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延續并不能阻擋學子們的腳步,“停課不停學”仍在火熱進行中。在社交媒體上,關于網課的段子頻出:老師講課堪比直播賣貨、變身戲精隻為“吸粉”;學生為了不被點名,在攝像頭前一動不動裝“掉線”……
本周,多家學校紛紛“在線開學”,以網課模式迎接新學期,更多的老師們變身“主播”“網管”。中新經緯記者對話了幾位老師,看看她們眼中真實的網課是什麼樣的?
“紅包代替點名,我們的小聰明都激發出來了”
李楠,48歲,初一數學教師
有着幾十年教學經曆,對三寸講台無比熟悉的李楠,沒想到自己第一天體驗網上授課竟會如此措手不及。
由于學校自身的直播平台暫未搭建完畢,李楠便将微信群變為了自己的線上課堂。“我把我教的兩個班級學生都拉到這個群裡來,成為一個學習小組。每天我會将課程所用到的PPT和提前錄制的教學視頻發到群裡,并監督大家的學習進度。各個學科都有這樣的群,平均一個學生要加12個。”
雖然有着豐富的講台經驗,但李楠在錄制視頻時還是免不了各種“翻車”。沒有專業直播設備,她用家裡的台燈當手機支架,竟也出奇地靈活;而在錄制講解視頻時,她更是要随時作出調整,方便學生們吸收知識。
李楠将手機綁在台燈上錄制視頻 受訪者供圖
“手機錄制視頻是連貫的,而且不像在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生反應随時跟進。我經常錄到一半,覺得某個地方可以換種方法講,于是再修改教案重新錄。”如此修修改改,不斷推倒重來,一個5分鐘的視頻,她往往要花兩三個小時來錄制。
在微信群授課的過程中,如何監督每個人的進度,也是李楠遇到的難題。“我有時候會抽學号,讓他們把學習進度實時拍照片上傳。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我也會給他們出趣味題,鍛煉邏輯思維,答對有獎。”
在學習快結束時,李楠還在群裡發了個紅包,從領紅包的人數看學生們的參與度。“把我們這些老師的小聰明全都激發出來了。”她笑着說。
每天的集中學習後,學生們還會私信老師答疑,李楠忙着準備第二天的視頻,一個個解答學生的疑點,不知不覺就從清晨工作到了深夜。
“在線教學對于剛剛轉型的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李楠說,“老師之間也會随時溝通,就各個知識點研究更有效率的講解方法。如果居家學習的情況持續下去,我希望能盡快開展直播授課,這樣獲取學生反饋能更高效。”
李楠與學生的交流 受訪者供圖
“一個人的升旗,也要有儀式感”
溫靜,24歲,小學一年級班主任
溫靜在廣東某小學任職,她所在的班級有46名學生,其中9名與新冠肺炎确診患者住在同一小區。從疫情發生開始,她每天的工作就包括統計每個同學的健康狀況,以及與确診患者有無交集等情況。
2月17日,溫靜的學生們開始在網絡平台上觀看學習視頻。而在此之前,他們還在家中舉行了一場小型的升旗儀式。
“我們鼓勵孩子們在第一天上課之前先在家裡放國歌,有條件的自己準備國旗,大家都執行得很認真。”溫靜貼心地把學生上傳的“一個人升旗”照片拼成了心型。
線上升旗儀式 受訪者供圖
據媒體報道,多家小學都已舉行“線上升旗”,儀式内容多樣,部分學校還在線進行了國旗下講話、新年送祝福等環節,并借此機會呼籲學生利用好此段時間在家學習。
“開學典禮和升旗儀式向來是新學期很重要的一環。這次改為線上升旗,也是想營造一種氛圍,雖然不能用傳統方式開學,但求學求知的心和熱愛祖國的情感不應受到外界條件的限制。”溫靜表示,這樣的儀式感也有利于鼓勵學生培養自己的習慣。
現在,學生們每天都會在家長的指導下在線觀看教學視頻,而溫靜負責的便是根據視頻内容,布置朗讀課文等簡單作業。“現在還在複習回顧階段,且一年級不留書面作業,我們主要做的是及時聯系家長,了解孩子們在家學習的狀态。”溫靜介紹道,也有部分家長與孩子分隔兩地,或難以取得及時聯系,她的原則是“一個都不能少”。
“要是說在家上課有什麼缺點的話,可能就是看屏幕時間比較長,我有些擔心學生的視力。”溫靜感慨道,“希望疫情早些結束,大家能迎來春暖花開,重回課堂。”
“爸媽天天在電視上等着看我”
譚梅,29歲,高中語文教師
作為培訓機構的老師,譚梅對于在線直播授課并不陌生。今年春節,為了錯開返京高峰,她在老家隻待了三天便匆匆回到北京,拉網線,搭設備,為“停課不停學”做準備。
與衆多培訓機構一樣,她所在的公司也為大衆提供了免費直播課程,可以通過手機、電視、電腦上的多個渠道觀看。“我以前接觸到的都是高中學生,然而免費課程面對的學生數量大幅增多,學習進度、學習意願等等情況跨度都很大,甚至各個年齡層都有,上課的反饋還是很不一樣。”
譚梅稱,在線培訓平台的直播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對于流量突增情況處理得比較及時,前一天的小bug馬上就能被解決;而她自己也早就習慣了面對鏡頭授課的方式。“一年前我剛接觸直播課的時候,也是非常不适應,緊張到嘴都張不開。現在我的很多同行突然轉到線上教學也是這樣,我隻能安慰他們習慣就好,線上教學一定是趨勢。”
談及疫情期間的教學體驗,譚梅深有感觸地說,自己感受到了直播課程更深遠的力量。“我認為在線教育最大的價值就是平衡教育資源。通過各地教師以及在線培訓機構的直播課程,可以把優質的課程内容面向大衆,面向教學資源相對不豐富地區免費開放,真的幫助到了很多想要學習的學生。不誇張地說,一想到我的課程可能被偏遠地區的孩子看到,我就覺得二十多天連續熬夜加班都是值的。”
與以往不同的是,近期網絡電視平台也開放了直播課程的入口,于是每天譚梅的直播間就多了兩位特殊的“學生”——她遠在老家的父母。潭梅通過微信視頻遠程指導他們找到了網絡電視上“在家上課”的界面,這樣父母每天晚上就在固定時間守着女兒的“節目”,順便也跟着重溫高中的知識内容。
“我老爸還在評論區裡給我發666,我都不知道哪個是他。”與時俱進的父母,也讓譚梅在忙碌的工作中多了一絲期待。“他們會評價我今天講得比昨天好,或者這個老師講得比我好。除了我的語文課,他們沒事也會看其他科目的課。我做夢也沒想到我爸有一天能聽懂高中英語課,他還說想撿起來重新學呢。”(應采訪者要求,文中李楠、溫靜、譚梅均為化名)
(來源:中新經緯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