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慶松講經濟邊緣化的命運

張慶松講經濟邊緣化的命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4:33:31

經濟學家與企業家有什麼不同?

經濟學家要提示風險,比如俄羅斯和烏克蘭打仗,美聯儲要加息,金融市場可能受到影響。因為經濟學家要經常提示危機,所以會天然地保持悲觀态度。做投資或準備創業的企業家,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都必須保持鬥志昂揚的狀态。

悲觀者也許永遠正确,樂觀者必須負重前行。

所以,創業或者做企業經營的朋友,千萬不要聽經濟學家的話,要時刻保持積極态度。

我們處在世界秩序重構的關鍵節點,看待經濟問題需要了解當下的世界。

當下烏克蘭危機,是繼蘇聯解體以後,我個人認為最重大的曆史事件,它對整個國際格局的改變有着重要意義。

比如過去我們做的事情,是從1樓到2樓或者從5樓到4樓,是從這個房間到那個房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有的人發了财,掙得多一點或者掙得少一點而已。今天面臨的局面是什麼?是整個樓的地基在搖晃。

官方語言如何稱呼這種情況?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後邊還有一句話,就是中國仍處于并且長期處于戰略機遇期。官方表述無疑是高屋建瓴的,事實證明中國還是很有預見力的,這兩年的情況确實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

今後,還會有很多這樣的事情發生。

未來,烏克蘭危機可能逐步趨于緩解,最終的結局可能是烏克蘭保持中立,經濟上會加入歐盟,但政治和軍事上不會加入北約。

韓國新任總統候選人尹錫悅已經正式當選,這位親美派總統接手韓國以後會怎麼樣?

從2018年以來的貿易争端,到後期的全球疫情,再到今天全球紛争,可以說大時代的拐點真的來了,而我們恰恰就處于時代的拐點之上。

這些事情已經切切實實地影響到我們,尤其是企業家。所以有必要從更長的周期、更高的維度去梳理。

短期内我們處于的坐标?

國際權威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基本結論是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比2021年大幅度降低。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隻有4.8%,OECD經合組織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大概是5.1%,世界銀行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大約在5.1%。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中國确定的增長目标是5.5%左右。

張慶松講經濟邊緣化的命運(管清友世界變局之下)1

世界本來就不風平浪靜,隻是我們覺得歌舞升平是一個正常狀态。環顧四周,今天像中國一樣經濟還在保持相對較高速度發展、社會比較穩定、政治比較穩定的經濟體,絕無僅有。

如果拉長時間周期看,過去改革開放40年,國内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外部環境相對較好,這種非常态的情況追溯曆史,上一次還是北宋仁宗時期。

面對當下的國際局勢,我們應該慶幸生在中國。

當然,我們也遇到很多挑戰。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挑戰依然嚴峻。

例如,2021年從事醫藥、房地産和教育培訓行業領域的人,都遭遇了重大挫折。有的行業甚至出現了百萬級别的失業。

千千萬萬的行業個案折射到宏觀經濟指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内消費領域相對疲弱,國家層面也在想辦法擴大内需、啟動消費。

如何擴大内需?啟動消費?

如何擴大内需?如何啟動消費?有什麼辦法能讓民衆心甘情願地掏錢消費?要知道,收入水平或者資産水平越高的群體,消費的傾向越低,宏觀經濟學稱其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越有錢越沒消費欲望,因為該買的都買了。

張慶松講經濟邊緣化的命運(管清友世界變局之下)2

過去講消費升級,什麼叫消費升級?從奧拓到奧迪,從雪花膏到雪花秀,這是消費升級。

疫情期間的汽車銷售領域,一方面中高端車賣得非常好,像寶馬、奔馳、奧迪,另一方面國産的五菱宏光也成為了國貨之光,賣得也很好。可以看出消費的分級情況是非常明顯的,很多創業者或者投資機構也瞄準了這種消費分級。

張慶松講經濟邊緣化的命運(管清友世界變局之下)3

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中低收入群體也面臨新一輪消費升級。

過去很多農村地區,其實用的都是僞劣商品,現在大家開始用上假冒商品,甚至有些商标的字都差不多,它并不僞劣,但它是冒牌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也算是一種升級。

