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經濟學中均衡數量的概念

經濟學中均衡數量的概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8:15:37

來源:讀特

經濟學中均衡數量的概念(經濟學中均衡概念含義)1

經濟學中均衡數量的概念(經濟學中均衡概念含義)2

錯誤的均衡概念認為在社會層面,存在一種最優的狀态,包括最優的價格。而正确的均衡概念則提醒人們,這樣的均衡是虛構的或想象的,并不存在。

均衡是經濟學的基礎性概念。理解均衡概念,對認識經濟社會非常重要。新古典經濟學的均衡概念以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和馬歇爾的局部均衡為代表,兩者構成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基礎。這種均衡觀假設個體的目标或手段是給定的,他的選擇隻是對外部的信号,如價格做出最優的反應。所謂的“有限理性”,隻是因為存在着搜尋成本。

這種均衡觀以“完全競争”假設為基礎,它的意思是市場中的主體都是均衡價格或既有制度的接受者。均衡價格是使市場供求相等的價格,是在無數交易的基礎上産生的,由供求關系決定。新古典經濟學家往往以農貿市場為例,說明完全競争市場的特征。在這個市場中,各個攤位的價格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圍繞均衡價格運行。

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在均衡價格水平上實現了社會福利最大化,因此它是值得追求的。那麼怎麼獲得這個均衡價格呢?蘭格曾經設想利用拍賣機制來獲得它,就是根據某個價格水平上的供求數量關系來調整價格,直到供求相等。據此,他認為計劃經濟具有可行性。還有一個辦法是參考既有的市場價格,如蘇聯把西方國家價格拿過來,作為“影子價格”來使用。

雖然奧利地學派學者與新古典經濟學家一樣,也把均衡視為一個“協調”概念,但他們并不假設協調是在無摩擦的真空中産生的,相反,他們認為協調需要借助于道德、習俗和法律等規則。在這些規則的基礎上産生了秩序,因此在他們的理論中,均衡也可以視為一個“秩序”概念。這裡,規則的作用是使不同個體的預期能夠相容。其原因是規則已經積累了有助于預期相容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是長期演化形成的。市場價格也具有規則的性質,因為市場價格也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米塞斯同樣是把“均衡”理解為協調或合作,但在他的理論體系中,均衡或非均衡隻具有啟發式的意義,而不是對現實的一個描述。米塞斯強調個體的“經濟計算”,他不認為存在一個客觀的,使不同個體的預期都能夠相容的均衡價格。對個體來說,價格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能夠指引他的行動朝向某種均衡狀态,相反,價格隻是行動人經濟計算所利用的一個素材。個體的行動并不為給定的價格或某個均衡狀态所決定。個體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後選擇手段,當他獲得了利潤時,就意味着他的行動是具有協調性的,或與其他個體的行動具有兼容性。也就是說,均衡還是非均衡,是從個體的行動來理解的,而不是一個事先的預設,即存在使不同個體的預期相容的均衡狀态或均衡價格。在米塞斯的方法中,這樣的預設是一個虛構,沒有存在的合理性,因為個體在每一刻都有可能重新定義他的“目的-手段”框架,他的行動連續地說明他這個“目的-手段”框架的變化。所以,米塞斯更進一步地拒絕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均衡觀。

錯誤的均衡概念認為在社會層面,存在一種最優的狀态,包括最優的價格。而正确的均衡概念則提醒人們,這樣的均衡是虛構的或想象的,并不存在。所以,均衡概念對社會科學有着重要意義,如烏托邦就是一種虛構的均衡。正确認識均衡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拒絕各種形式的烏托邦。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學教授)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