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以上是《大學》裡面的第一章,相傳是孔子所說之言,因此是《大學》“經”的部分。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大學》的總綱。它把大學的内涵已經完全闡述清楚了,後面還有十章,都是對這個總章的解釋。
解義這部分所表達的主要思想就是修己,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最終達到“平天下”的境界。
先說“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三在”,因為它是做大學問必備的條件,也是成為聖賢的核心條件。“在”是方向和狀态,原文裡沒有用“是”,就是表達了修己是一個不斷地過程,就如《中庸》裡所講“君子慎獨”,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要保持在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的路上,時刻不能有松懈。
明明德,直譯過來就是明白真正的道德,但其中卻蘊涵着更多的深意。首先,這個“明德”包含一般意義的“德”,但又不等于一般意義的“德”。聽起來比較拗口,待我深入解讀。我們一般把“仁、義、禮、智、信”當做“德”,但這隻能算“明德”的一種體現,并不是“明德”本身。就像《道德經》裡面所講的“有”與“無”的關系。真正的“明德”并不是一件具體的事物或行為,它是包含了所有“德”的那個“無”,所有“德”都是它生出來的那個“有”。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知道“明德”到底是什麼?聯系到後面修己的具體途徑,就是“格物、緻知”。當把“有”的“德”學會了,理解了它們的意義後,你能接近“無”的“明德”。在這個不斷鑽研、學習的過程中,你終會體悟到“明德”。而這個體悟的過程就是“明明德”。
在親民,直譯過來就是以民為親。我這個直譯與程朱理學的譯法不一樣,主要參考了王陽明先生的解釋。這個“親”字,主要表達了“大愛”的含義。就如愛自己的家人一樣,把所有的人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家人、親人。以這樣的心态去處世,方向才不會偏離,你的選擇和判斷才能符合了“明德”标準的。所以,這個“親民”所表達的意思包含了程朱理學認為的“新民”即“讓民衆自新”,又把儒家講的“仁愛”體現了出來。
聯系到後面,“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實踐“親民”的不同層次和維度,這樣才能符合大學之道,而不是變成彰顯自我之道。
止于至善,直譯是以達到至善的标準為行為準則。這裡的“止”不僅是到達的意思,更是不斷向的意思,所以是動詞。“至善”是最高标準,或者是完美标準,但就是因為是完美的标準才不能達到,就如我們常說的,“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在我們一次次超越之前的時候,就是在不斷接近那個完美的标準,而這個不斷接近完美的過程,才是踐行大學之道的根本。
當我們知道為什麼要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的意義後,就有了方向和準則,就能定下心,排除外界的幹擾,把心全部放到思辨上,自然會學而有成。這就是止、定、靜、慮、得的升維過程。而我們明白了事物的實質和發展規律後,就能接近真理了。
後面章句比較易懂,其闡述道理是,要想達成人生至高的理想,是需要從内到外,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去一步步躬身實踐。這其中最根本的是修己,因為當你沒有的時候,你也必定給不了别人,你傳遞給他人的也是有偏頗的。
最後一段,可以用矛盾論來解讀。當遇到問題時,一定會伴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這時一定看清主要矛盾,并在主要矛盾上下功夫,如果一味的去解決次要矛盾,則問題永遠無法解決。這就是事物的本末之分。能分清主要、次要矛盾一定是你的維度提升了,而提升維度一定是修己,修己的标準就是止于至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