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規》
子初孕之時,亦是父母誕生之日.然自古及今,重子女之教訓.而輕父母之規,之戒,之法。且自古及今,凡子女之誤,多自父母教育之失。
教育是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以家庭教育為根,為源。何以失家教?輕家教?
而家教之重在父母之規.上正則下正,父母正則子女正,則家正,則國正,則天下正。父母之規.關乎子,關乎家,關乎國.關乎天下,期之欲出!
令《父母規》之使命,構築中華家庭教育之完整體系,令長幼互敬愛,身修家齊國正天下平。
開篇誦
天大地大,父母恩最大
山好水好,兒女孝最好
千教萬教.父母最重要
今為父母,責任重大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上孝父母,下愛兒女
長幼互敬愛,合家歡樂
家和萬事興,天下太平
第一篇 父母重
父母重:
父母者,大人也,為父母,責任重[1]。
子不教,父母過,子有失,父母恥。
[1]者強調;做事業,享生活,育子女,同重要,君不見,“敗家子”,“坑爹兒”.古與今,比皆是,繼家業,續輝煌,古與今,多典範。十賢子,興家難,一不肖,敗有餘。但是作者認為,孩子永遠是無辜的,即使是所謂“敗家子、坑爹兒”,根本原因也在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做好造成的,所謂子不教,父母過。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或者是缺少智慧與方法,或者是缺少責任與重視,或者是缺少愛與耐心。
關乎子:
人之初,性本空,零習染,無善惡。
生之基,命之礎,父母造,一生帶。
關乎家:
子女者,親密伴,善惡緣,父母結。
結善緣,一家福,結惡緣,全家苦。
關乎國:
小家國,大國家,小家安,大國定。
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齊,天下平。
第二篇 父母責
生其身:
健康身,第一要,妊娠期,保護好。
寝不側,坐不邊,立不斜,險不處。
不食邪,不食臭,少食藥,食按時。
不視邪,不聽淫,夜誦詩,道正事[2]。
嬰幼時,母乳好,小疾病,勿煩惱[3]。
親自然,多爬跑,促發育,身體好。
飲食者,适量好,深加工,多避繞。
睡眠者,養規律,少睡害,多睡懶。
危險地,勿接近,陌生人,慎搭理。
水火電,須遠離,馬路上,要注意。
電視網,節不溺,每一次,三刻止。
暴色怨,勿要看,負新聞,須回避。
[2]出自《列女傳 母儀 周室三母》: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áo)言,能以胎教…君子謂大任為能胎教,古者婦人妊子,寝不側,坐不邊,立不跸(bì),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于邪色,耳不聽于淫聲,夜則令瞽(gǔ)誦讀,道正中。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故妊子之時,必慎(shèn)所感。感于善則善,感于惡則惡。人生而肖萬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
[3]經常給孩子輸液,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會出現“一有點小病就要輸液,否則就很難好”的情況。目前,最常見的兒科疾病是風寒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食物積滞引起的消化疾病。宋代著名兒科專家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提到:“若要小兒安,常須三分饑與寒”。多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積滞,進而引起一系列消化系統疾病。而穿得太暖一方面降低了身體自身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則容易出汗,一受點涼就很容易發生感冒、腹痛、腹瀉等疾病。因此,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第一,飲食上“三分饑”,在保證正常營養的情況下,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第二,穿着上“三分寒”,要随着季節适當增減衣被,但不要穿太暖。
養其氣:
身是器,氣是能,昔孟子,養浩然。
志生氣,義生勇,志義全,勇氣生。
智父母,樹其義,立其志,鼓其氣[4]。