從農村現有市場來看,總體收入水平還是相對比較低的,所以擴大内需、啟動消費最關鍵的問題其實是在農村,實現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戰場其實也在農村,而不是在城市。

投資和進出口反映經濟形勢的巨大變化

過去中國的出口成績很好,享受了全球化紅利。

今天從出口這個維度來看,全球化近乎到了極限。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出口份額占全球出口份額的20%左右,20%代表了一個極限位,表明了一個國家的出口能力。相關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的出口份額正在接近70年代美國占全球的出口份額。

就好像你所處的行業中,原來有一個Number One頭部公司,現在你通過努力奮起直追,發現你和頭部公司越來越接近。

這也是2018年以後中美貿易争端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因。

美國國内反對勢力認為,中國人搶走了本屬于美國人的産業,美國的很多工程師都失業了,北美五大湖區從制造業基地變成了鐵鏽地帶,底特律從汽車城近乎變成了一個死城。

但是,中國人又流血又流汗才掙這點錢,怎麼你們還不滿意了?按照全球化分工要求,産業就是要到成本最低的地方去,中國工人成本低,工作時間長,并且對環境污染的容忍度較高,怎麼還是我們錯了?美國是不是有些強詞奪理?

早在20年前,全球化如火如荼的時候,經濟學界已經在探讨全球化逆轉問題,因為全球化在帶來所謂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分配不均。過去20多年裡,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實際上幫助整個世界降低了通貨膨脹。同樣的制造業産業鍊,在中國的成本又低、東西又好,物美價廉。

如果沒有中國提供的多種類商品,全球的物價水平不會維持現有的低價格。正因為中國成為産業鍊最齊全的經濟體,擁有工業生産能力近乎無限大,才永久性地改變了全球通貨膨脹的狀态。

但是,其他西方國家将中國的這種貢獻稱為向全世界輸出通貨緊縮。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原來賴以生存的貿易全球化、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現狀正在改變。俄羅斯被踢出SWIFT系統,影響是很大的,你賣東西收不到錢,别人買東西你也收不到錢,十分麻煩。

所以,無論從自身維度還是國際比較維度,真的來到了一個重要的窗口期。

總體而言,就像任正非先生說的“華為到了無人區”,中國的發展其實也到了無人區,企業家和投資者面臨的問題也到了無人區。外部的環境變了,應對新困難、面對新問題的時候怎麼辦?很多時候大家都是一籌莫展,找不到答案,找不到學習參照,隻能自己重新開始摸索。

但是,有一些趨勢是相對确定的,是可以明确的。

1. 在經濟減速期,國家預計5%左右的經濟增長,稱之為中國的潛在增長速度,意思就是這5%左右增長是未來減速期的中位數。

2. 人口老齡化。

3. 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如何認識所謂的紅利?

從經濟體發展層面,紅利是好事。從個體來講,人口紅利就是低成本勞動力。今天重點講的是什麼?叫做工程師紅利。

什麼叫工程師紅利?就是工程師很多,相對成本又低,但從個體角度來講,它又處于非常内卷的狀态。

如果中國永遠用低成本勞動力、用所謂的低成本工程師去支撐經濟的增長,這意味着我們隻能從事這一方面工作。這并不意味這項工作不重要,但如果未來很長時間我們隻能用這種方式從事這些工作,意味着我們永遠掌握不了産業鍊的高端、頂端,我們離發達經濟體還差得太遠,我們的創新能力還有很大的差距。

這些事從不同側面去看,結論是不一樣的。

國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原因?

