的狀況,他帶領百姓在撫河中心小島南部建起一條石砌長壩,從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撫州百姓為了紀念顔真卿,将石壩命名為千金陂,并建立祠廟,四時緻祭。
後來,顔真卿又轉為湖州(治今浙江吳興)刺史。他特别注重湖州地區的墾荒和生産,叮囑屬縣官員要注重農事,不誤農時。在顔真卿的倡導下,湖州地區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以烏程縣為例,縣令李清積極執行顔真卿頒布的政策,大力開墾荒地,大量種植桑田,畜養牲畜,使得流民紛紛還鄉,增加了勞動力。
從大曆三年到大曆十二年(777)的十年間,顔真卿一直被排擠在朝廷之外,做了十年的地方刺史。從初入職場,到年近古稀,顔真卿因剛正不阿、敢于直言的性格屢遭打擊和排擠,但是他并不把這些放在心上,即使被貶到地方,也不消極懈怠,而是盡力做好本職工作,解民之憂。
顔真卿是好官,是書法家,也是詩人。他的詩有描寫大自然美景的,也有抒發朋友間真摯友誼的,清新明朗,詞句精煉,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招撫叛軍,甯死不屈
元載的驕橫終使代宗覺得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于是下令将其處死。繼任的宰相楊绾開明而識才,他将在外十年的顔真卿召回,任刑部尚書,不久又改任吏部尚書。
然而,兩年後,事情又發生了變化。大曆十四年(779),代宗去世,其子德宗繼位,任用楊炎做宰相。楊炎是元載的舊黨,對顔真卿的耿直十分讨厭,于是免了他吏部尚書的職位,改為太子少師。這個官表面看着非常“光鮮”,實際是削奪了他的實權。
不久,盧杞代楊炎為相,其人專橫跋扈,又忌顔真卿的耿介正直,千方百計想把他排擠到地方上。年過古稀的顔真卿曾當面責問他說:“你的先父禦史中丞盧奕曾被安祿山殺害,首級送到平原,軍民都贊揚你父親的殉國之志。今天你如此專權,傷害百姓,對得起你的父親嗎?”盧杞羞得連忙請罪,但對顔真卿更加仇恨了。
安史之亂後,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形成地方割據勢力,稱為藩鎮。這是唐朝後期影響朝廷統治的極大隐患。德宗繼位後,很想削平藩鎮,卻以失敗而告終。
後來,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起兵許州(治今河南許昌),反叛朝廷,自稱天下都元帥,相繼攻陷汴州、汝州等地,威脅洛陽。
奸相盧杞想到了借刀殺人的方法,他向皇帝建議說:“李希烈居功自傲,一般将士不敢勸阻,但如果能派有聲望的人去說服,他一定會幡然悔悟。”皇帝問:“你認為誰合适呢?”盧杞答道:“顔真卿是元老,忠直剛正,四海聞名,為人所信服,派他去最合适。”誰都知道,盧杞的這個禦敵之策是異想天開,目的無非是想除掉顔真卿這個眼中釘。其實,顔真卿自己也明白,此去兇多吉少,但他仍懷着說服李希烈的願望,以淮西宣慰使得身份到了許州。
見到李希烈,顔真卿剛要宣讀诏書,兩旁就有數百武士将其圍住,他們大聲叫罵,甚至用刀比畫。顔真卿見此,面不改色,讓李希烈懸崖勒馬,歸服朝廷。李希烈也知道顔真卿的威名,他讓衆人退下,安排顔真卿到住處休息。
接着,李希烈開始使出招數。他先逼顔真卿為自己寫好話,上奏給皇帝。顔真卿嚴詞拒絕。他知道自己随時有生命危險,于是寫信給家中,囑咐家人要繼承良好家風,好好教育子弟。
不久,李希烈又設宴來利誘。宴席上,有人對顔真卿說:“久仰太師名望,現在正值李都元帥建立大業,太師恰好到來,這是上天把一個宰相賜給李都元帥啊!”顔真卿聽後,呵斥道:“什麼宰相!你們幾個聽說過顔常山(顔杲卿)嗎?那是我的哥哥。安祿山反叛時,他起兵抗敵;後來雖然被捉,但臨死前仍痛罵反賊不止。如今,我隻會和我哥哥一樣守節而死,怎麼會受你們的威逼利誘!”李希烈見這招不起作用,隻得怏怏而退。
顔真卿被囚的第二年,李希烈自稱大楚皇帝,他派人向顔真卿詢問皇帝即位的禮儀,沒想到顔真卿的答複是:“我記得的隻是諸侯朝見天子的禮節。”一句話讓對方啞口無言。
李希烈見軟硬的手段對顔真卿均不奏效,于是下令将其缢死。直到淮西叛亂被平定,顔真卿的遺體才被送回長安。
今天,我們更多是贊譽顔真卿在書法上的成就,殊不知,他還是一位秉性剛直、胸懷家國、心系百姓的忠義之臣。史書這樣評價他:“立朝正色,剛而有禮,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稱,而獨曰魯公。”
顔真卿的書法,讓人追仿;顔真卿的品行,令人敬仰。
(轉自《月讀》 2021年第2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