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瞳能看見美瞳的顔色什麼原因?“戴眼鏡簡直封印了我們的顔值”90後的張小姐告訴記者,自從戴上口罩後自己口紅買少了,但對眼妝更上心了,平常都會選用美瞳來提升顔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戴美瞳能看見美瞳的顔色什麼原因?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戴眼鏡簡直封印了我們的顔值!”90後的張小姐告訴記者,自從戴上口罩後自己口紅買少了,但對眼妝更上心了,平常都會選用美瞳來提升顔值。
随着美瞳成為梳妝台裡的必備款,問題也随之而來。近期“專 幫”團隊收到不少消費者關于美瞳的問題,比如“配戴美瞳會損傷眼睛嗎?”“如何正确選擇美瞳?”等。針對美瞳消費情況,“專 幫”團隊進行了定向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美瞳用戶呈現低齡化,其中95後占比達45.5%,其中年齡在18歲以下占比為9.1%,八成消費者擔心美瞳會對眼睛帶來損傷,近四成消費者因配戴美瞳感到眼睛不适。
“美瞳”到底美瞳還是傷瞳?“專 幫”團隊通過産品測評、市場走訪後發現,目前美瞳市場存在包裝混亂、品牌混亂、價格混亂等問題,同款美瞳在不同電商平台上的銷售價格相差将近十倍。專家表示,美瞳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産品,非美妝産品,不建議消費者随意購買,建議在有質量保障的機構購買,同時要注意查看商家和産品的合格資質。
價格混亂
同款美瞳價格相差達十倍
在消費者的選購需求中,美瞳已不僅是“彩色隐形眼鏡”,更趨向成為一種美妝産品,短短幾年時間,美瞳已經從微商的朋友圈走入天貓品牌旗艦店。自2020年開始美瞳市場頻頻傳來融資消息,完美日記近日推出了首個美瞳系列産品,美瞳品牌Moody完成了新一輪來自騰訊的戰略投資。
随着美瞳賽道上入局者增多,也導緻攪動一汪渾水,首先便是美瞳産品價格混亂。記者發現,同一注冊證号的産品,價格上存在較大差異,比如記者在卡樂芙美瞳旗艦店裡看到,多款美瞳産品信息中顯示的是同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證号,同一生産企業,但是産品之間價格差異較大,其中最貴的一款為39.8元兩片年抛,便宜的隻需7.89元就可買兩片年抛。
另一種情況是,不同店鋪的同一款美瞳價格差異同樣很大。比如卡樂芙品牌一款号稱明星虞書欣同款“糯米團棕”美瞳産品,其中一家店鋪隻需15.9元就可買一副卡樂芙“糯米團棕”美瞳年抛款,但另一家店鋪的同一款美瞳卻要118.8元一副,價格差了快十倍。
橋本環奈同款、虞書欣同款、blackpink同款……記者發現大量美瞳品牌挂着“明星同款”的名頭在銷售,而這些挂着明星照片、打着“明星同款”的美瞳往往都有很大的銷量,其中某電商平台上虞書欣同款美瞳月銷達5萬多件。但2015年9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的新《廣告法》中明确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這四類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這些美瞳産品利用“明星同款”宣傳來刺激銷售的行為,打着的是明星推廣和代言的“擦邊球”。
貨不對闆
多個品牌套用一個注冊證号
在記者調查過程中,還發現“貨不對闆”是美瞳産品中場景的問題。記者在某店鋪下單了一款卡樂芙品牌的美瞳,但是收到貨卻變成了美樂菲美瞳。同時記者的評論區也發現,不少消費者也曾遭遇過這樣的“烏龍”——“買的卡樂芙但卻給了我美樂菲”。
但在店家眼裡,這不是發錯貨的“烏龍事件”,而是正常的品牌發貨。客服表示,出現購買卡樂芙品牌美瞳但收到美樂菲品牌美瞳的情況,是因為多個品牌随機發貨,其旗下有“艾魅、卡樂芙、潤瞳、艾晶”等品牌。同時,記者發現,雖然品牌、款式、名稱、價格有不同,但這家店的美瞳都套用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證号,此外套用這一個注冊證号的還有“缇娜”“凱達”“三諾”等多個品牌。
貨不對闆問題的出現,和美瞳行業當下比較普遍的代工模式分不開。據業内人士介紹,美瞳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美瞳生産需要的醫療器械生産許可證,同時生産的美瞳還需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拿證過程都不容易,而且美瞳産品的工藝是有門檻的,所以許多商家選擇代工模式,隻需獲取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再貼上不同的品牌進行銷售。
