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陰陽是自然界的什麼事物

陰陽是自然界的什麼事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8:10

陰陽是自然界的什麼事物?【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三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陰陽是自然界的什麼事物?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陰陽是自然界的什麼事物(天地自然的陰陽變化規律)1

陰陽是自然界的什麼事物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三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聽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内經·素問·陰陽離合論篇第六》,我們先看原文∶“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這段話我們先從頭捋一遍,“天覆地載,萬物方生”,就是天地之間萬物出生,“方生”指的萬物出生的時候。“未出地者,命曰陰處”,未長出地面的時候叫做居于陰處,對陰處一般意義上理解就是伏居于地下的意思。馬莳在《黃帝内經注證發微》裡注解為∶“當其未出地者,地之下為陰,處于陰之中,命曰陰處”。就是天地萬物還沒有長出地面的時候叫做“居于陰處”,所以名字叫做陰中之陰,“名曰陰中之陰”。

再往後,“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長出地面之後就叫做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就是有陽氣的地方萬物就能生長,有陰氣萬物才能成形。之後我們會講這個是互文的概念,予之正,為之主,這其實就是“陽主陰從”,或者叫做“陽化氣,陰成形”。按照一般意義上理解,予跟後邊正、主是互詞,指陰陽各司其職的意思。連在一起就是有陽氣萬物才能生長,有陰氣萬物才能成形。

所以“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陰冬”,就是生、長、收、藏,分别對應春、夏、秋、冬。這裡邊還少了一個化。生、長、化、收、藏。化在夏和秋之間有一段時間叫做長夏,就是夏天長出來這麼一段,也就是從極熱過渡到慢慢的涼這樣一段時間叫化,對應的節氣就是夏末秋初,大概三伏天這個時間,那個時候氣壓開始低,濕氣也還挺大,秋天的涼還沒有下來,這個時候就是天地萬物在氤氲化生的階段,所以叫做化。

生、長、化、收、藏,春天是生,夏天是長,長夏就是化,秋天是收,冬天是藏,是這樣一個過程,這就是正常的狀态。要是失常的話,“則天地四塞”,這個字是塞,塞住的塞,古代讀作塞,就是閉塞不通的意思,指的就是天地自然界的四時陰陽之氣失常。張介賓在《類經》裡邊注解為∶“四塞者,陰陽否隔不相通也。”這裡邊又來了一個詞叫否隔,否就是痞的意思,這個地方不能念否,應該念痞,就是上下不交通的意思。

《傷寒論》裡面有一個系列的經典方子,叫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姜瀉心湯等等。瀉心湯治的是什麼病呢?叫做心下痞,心下就是心口窩,這裡痞塞不通的,我們臨床上就會遇到這種情況,心口窩往下,胃往上,這個地方堵。(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有的人指的位置就是在心口窩,有的人指的是在胸骨柄,就是心口窩下面,用手摸一下前胸,有一個胸骨,胸骨往下就是膈肌的位置,膈肌再往下就是整個腹腔,腹腔裡邊有什麼呢?有胃、腸、肝髒、脾髒都在這裡邊。很多人平時腹脹,指的就是心下,胸骨柄往下,肚臍往上。有的人胃這個位置再往上一點,這個地方堵住了,這就是患者的主觀感受。

所以中醫有時候治病特别重視患者的主觀感受,主觀上就覺的這塊好像有一個什麼東西在那堵着似的,這叫心下痞,所以用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把痞積散開,用苦味的藥清下去,這叫瀉心湯,瀉的不是心髒,瀉的是心下痞這個地方。所以張介賓注解∶“四塞者,陰陽否隔不相通也”。就知道這個地方陰陽上下不交通了。

再往後看,“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天地間的陰陽變化規律,肯定應在人身上。《黃帝内經》裡邊很多篇章都在講這樣一個道理,叫做“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天指的是自然界,人就指的人體生命。講天地自然的道理還得落實到人的生命上來。其實我們講了半天《黃帝内經》,其實《黃帝内經》有的時候是在假借天地陰陽的這個說理,用它作為說理工具來闡述人體陰陽的變化,所以天地自然界的陰陽的變化,在人身上有相同的規律,叫做天人相應。“數之可數”的意思是可以推測而知的,天地之數我們可以“數之可數”,人體規律的變化也是可以推測出來的。“數之可數”第一個就是數,天地的數在人體也是有規律的,第二個是數,是可以數出來的,也就推算出來。這段話雖然很長,但解釋起來前後文是相貫通的。(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三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