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最近經常有碰到家長給小朋友掏耳朵,家長看到寶寶耳道裡有耳屎,就想去掏,以為“耳道有耳屎就會影響聽力,越幹淨越好...”。不少情況下出現耳道壁損傷,甚至鼓膜穿孔的病例。
近期接到咨詢的家長傳的圖片,掏耳朵出現耳痛,到當地醫院就診,耳鏡報告顯示右側鼓膜穿孔。
今天小編就和你一起聊一聊關于耳屎那些事兒。1.揭開耳屎的面紗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耳屎其實并不神秘,醫學上我們稱之為“耵聍”。我們人體有汗腺、淚腺等,可分泌相對于的物質,在耳道皮膚上有較多的耵聍腺,而耵聍腺的分泌物就稱之為耵聍。耳屎的結構成分包含了蛋白質、脂肪酸、油脂、溶菌酶、微量元素鉀等成分。每個人都有耳屎,不同個體,量多或量少,幹性或油性,不盡相同。 所以耳屎的此“粑粑”非“彼粑粑” ,耳屎并不髒。
2.需要經常掏嗎?
耵聍有保護外耳道皮膚、粘附灰塵、防止小蟲等異物進入的作用。正常情況下耵聍可借咀嚼、張口等下颌運動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所以,正常情況下,是有益的,可以起保護性作用,不需要經常清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這些情況下需要清理:當耵聍形成栓塞,堵塞後出現耳悶、耳鳴、聽力下降、耳痛等症狀;如果水進入外耳道後,症狀加重,引起耳痛等症狀。
3.應該如何掏?
4.耵聍沖洗
文末分享的給耳道洗澡的小視頻,看起來很爽,但需要專業人士操作,請勿自行模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