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簡稱,多數的簡稱有豐富的曆史和文化内涵,聽起來也非常悅耳,甚至很多本地的孩子都愛用省份的簡稱取名。比如說湖南的“湘”,“湘軍”“湘菜”,很多湖南人喜歡用“湘”入名,如李湘等。
但也很多省份的簡稱聽起來感覺很奇怪,而且往往有同音引起誤解,生活中人們往往會避開這種簡稱。
一、為什麼每個省都需要一個簡稱?其實,各省市的簡稱并不一自古以來就有的,簡稱的曆史非常短。
簡稱的出現,大概是19世紀60年代以後的事情了。
大家都知道,那時候,電報開始在我國出現。
現在45歲以上的人可能還發過電報,大家都知道,電報是要以字數收錢的。
我們那時候發電報都是用幾個字把意思表達清楚。
更别說160年前的電報了,那時發電報非常貴,惜字如金,多一字都是銀子。
于是,各省的簡稱也就應運而生了。
湖南省隻要一個“湘”字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用“湖南省”三個字。
所以在電報發展過程中,各個省份都需要上報自己的簡稱。
河北近水樓台先得月,率先上報了“冀”的簡稱。
這下可好,山東本來想報“齊”的,但“齊”和“冀”讀音容易混淆,所以隻好另選擇了“魯”的簡稱。
廣東得風氣之先,特别是廣州,一直是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所以廣東人也早早報上了“粵”這個簡稱。
這下,浙江為難了。本來浙江開始想報“越“的,但由于廣東的簡稱是“粵”,為了防止沖突,浙江就隻能選擇了“浙”了。
由此可見,各省的簡稱最初的目的隻是為了省錢,如果多給一點時間,各省一定會報上比現在更有文化和曆史内涵的簡稱。
二、成功的簡稱和尴尬的簡稱
1、非常成功的簡稱
一是确實有文化和曆史内涵。
二是專屬性,一聽就知道是關于這個省的内容,而沒有其他更多的含義。
三是好聽,給人一種音律上的美感。
這一類的簡稱有:湖南的”湘,廣東的“粵”,河北的“冀”,山西的“晉”,江西的“贛”,四川的“川”,甘肅的“隴”,還有四個直轄市京津滬渝都不錯。還有其他,不一一列舉了。
2、雖然不是專屬的用詞,但總體來說還可以
如遼甯的“遼”,遼雖然不是專用,但遼甯有一條母親河:遼河,”遼”也是遼甯最合适的簡稱了。江蘇的蘇,青海的青,吉林的吉,雖然沒有什麼含義,但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簡稱了。
3、雖然是專屬名詞,也有文化和曆史内涵,但讀音容易有歧義,有點會有點尴尬
如安徽的”皖“,有人說這和”完“一個音;
海南的”瓊“,有人說和”窮“是一個發音,廣東和海南人很在乎這一點,最怕窮了。
又如雲南的“滇”和癫是一個音,滇還有容易念成鎮。
有一年鐵路開通儀式上,有人就把“滇”念成了“鎮”,當然這不能怪這個字。
湖北的鄂,聽起來像“惡”,所以湖北一直提出來把鄂改了,要改成楚。
不過湖南、江蘇等地可能會有疑義。
還有福建的閩,有人說這個字看起來像:家裡有條蟲。
這個有點太牽強了,個人認為閩字還是非常成功的。
當然最想改簡稱的應該是黑龍江了,不用“黑”你,你自己就簡稱黑了。
三、省份的簡稱可以改,地級市以上的城市也應該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簡稱
黑龍江的簡稱完全可以改成“龍”。
安徽的簡稱用“徽”最合适,雖然難寫一點。
浙江的簡稱可以改成“越”。
湖北的簡稱可以改成“荊”。
海南的簡稱直接用“海”都行,反正四面都是海。
随着我國城市化水平的大幅提升,現在城市的地位越來越突顯,對大多數人來說,城市比省份更為重要。
每個地級市都應該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簡稱了。
但現在,除了四大直轄市,有自己簡稱的城市并不多。
廣州為“穗”,南京為“甯”,武漢叫“漢”,其他的城市幾乎都沒有自己專屬的簡稱,隻能用城市的第一個字。
長春用“長”,哈長城市群,長沙也用長,長株潭城市群;
南甯、南昌怎麼區分?大連、大同怎麼區分?還有西安、西甯。
我們文化這麼博大精深,每個城市這麼重要,真應該有個簡稱才好。
如果您來定你所在的省份和城市的簡稱,會用哪個字?
歡迎留言,非常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