按照其他國家、其他經濟體的經驗,經濟高速增長40年左右的經濟體,都會經曆減速期。

就像跑馬拉松,跑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很高的速度,跑到終點或者臨近終點,就會自然減速,這涉及速度的分配或者體力的分配。國家也是如此。

一輪又一輪的改革,一輪又一輪的紅利,最後總有紅利消退的時候,這是一個基本規律。

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疊加到一起,就導緻了今天國内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現狀。

當然,國家政策層面正在想辦法解決。

有的人建議,短期之内無非是财政政策、貨币政策、産業政策,翻譯成宏觀經濟學的語言,是從寬貨币到寬信用。通俗一點說,就是再松動一下貨币閘門,從中央銀行經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給到實體經濟、給到具體産業。

過去這個辦法是很好用的,因為有房地産産業,貨币閘門一開,房地産開發商加杠杆拿地,老百姓買房子,整個循環就轉起來了。國家主張房住不炒,這是完全正确的。房地産要去金融化,需要擠去泡沫。

另外,國家還在堅持整個動态清零政策,這也完全正确,但客觀上對很多行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現在的情況是什麼?貨币閘門開了,放松了,但是實體經濟沒有需求。

假如銀行信貸員有500萬貸款給你,利率很低,你要不要?你想要但是不知道用在哪裡,因為你對未來的預期不好,開餐館可能沒顧客,開咖啡館可能遭遇激烈競争,那怎麼辦?

必須創造需求!

光松動貨币閘門,錢淤積在商業銀行系統裡放不出去,沒有意義。

這種情況折射到資本市場上,就表現在股票的估值股價上。2021年四季度以來,整個中國股票市場持續地下跌。很多人說股票跌得差不多了,可以抄底。或者考慮到經濟形勢不好,不想做生意,不想創業,而是炒炒股票。

朋友們,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你都沒賺到錢,遇到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你還想賺到錢,不要太難為自己。

當下階段,無論是做企業經營還是做投資,無論哪個行業,從概率上來講風險都很大,成功的概率都很小。我們就處在這種環境下。

如何能夠讓實體經濟有需求呢?

1. 采用傳統做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别是跟數字經濟有關系的基礎設施建設。

東部地區有很多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在西部地區建立數據中心進行運算,這就是東數西算。

2. 适度地松動房地産。

近幾年國内房住不炒政策是堅持住了,但對于房地産的調控有點過度,官方的語言描述叫合成謬誤,每個部門都管一塊,最後這個行業被管得過于死了。

從2021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産行業已經開始在糾偏,政策底已經看到了,所以今年很多城市的房價會有恢複甚至回暖的狀态。最近一個月,廣州房地産市場就在明顯回暖。

房地産行業,過去、現在和将來都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它不僅在中國是個很重要的行業,在美國、歐洲、韓國、日本也非常重要。城市人口淨流出,房地産市場還實行限購、限售、限貸管理,調控過于嚴格是違背經濟規律的,所以房地産産業松動會是2022年一個非常明顯的标志。

3. 适度甚至完全放開汽車限購。

2021年國内汽車銷售量在2500萬輛,如果在北京、廣州、上海等8個城市全面松動限購政策,可以增加多少銷售量?780萬輛,有接近6000億的規模。如果國内能放松汽車限購,對于鼓勵和刺激民衆消費是非常重要的。

給大家的一些意見

1.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不稱霸。

這是在2017年初總結的,當時中國的金融周期正在從上升态勢進入到下降态勢,流動性環境整體上由松變緊。這幾年房地産企業連續出現問題,大概都與這個周期有關系,而這個周期正在結束,估計房地産最壞的時候要過去了。

張慶松講經濟邊緣化的命運(管清友世界變局之下)4

高築牆:要保障地基穩固,要有競争力。

廣積糧:要應對各種風險,保證流動性現金流。

緩稱王:要去做小而美的企業,紮紮實實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不稱霸:要對上中下遊企業稍微好一點。生意不是一錘子買賣。要低調做人,低調做事。

2. 穩住基本盤、抓住現金流、開辟增長點、悶聲發小财。

疫情以後穩住基本盤,抓住現金流,可以稍微保守一點。但最重要的還是考慮如何開辟增長點。對于中國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來講,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面對疫情的沖擊,能活下來的企業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能活下來的都是好企業。

為什麼開辟增長點很重要,重要經驗就是,企業永遠要盡可能地做到未雨綢缪,至少要兩條腿走路。你無法完全預估未來的變化,包括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以及合作方的上中下遊産業鍊的變化你永遠要把最極端的情況想到,真的特别重要。

張慶松講經濟邊緣化的命運(管清友世界變局之下)5

(管清友為如是研究院院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