[4]家長要善于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你相信他的能力,并且創造機會激勵孩子自己去嘗試,從而自己去獲得信心:
1、 多關注并肯定孩子的行為,使用眼神、語言或肢體語言向孩子傳遞肯定信息;
2、 讓孩子體驗成功:每次一小步,設定讓孩子跳一跳就夠得着的目标,然後為孩子小小的成功做略帶誇張的慶祝;
3、 培養孩子的内在自信: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或表現感到自豪,如說“你一定為你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而不是一味地說“爸爸媽媽因為你而驕傲”;
4、 激發孩子的内在動力:引導孩子的内心渴望,把家長說“你要做”變成孩子說“我要做”,通過詢問讓孩子找到他的理想,并把日常學習和他的理想聯系起來。
育其神:
身是器,氣是能,神是主,得神昌。
神之謂,意識也,本具足,堅而定。
意識力,掌信念,控情緒,管能量[5]。
[5]注意與辨識引發的生理與心理的反應,稱為情緒,它是一個中性詞。情緒有愛、歡喜、自信、自豪等正面情緒和憤怒、悲傷、驚恐、嫉妒、慚愧、内疚、羞恥等負面情緒,人的行為動機由情緒引發,因此本文中稱情緒産生能量。情緒一經與具體目标結台,就轉化為注意力,注意力就是創造能量。
正其心:
蒙養正,聖功也,聖功路,在修身[6]。
格心物,緻良知,誠其意,正其心[7]。
正思想,正語言,正行為,正職業。
[6]出自《易經》:“蒙以養正,聖功也”。蒙童時代應培養純正無邪的品質,這是造就聖人的成功之路。
[7]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八條目: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原文:物格而後知緻,知緻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長其智:
十月胎,十年智,前五年,長最快。
發育期,保護好,視聽觸,多幹擾。
年少時,多記憶,及長大,乃發酵[8]。
[8]人在年少的時候記憶力特别好,但是理解力不夠,等到長大後,理解力有了,但是記憶力不夠好了,因此,在年少的時候多背誦,等到長大理解力增強後,之前存儲的知識就會自然“發酵”。
啟其德:
德之者,人之本,德不修,可以何。
厚德者,能載物,聖人訓,有八德[9]。
首孝悌,次忠信,講禮義,知廉恥。
[9]八德,即中華傳統文化表彰的八種基本德行,即孝、悌(tì)、忠、信、禮、義、廉、恥(chǐ)。
教其格:
完性格,勿傷尊,莫缺愛,不包辦。
獨人格,敬則生,要想好,大敬小。
高品格,在羞恥,孔子日,恥且格[10]。
[10]出自《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指用道德引導,用禮制同化,人便有知恥之心,則能自我檢點而歸于正道。
愛其心:
人世間,愛第一,愛之源,父母親[11]。
愛最珍,注意力,每日親,三刻多。
愛最親,無條件,賞其優,容其缺。
[11]1、人際關系中有五個基本需求:生存、愛和歸屬感、自由、權利和樂趣。其中愛和歸屬感是最重要的需求。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就會想辦法去滿足其他需求,從而容易走上歧途并引起人格殘缺;2、要改變孩子,父母自己要先改變。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唯有如此孩子才願意受你的影響而改變自己。
造其境:
人之者,境之鑄,境之者,父母造。
孔子日,裡仁美,昔孟母,擇鄰處[12]。
居環境,康适簡,人際間,在乎仁[13]。
[12]出自《論語裡仁》:“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選擇住處,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麼能說是聰明智慧呢?
[13]除了選擇住處,父母們還要為孩子創設有益于健康成長的環境,如和諧的家庭氛圍、安靜的學習空間、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等。
解其惑:
成長時,惑相伴,即時解,無滞絆。
若不明,多問詢,和孩子,共探索[14]。
[14]1、孩子三五歲時,最喜歡問為什麼。父母需盡可能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維持和激發孩子的好學精神,切不可用一句“問老師去”來打發孩子;2、孩子漸漸長大,很多問題已不是父母所能解答時,可以跟孩子一起查資料、一起探尋答案,這也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好時機。
第三篇 父母戒
勿失教:
一年計,在于春,一生計,在年少。
幼一染,長十效,蒙之教,關一生[15]。
小樹苗,易扶正,養習慣,修毛病。
及長大,正則難,長欲教,子不聽。
[15]如果父母自己不教.而完全依賴于學校和社會,孩子的成長就很像賭博。運氣好,孩子遇到好老師、好夥伴,就健康成長;但若不幸遇到不好的老師、交到壞朋友就容易誤入歧途,風險很大。
如果成長過程中受到忽視(尤其是來自父母的忽視),孩子往往會以負面行為來吸引注意。長此以往,孩子可能産生以下的問題:
l、因被忽視而産生無助感、失敗感;
2、缺乏信心和感染力:
3、缺乏自我組織管理,能力差;
4、容易誤入歧途:
5、長大成家以後,也傾向于忽視孩子而隻顧自己。
匆過限:
法德線,不能碰,人與物,不傷害。
規則内,多自由,讓孩子,做自己。
匆專教:
以己念,強加子,生其命,奪其生[16]。
勿将子,當私産,愛他是,非我想
[16]習慣使用權威強制教育孩子的這類家長,特點是“按我說的去做!”,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孩了長大以後,容易有下面的問題:
1.性格好鬥,喜歡辯論.不認錯;
2.做事拖拉;
3. 表裡不一,當面答應.背後不做;
4.自信不足或以外在的成就來價自己,容易成功時趾高氣昂,失敗則一蹶不振;
5.缺乏靈活性,不善于變通;
6.因一直以外在評價來看自己,難以形成正确的自我認知。
勿傷尊:
子可愛,不可辱,傷其尊,終難愈。
勸父母,責孩子,隻對事,不對人[17]。
[17]建議此段與第五篇“善溝通”聯系閱讀。
與孩子做了不好的事.責備孩子時要針對他的行為就事論事,而不要針對孩子本人。比如,不要說:“你做這樣的事,我真是太讨厭你了”,而要說:“我很喜歡你,但我不喜歡你做這樣的事”。記住,無論孩子做了什麼,都不能傷害他的自尊
勿寵溺:
寵與溺,造安逸,安其生,喪其能。
寵與哄,增自我,長任性,後患大[18]。
[18]習慣寵溺孩子的這類家長的特點是“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隻有愛而缺乏規則。這樣的孩子可能會:
1.責任感低,表現出對自己和周圍的事物不負責任;
2.缺乏主動性,沒有自動自發想要改變的意願;
3.不能承受壓力.容易在壓力下崩潰;
4.因得來容易,不知道珍惜,反而覺得自己可憐,夢想着一個更好的世界;
5.不成熟,在自立的道路上成長較慢。
勿交易:
勿以愛,為交易,生間隙,無善果。
真愛者,無條件,無所住,果自來[19]。
[19]愛和教育,是父母在養育孩子時要同時兼顧的。一方面,愛是無條件的,“愛你隻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麼、做得如何。愛都不增不減:另一方面.愛是有原則的。根據孩子的行為來行使教育的責仟,批評不當的行為,鼓勵正面積極的做法,并适當給予獎勵或懲罰。
勿遷怒:
壓力苦,要承擔,勿轉遷,傷孩子[20]。
怨惱煩,代相傳,今到我,誓願斷。
[20]習慣遷怒、發脾氣的家長.以“小心.我要生氣了!”為特點。容易情緒爆發,常常責罵、甚至毆打孩子。這樣的教養方式帶給孩子的影響:
1.心靈上的創傷.極端、固執,影響向孩子一生;
2.沖動和暴力傾向;
3.在适應學校生活和人際交往上有困難,不容易信任别人;
4.個性壓抑,自我束縛;
5.缺乏自信。
勿窺私:
子通信,勿私看,子物品,勿擅動。
子隐私,須保護,要溝通,私下說。
勿比他:
以子短,比人長,害子信,父母忌。
以子長,外張揚,傷仲永[21],父母諱[huì]。
[21]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讓其學習而被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為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後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勿唠叨:
當事論,當下過,不提往,勿唠叨。
唠叨久,抗體生,聽不進,且叛逆[22]。
[22]親子溝通很重要的一課是爸爸媽媽學習多聽少說。如果父母發現對孩子說了很多遍都沒有效果,當孩子跟你說:“我知道了.你己經說了很多遍了”時,最好的辦法是不再重複.即使出于愛心和提醒.也不要一直說。一遍為愛語,二遍為叮咛,三遍則啰嗦,四遍即唠叨。
第四篇 父母規
和合道:
父愛山,愛而俨,母愛水,愛而慈。
俨與慈,山水映,父母合,兒女福。
人小過,容忍之,人大過,理谕之。
雖不同,亦可和,父母和,子女幸[23]。
[23]作者涕零之告:夫妻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如果處理不好,肆意鬧騰,傷害最大的就是孩子,等于把大人制造的惡果轉嫁給了孩了,而且還會橫向蔓延,縱向代代相傳,實乃人間之大悲大哀大痛!