品牌随機發貨,不同品牌、不同産品套用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證号的代工模式使得美瞳産品隐患不小。一方面,不同品牌、不同産品套用一個注冊号會導緻消費者難以辨認,更重要的是,代工模式下,品控容易存在漏洞。
記者體驗到手的美樂菲美瞳發現,這款美瞳的配戴感受較差,鏡片不貼合眼球,戴上後容易滑片,而且比較幹澀,特别是在取下美瞳之後,會刺激眼睛流眼淚。在産品評論區,類似問題的吐槽不在少數:有消費者表示特别不舒服,看不清;還有表示戴着不舒服,不透氣,總是幹。
包裝混亂
無産品原包裝、無産品說明書
美瞳正逐漸成為快消品,在一些拼購平台上,價格甚至低至9.9元。9.9元的美瞳和貴價美瞳有何差異?能否安心使用?記者在某電商平台購買一副拼單10萬 件的9.9的年抛美瞳,拿到手後發現了不少問題。
該款美瞳産品外包裝沒有品牌和沒有産品信息,盒子上印着一個動漫人物,同時提示“本包裝非産品包裝”。打開外包裝,裡面沒有産品說明書,僅兩個裝着美瞳的玻璃瓶,瓶身有簡單的産品信息介紹。這樣的美瞳産品,對于美瞳新手,甚至沒有操作指引可借鑒。
記者就這個問題咨詢店鋪客服,客服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包裝盒更改樣式了。但記者發現在評論區不少買家秀曬出的圖片和記者收到的包裝是一樣的,說明記者遇到的情況并不是孤例。
值得注意的是,美瞳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産品,根據《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标簽管理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号),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銷售、使用的醫療器械,應當按照本規定要求附有說明書和标簽。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标簽的内容應當科學、真實、完整、準确,并與産品特性相一緻。
對于美瞳産品來說,材質、基弧(BC)、直徑(DIA)、近視、散光度數、含水量、透氧性等都是重要的參數。記者所購買的這款9.9元美瞳的透氧(DK/t),據客服說是11,按照國際隐形眼鏡教育者協會的要求,日戴型鏡片Dk/t值要大于24,長戴型鏡片最低要大于87,9.9元美瞳遠遠達不到标準。此外,這款9.9元美瞳除了顔色和圖案的介紹,基本沒有材料研發和染色工藝方面的信息。
消費者缺乏了解美瞳産品信息的渠道,國内多而亂的美瞳品牌造成信息不對稱,導緻消費者隻能憑借花色、品牌來選購美瞳。“我買美瞳都是網上買的,主要喜歡買日本的品牌,花色也多,價格貴點感覺品質上也不差。”配戴美瞳長達5年的楊小姐至今選購美瞳的時候都主要看花色,甚至不知道美瞳的含水量、透氧性等參數。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美瞳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産品,并不是美妝産品,顔值之外,美瞳歸根到底還是要回歸到材質研發與科技工藝上。
專家建議
美瞳是三類醫療器械産品,不能随意購買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眼科主任、廣東省眼健康協會會長嶽麗菁表示美瞳是第三類醫療器械産品,不建議消費者随意購買。建議去大的有質量保障的機構購買,同時要注意查看商家和産品的合格資質。同時,嶽麗菁指出,盡管美瞳配戴後沒有感覺不舒服,也不代表鏡片對眼睛不會造成傷害,消費者需要提高警惕。
具體地,嶽麗菁指出在購買配戴美瞳前,消費者應該去正規的眼科機構讓專業眼科醫生對眼睛進行檢查,排除炎症、幹眼症等。配戴過程中,第一:要按照說明書操作去配戴,第二:配戴後要避免長時間對着電腦、屏幕等,否則容易加重眼睛幹燥;第三:睡覺時不要配戴,一天配戴時間盡量不超過12個小時,日抛型更推薦;第四:一旦眼睛出現幹澀不适、有異物感等情況,要去正規眼科機構進行眼部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眼部問題;第五:配戴時要遠離明火,因為高溫情況下美瞳材料容易融化,會對角膜造成損傷。(記者 彭穎 周中雨 嚴慧芳)
來源: 南方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