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氮氣轉化為化合态氮被固定後,是作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之一。可是大家聽說過“氮麻醉”嗎?簡稱深水銷魂。
原來是潛水員深入潛水時,會發生氮的麻醉作用。也就是壓強增大時氮氣凝聚人體内産生的心理和生理效應。當我們處于高壓環境轉化為低壓環境時,人體内形成氮氣泡,壓迫神經、血管等造成微血管瞬間堵塞,産生減壓病。
又名氮欣快。潛水時,人體每深入10米,壓強會增加1atm。空氣中氮氣會融入人體組織系統中,上浮太快,溶解在體内組織的氮氣來不及快速釋放,在肌肉、血液、關節等處形成許多微小的氣泡,從而引起上述部位障礙,嚴重可能緻死。
(上圖世界上最早的潛水照片)
最早在1907年,美國的科學家阿爾登等人對這個原理的研究,結論是下潛深度不超過12.5米,可以直接上浮。否則就要進入減壓艙内,人進入之前,先把氣壓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後再緩慢下降,從而達到預防氮麻醉發生。
目前人類下潛紀錄是332米。當然不包括類似于我國的蛟龍潛水器這樣的大型機器。
作者:小多
頭條号:化學科技生活
化學大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