身正教:
其身正,不令行,身不正,令不從[24]。
己不欲,勿施子,己未達,勿迫子[25]。
言與行,要合一,若不合,則失尊。
[24]《論語》: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說:“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着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麼,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
[25]“己不欲,勿施子”,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識是:倘若你自己不願意的、不想要的,不情願被這樣對待的,就不要去要求别人,讓别人受到這樣的對待。出白《論語》:子貢問日:“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予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守誠信:
父母予,信最責,言必信,行必果。
守誠信,身作則,古曾參[zēng shēn],殺彘[zhì]教[26]。
[26]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曾子(曾參,孔子的弟子,被尊稱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日:“女(你)還,顧反為女(你)殺彘(zhì,豬)。”妻适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日:“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日:“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懂威嚴:
威于信,子女敬;嚴于律,子女畏。
愛于慈,子女親;敬畏親,孝道生。
師子女:
銅為鏡,正衣冠,子為鏡,照己過。
己之過,勿憚[dàn]改,己之失,要緻歉。
時覺察,克複禮,教育子,乃大修。
守弟規:
上之行,下必效,弟子規,父母先。
身作則,為子範:
首孝悌[tì],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27]。
[27]是《弟子規》總叙,出自《論語》學而篇:子日:“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第五篇 教子觀
教子觀: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六善觀,和心間,得善果,一生福。
孝尊觀:
孝父母,尊師長,仁之根.德之本。
仁者人.親親大,不尊師,何來教[28]。
孝與尊.非說教.最根本.父母效。
[28]出自《中庸》: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孔子說:“仁愛就是人,将愛父母放在第一位,義是好的,合适的,應該将尊敬賢者放在第一位”。
學習觀:
人不學,不成器,德智體,要綜合。
禮樂射,禦書數.全面培.重點養[29]。
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ǔ]行之[30]。
有困難,不要怕,大目标,小計劃。
[29]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禦、書、數“六藝”。
禮,即禮節,今天泛指德育;
樂,泛指音樂、詩歌、舞蹈等綜合藝術才能;
射,即射箭技術,作者認為今天也可引申為射擊、武術、足球、籃球、乒乓球等技術性運動項目,即可健身強體,又能訓練協調力、靈活性和專注力,還能在危險時刻保護安全;
禦,即駕馭馬車的技術,今天可泛指駕駛技術與駕駛禮儀;
書,即識字、書寫、文學等,今天可泛指文科;
數,即算法、計數,今天可泛指理科。
[30]出自《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講的是儒家增進學業的功夫,意思是要廣泛的學習,仔細的研究,謹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後要切實的去實行。
交友觀:
軟環境,最重要,家第一,友第二。
益三友:友直者,友諒者,友多聞。
損三友:友便辟[bì],友善柔,友便佞[nìng][31]。
益三友,多交往,損三友,敬遠之。
[31]出自《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注釋】損:損害。諒:信實。便辟:阿谀奉承。善柔:當面恭維,背後诽謗。便佞:花言巧語。
婚戀觀:
愛情者,須認真,莫戀色,莫貪欲。
男孩子,多責任,女孩子.多自愛。
互欣賞,互激勵,多包容.共成長。
财富觀:
真财富,壽康甯,富貴德,善終善[32]。
和為貴,德生财,無名錢,莫要貪。
量出入,莫虛榮.善分配,不為難。
窮守義,達有道,窮善己,達濟他[33]。
[32]“五福”是中國民間關于幸福觀的五條标準,五福的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甯”,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33]出自《孟子·盡心上》: “尊德樂義,則可以嚣[xiāo]嚣矣,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成功觀:
有興趣,即專研,一專強,就足夠[34]。
為社套,創價值,為世界,做加法。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34]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成功就是在自己擅長、喜歡、有價值的領域做到最好,尊重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的自由發展,比父母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思選擇職業更容易成功。
第六篇 大成道
聖人志.少懷之,望成龍,父母盼。
今吾告,人大成,有六心,有六力。
慈悲心,有大愛:目标力,能明确。
自信心,有能量,信念力,能堅定。
責任心.有擔自;注意力,能專注。
差恥心.有義勇,覺察力.能警覺。
自尊心,有尊嚴;意志力,能堅毅。
樂學心,有成長;思維力,能高效。
最後者:
人之者.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
長幼侶.三良師.社我行.明明德。
能覺察,始開悟,能開悟,萬有福。
天雨大,潤有根,父母規,利有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