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5:04:03

在知乎看到一題《德雲社的輩份為什麼這麼奇怪?》,這就要從德雲社所采用的分科給字說起。什麼是分科呢,那就是科班。科班教育作為戲曲裡最成熟最系統的培養方式,它又和德雲社有什麼關系呢?又為什麼說,德雲社的教育是造成它之前師徒糾紛的原因之一呢?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從科班聊起)1

首先是郭德綱的徒弟們,是不同字的,而是按照拜師先後按照“雲鶴九霄龍騰四海”的順序分批給字,目前排到了“霄”字。但是他們都算是郭的徒弟,所以是同一輩,字的順序隻是師門長幼的順序(師弟的實際年紀可以比師哥大)。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從科班聊起)2

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給字方式呢?這是因為老郭接受張文順先生的建議,借鑒舊時戲曲“科班”的方式招收學員。

早期戲曲從業人員,多為有錢人家所購買的奴仆,由專人精心教導以後便可以登台演出。不僅可以娛樂主人家的,招待客人充作體面,也可以牟利商演,這種算作“家班”。

随着戲曲行業的發展,民間有了自己的戲曲教習方式。比較常見的有師徒制,由師父言傳身教,徒弟也要伺候師父生活起居。這種方式受限于師父自身專精的業務範圍和個人成就,成材率不高,且所掌握的門類十分有限。後來戲班便開始“以大帶小”,讓年長的戲班成員教授年幼的學徒,也稱作“以班帶班”。這種形式有的認為是“科班”的雛形,也有認為是“科班”的其中一種形式。(實際上三種形式在近代是并存的。)

正式的“科班”則是一種更為完善的戲曲教育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京劇第一科班“富連成社”和津門第一科班“稽古社子弟班”,尤其是前者幾乎是科班教育的集大成者。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從科班聊起)3

我們現在說某個人是“科班出身”,意思就是它受過了正規系統的教育,正是源自于戲曲,因為它相對于其他培養方式的确顯得全面,所以科班出身的演員也就有了一定的“質量保證”。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從科班聊起)4

随“科班”還衍生了一些詞彙,比如進入科班學習稱“入科”,在科班學習稱“坐科”,學習期滿畢業稱“出科”。科班一般也有類似學制的時間限制,不同科班的時間長短不一。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從科班聊起)5

以德雲社為例,1994年出生的張九齡(跟唐朝詩人重名了)在2007年“入科”,2013年“擺知”拜師(大概可視作“出科”),郭德綱多次強調他來的時候年紀很小。事實上他這個年紀,在舊時“科班”裡算作是正常年紀,年紀更小的八九歲就入科了。

分科給字的這個“科”更像是“級”或“屆”的概念。

“富連成”存世44年,一共培養“喜、連、富、盛、世、元、韻、慶”八科近800多名京劇學生(實際上算七科半,最後一科因戰亂停辦,學員轉出,前七科全部已“出科”)。其中三、四、五科分了兩次招生,所以也用“大三科”“小三科”稱呼。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從科班聊起)6

德雲社招生的方式不曾了解,但是按相聲行業特有的師徒确立儀式“擺知”的場次也分“頭鶴”“二鶴”等。但德雲社事先給字再“擺知”,中間往往相隔數年,比如“霄”字很多人已經上台演出多年卻至今沒有“擺知”。沒有“擺知”在相聲行業就不會被寫入家譜,所謂收徒隻能算“口盟”,嘴巴上的那種,老師自己承認即可,也不需要證人。

“科班”之中各科教師是和學生的師承分開算的,也就是說,你的老師并不是你的師父。

以“富連成”為例,直至“大五科”(也稱“大世科”)都算作第一任社長葉善春的弟子,“小五科”開始算作第二任社長葉龍章的弟子。葉龍章乃是葉善春的長子,所以他的弟子是葉善春的徒孫。而德雲社“雲鶴九霄”全部算作郭德綱的弟子。

師承算名義上的,實際上他們并不是跟這些名義上的師父學習的,而是另外有聘請專門的師資,學員“出科”後回來任教的也不乏少數。德雲社就有一個包袱,調侃觀衆“别說你們見不着郭德綱,我們(徒弟)也見不着!”

德雲社傳習社的學生并不會全部納入郭德綱的師門。除了聯合辦學的學生是由德雲社擇優錄取以外,還有一些傳習社學員拜入德雲社其他人的門下,甚至是郭德綱的徒弟,于是就出現了同窗不同輩的怪相。而郭德綱的徒孫并不分科,不同徒弟收的一律算作“筱”字輩。

戲曲需要學的門類很多,學員往往專精一二科,其他也能熟練掌握。畢業的學員,可以自行擇業,有的會去和其他戲班合作,也有回社擔任教員。留在本社和學員一起合作的情況也有,按照登台情況賺薪酬,沒有演出也能拿到錢,就是少點。德雲社的體制比較接近最後一種。

早年德雲社的紛争裡,涉及到了一張學費發票。因為按照舊式“科班”制度就沒有學費,學員“出科”便能賺錢了。這也是為什麼當時曹雲金拿出發票而其他土地則力證沒有學費的原因。其餘新聞爆料德雲社學費高昂,而事實上按照如今的教育來看其實并不貴,這個爆料的攻擊點也正在于“科班”規則的遵守與否。選擇任何一種規則都沒問題,但是不能兩頭占便宜。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從科班聊起)7

而且,由于德雲社幾年内起伏頗大,情況往往不可能一概而論,它早期并不能算作科班,或者說,德雲社可能就沒有“科班”過。

“雲”字科比較像師徒制,有幾位甚至是從小養在郭德綱家中的。而“鶴”字科從我了解的情況看,則比較接近“以大帶小”,由師兄代為教授。這些都是造成“雲”字多糾紛、“鶴”字能力差别大的原因。

德雲社的輩分為什麼這麼奇怪(從科班聊起)8

直到德雲社有能力搞自己的傳習社,才開始比較像一個專門的培訓機構。也嘗試過一些合作辦學的模式,這種可以有正規的學曆文憑。但它跟“科班”還是不一樣,不僅收費,而且隻有少數優秀畢業生可以拜入德雲社相關人士的門下。這也是為什麼“九”字科和“筱”字輩如今頗為搶眼的原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